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质量阀评审那些事儿

2年前浏览675

各位PM、系统工程师、开发乃至测试们,当年或现在有没有被里程碑质量阀评审折磨得痛不欲生……


“几个不懂技术、不懂产品、不懂业务的,在那巴巴地问个不停,查什么文档,看什么evidence,是不是还得把现场录像给你啊,都是些理论派、务虚派,我们在前面冲锋陷阵,你们手叉着腰、指手画脚,不但不帮忙,反而来添堵……”是不是气不打一处来。

为什么我这么有感触?因为我曾经也被这么折磨过。不过呢,我最后还是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人。作为曾经的乙方项目经理和现在的甲方质量,来讲讲这个事儿。

质量阀评审,本质还是个评审,只不过是个大的评审,是针对这个里程碑该完成的事情的评审,并且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会影响到是否开阀,也就是项目能否进入下一个阶段,这也是为什么项目团队,尤其是Project Manager们深恶痛绝的原因。

在展开之前,我们先讨论下“评审”。

最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要评审?

评审的根因是“问题”不可避免,评审的目标也是找“问题”。而且,由于错误存在的时间越久,带来的影响越大,所以评审越早越好、越多越好。

那么,评审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项目管理、技术、文档、法规、流程符合性等不同层面进行,但实际的落脚点在“交付物”,就是对于前面这些东西,你都交付了什么,要查看的东西必须得可见,空口无凭,换句话就是,有没有什么Evidence啊,你怎么证明你做了呢,相应的质量保证工作做了没有(如内部评审和测试)……最常见的是文档,也可以是直接看代码、邮件附件、展示系统等等。

知道了Why和What,接下来是How,怎么评审?

我总结的是,Checklist和个人能力。Checklist是几乎每一个正式的、大的评审不可或缺的工具,可以对着条目一条条看;而个人能力是决定评审质量的关键因素,你得有经验和知识,你得知道正确的、完整的做事方式是什么,哪里最容易出问题,哪里是痛点和难点,哪里最容易投机取巧……否则也是Hold不住的。

其实,讲完了评审,里程碑质量阀评审也跳脱不出这个框架。

如果再针对性地看细节的话,可以看两个维度。

一、过几个?二、过什么?

一般来说,一个组织针对某类产品开发的阶段和产品的成熟度会设置n个里程碑,比如,CV&DV&PV、ABCD样件、需求&架构&设计&测试等,再针对相对重要的里程碑在其前后设置n-m个质量阀,再根据具体项目级别裁剪到n-m-k个,这n-m-k就是要经过评审才能过的阀,这个在裁剪那篇文章讲过一些,这里就不扩展了。

对于过什么,评审那个部分概要地讲了下,但还是不直观,这里再给出几个具体的问题感受一下。毕竟,评审的主要模式也是问答。

1. 项目整体立项背景是怎么样的?这次的交付目的是什么?开发Base是什么?变更范围多大?

2. 软件交付计划是什么?是否更新到最新状态?下一阶段交付什么成熟度的软件?是否有依赖其他项目或模块的?所有的里程碑都是经过align并且可行的?

3. 内部质量阀是否通过?

4. 当前有多少条开口项&任务&Bug?Due date什么时候?是否超期?是否有责任人?

5. 变更管理如何进行的?针对本次变更是否有CCB评审?

6. 配置管理的模式是怎么样的?配置项如何定义的?每个配置项是否经过评审?当前是否打了基线?

7. 风险管理如何进行的?什么级别的风险?是否有解决不了的?解决不了的风险的上升机制是什么?

8. 目标市场是什么?出口限制是否澄清?区域认证是否需要?还有什么法规风险?

9. 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相关活动是否进行?是否得到审批?

10. Feature Plan里承诺哪些功能?

11. 所有的客户需求是否都澄清?是否有不清楚的或拒绝的需求及如何进行澄清和达成一致的?不清楚的需求会给交付目标带来什么风险?共有多少条客户需求?是否有需求报告?实现了多少?是否评审?是否打基线?客户原始需求文档如何管理?

12. 系统&软件需求是否进行分析拆解?是否包含功能需求、性能需求、接口需求、诊断需求等?如何进行相应的追溯?

13. 系统&软件架构设计是否完成并被评审?系统架构是否包含系统框图、功能分配、接口定义等?软件架构是否包含模块划分、动态行为设计、接口信号、任务调度、内存划分、休眠唤醒策略等?如何进行相应的追溯?

14. 软件详细设计是怎么进行的?

15. 是否有测试计划?测试是否均完成?如何确保都完成并都经过了评审?多少条测试用例?系统测试、系统集成测试、软件需求测试、软件集成测试、软件单元测试和静态代码分析的详细做法是怎样的?复用分析是怎么做的?Fail项的分析如何进行的?是否通知到客户?

16. 如何保证任务下发时的输入完整性和准确性,如软件集成?

17. 是否可以找一条有完成V链路的需求?

……

在一系列问题后,一般会根据满足的程度用绿色、黄色及红色来定义质量水平,进而可基于此做出开阀与否的决定。

以上随机列了一些评审可能会问到的问题,不会很完整,实际项目中,基于产品类型和项目特点,公司流程的成熟度(大型公司的成熟产品,质量保证的很多工作都会融入到开发流程里,质量阀评审检查的点会少很多,比如,只是查一下职能部门签字等)以及评审者的经验,会有不同的侧重点,问题也会千奇百怪。

当然,更实际的是,怎么审还要看评审者和被评审者的地位差异,比如,质量有没有签字放行权,公司高层是否重视质量,某个领导对本项目是否会有特别考虑……或者弱势甲方对强势乙方的评审,现场可能会出现的是什么呢?来不及,改不了,保密,加钱……你能奈我何?

所以说,这些事儿里有技术、有知识、有逻辑,还有商业和政治。


来源:汽车软件质量
理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2-10-11
最近编辑:2年前
Bruce Yang
签名征集中
获赞 0粉丝 6文章 48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