前文回顾:CAE前处理 | 选择合适的网格密度 | 实体单元(1)
全局网格
说明
对比模型及工况筛选
筛选合适的对比工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各自工况下典型内力模型以及特点,如上图为常规弯曲,拉伸,剪切和扭转模式下结构截面应力分布趋势,其中弯曲和扭转工况截面应力变化更加复杂,而弯曲工况由于沿着长度方向上的变形模式比扭转载荷更加复杂,弯曲工况沿着厚度方向应力变化和扭转工况沿着径向变化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将弯曲载荷作为典型受载进行对比更为合适,也就是说,如果弯曲工况下网格能够满足要求,理论上转化到其它工况问题也不大。
对比模型的选择的重点在于选做对比的模型需要具有更加普遍的特点。在薄壁实体,常规实体以及狭长实体中,薄壁实体偏向于厚度方向的网格,狭长实体偏向于长度方向的网格,而常规尺寸的实体能够更加全面的考虑网格需求,因此选用常规尺寸维度下实体进行对比更为合适。当然,对于筛选标准不同人有不同看法,只要大家觉得自己的选择标准有道理并且能够反向验证即可。
综合上面讨论,选择常规尺寸实体下的悬臂弯曲模型作为对比,典型对比参数为高度方向网格数量和长度方向网格数量:
按照前篇文章所述,考虑到现在低阶和高阶单元使用都比较普遍,因此需要对低阶四面体,低阶六面体,高阶四面体,高阶六面体同时进行探讨,这个过程中大家也能够感受到不同网格类型在计算精度上的差异,对于每组模型按照厚度和长度方向1,2,4,8,16层数网格进行计算,如果结果还未收敛可以增加到32层:
结果分析
按照上述模型和工况,这里直接粘贴出个人使用Opti-Struct求解器计算得到的数据,其中以5%的绝对误差作为可接受值,将精度较为接近的尺寸使用红色字体标注:
长度方向
厚度方向
将上述数据绘制成折线图如下:
长度方向
厚度方向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长度方向:对于以典型弯曲变形为主的结构,使用低阶六面体,高阶四面体,高阶六面体进行处理,理论上在合理离散几何外形情况下,使用2层网格计算得到的刚度误差<5%,而低阶四面体在同等条件下,至少需要8层网格计算得到的刚度误差<5%。
②厚度方向:对于以典型弯曲变形为主结构,使用低阶六面体,高阶四面体,高阶六面体进行处理,理论上在合理离散几何外形情况下,只需要1层网格计算得到的刚度误差<5%,而低阶四面体在同等条件下,至少需要8层网格计算得到的刚度误差<5%。
模型测试1
对于上面计算得到的结果,很多人包括自己肯定会怀疑:上面对比模型这么简单,得到的规律拓展到常规模型真的有价值么?
为了验证上述结论,这里使用一个参考模型进行对比:
模型测试2
结论拓展
现在,再来考虑一个对比模型,看下是否能够得到新的启示:
小结
针对于本文研究内容,对于全局网格(刚度问题)至少能够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①低阶六面体和高阶实体单元精度远远好于低阶四面体,使用低阶四面体对于单一弯曲变形长度和厚度方向至少保留8层网格,而低阶六面体和高阶单元基本保证正常离散结构即可。
②对于薄壁结构,使用低阶单元会遇到剪切自锁问题,其中低阶四面体的剪切自锁非常严重,对于薄壁结构的处理一定慎用,因此薄壁结构建议使用高阶单元(理论1层网格精度足够)或者简化为壳单元计算。
③对于更加复杂的变形模型,以一个弯弧为变形单位,对于高阶单元和低阶六面体保证单位弯弧上至少有2层网格,而对于低阶四面体保证单位弯弧上至少有8层网格,这一点在具有复杂振型的模态分析中极为重要。
文章到这里完了么?并没有。除了刚度问题之外,很多时候最让人头疼的还是强度问题,那么对于强度问题局部网格应该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呢?下一篇文章笔者准备就该问题进行一个探讨。
— —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