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是不是这两年听得越来越多了?
大体知道是软件升级,但即使对于非专业选手的质量,仅仅知道这个,还是稍浅,再尝试深入一点OTA,并且引出对软件质量的思考。
ECU的软件刷写或升级一般会有3种模式,通过JTAG口开盖刷,通过诊断用Bootloader刷,还有远程升级OTA。
前两种都要依赖相关工具近距离甚至拆车才能刷新,这对于当下不断需要软件迭代的智能汽车,显然费时费力,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进行远距离在线升级的OTA就显示出来了优势。
如果再细分的话,一般分为FOTA和SOTA。
F指Firmware,即固件,这个粗略理解为更底层的系统进行升级,比如电机、转向、刹车、安全等这类比较封闭的被国际Tier 1所把控的模块的系统,可以类比于手机操作系统升级。
S指Software,即软件,SOTA是指对应用软件的更新,比如更接近终端客户的娱乐系统,地图、语音、UI等,这些很多是由互联网公司开始负责供应的,类似于手机app升级的模式,一来这些应用软件与安全和硬件解耦,可以较为随意地进行体验升级或Bug修复,二来不像Tier 1的技术封闭和平台化,技术的公开也是一部分原因。
随着整个供应链的整合调整,全车升级会是一个趋势,比如特斯拉或电动三傻,便捷且便宜的OTA带来的优势是显然易见的。
然而,利益的驱使下,往往会有出格的举动,换位想一下,是不是某些功能还来不及做开发和测试或者还有些Bug没有修掉,但需要赶上市时间,就可以先发一版上车,当验证结束后再通过OTA更新,岂不是两全其美。殊不知,这可能是在用跑在高速上的一家人的性命来做测试。
当然,有人说了,一定会有相应的标准,不会随意升级的,比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召回监管的通知》、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开展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试点工作的通知》等,就是这样的标准,各个大大小小的公司也有自己的标准。
但请相信我,笔者工作过的公司都是行业内领头羊,标准之严苛也算是名列前茅,但其“随意”程度有时候往往也是消费者难以想象的,有些决定就是一个人或几个人临时开了个会做下来的,至于有多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是很难讲得清楚的。
再跳出来一点看,如前一两年内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种造车企业,而后又快速如风卷残云般破产倒闭,一片乱局下,乌合之众里,还能指望有多少志士仁人认认真真造车。
毕竟,OTA的安全还没有内化到整个供应链里,包括技术成熟度、流程成熟度、法规成熟度和观念成熟度都还不足够,野蛮生长阶段正是质量进入的好时机。
讲到这里,可以会让人感觉有些疑虑。正好再引出一个相关话题,软件质量该如何定位自己?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后面可能会出一些系列文章来探讨。
但我认为,软件质量其中的一个高层级的价值是支持将一项带有诸多质量风险的新软件技术内化到整个供应链里,直到大家按照“常规”做法就可以交付足够质量的产品。
从“野蛮”到“常规”的路上就需要质量人的加持。
有一个小例子,几年前,和一位NVH专家聊到NVH的发展前景,他提到这项技术在国外已经鲜有市场了,因为它的要求已经内化到了材料、设计、模具、生产等一系列环节里,业内“常规”方式做出来的东西就具备了良好的NVH性能。此时,就不再需要质量及相关人员优化这整个已经成熟的过程了,就是说明的这个道理。
智慧和知识可以帮助我们重复做成功一类事,质量的价值也往往在于构建或优化一套帮助公司重复做成功一类事的体系。
话虽大,但落地可以稳。
小则可以帮助项目组在一个项目的某个阶段清晰识别出项目状态,至少这个阶段里,团队成员可以多次利用这个状态决策;
那么,大则呢,可以推动操作流程、开发模式、组织架构的变革。
所以呢,面对成熟的东西,我们该选择功成身退;面对新的东西,要努力让其成熟,这是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