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的十个矛盾

2年前浏览3229

作者:田锋
来源:踏雪当歌

众所周知,中国工业软件产业距离国际先进有巨大差距。面对差距,有人唉声叹气,说差距太大无法追赶;有人斗志昂扬,说差距虽大但可换道超车。总之是一副小马过河的迷思场景。 

其实有差距很正常,差距本身也不可怕,只需埋头苦干,假以时日,总是可以追赶甚至超越。但摆在人们面前的情况往往要复杂得多,任何一种差距都以矛盾的形式存在。矛盾会让你顾此失彼,无法心无旁骛地追赶。 

所以,在我看来,无矛盾的差距不是真差距,有矛盾的才是持悲观论的人,若能看到这些矛盾,即算是一种清醒的悲观;持乐观论的人,如果没有解决这些矛盾的金刚钻,那就是盲目乐观。 

我认为,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存在如下十个矛盾。 


     

     

1.基础薄弱与创新突破的矛盾

面对卡脖子,呼吸困难时,猛然发现我们工业软件基础薄弱,百废待兴,感觉需要花费大力气做那些大鳄们曾经做过的基础工作。等冷静下来思考时,发现如果沿着国际大鳄的老路走下去,我们永远也追赶不上,正所谓“拿着旧地图,永远找不到新大陆”。 

但缺乏积累的创新算不算真正的创新,到底是换到超车,还是给他人做嫁衣?


     

     

2.造血难与投入大的矛盾

目前,国产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远弱于国际软件,缺少快速占领市场并形成收入的通道,当然就无法回笼资金。但工业软件的研发成本高,如果没有较长时间持续的资金投入,国产工业软件夭折在半山腰是大概率事件。当然吸收社会投资是另一条可能的路,目前造血能力有限,可以考虑短期输血。目前看来,国产软件的盈利周期不短,即使近期有可能盈利,但整体市场规模仍然很小,这是工业软件的属性决定的。从全球数据来看,工业软件是杠杆性产品,其撬动的GDP很大,但自身产生的直接GDP很小。对资本来说,这种产业太不性感了,吸引力很小。这种看似无解的迷思,不知道那些“嗜血”的商业资本怎么看?那些签了对赌协议的开发商怎么看? 


     

     

3.功能不强与国产替代的矛盾

按照国产工业软件当前的状态,功能、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先进软件的水平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实现国产替代似乎是当下就需要达成的紧迫目标,至少是全社会的期待。技术指标上达不到替换要求,要必须要进行软件的替换,那需要怎样的决心和勇气?需要怎样的创新模式和路线? 


     

     

4.工程化验证和推广困难的矛盾

工业软件是用出来的,需要在研发和应用之间长期迭代进化而来,需要大量的工程化验证来打磨。但是就当前的软件水平,形成批量的真实用户困难重重。如果不能形成用户何谈工程化验证?其实,真正的用户往往是那些花钱购买的用户,只有这些用户才会真正使用软件,但免费推广都未必被人待见的软件,在商业用户面前更难获得芳心。 


     

     

5.竞争赛马与小散乱弱的矛盾

市场经济的成功之处在于鼓励竞争,在竞争中促进发展,这对于国产工业软件的进化是有借鉴意义的。但当前中国工业软件企业的综合特征是“小、散、乱、弱”,任何一家企业和国际竞争者相比都是小帆板与航母的差距,亟需我们让这些力量合作起来形成集团作战能力。“打”还是“合”,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的灵魂发问,在中国工业软件产业一直停不下来。在竞争和合作之间,如何处理好这对矛盾? 


     

     

6.产品化和活下来的矛盾

过去国产工业软件企业都希望做一款顶天立地的产品,但最后都被项目缠身。产品化需要长期投入,板凳甘坐三年冷,但没有收入,现金流断裂,企业无法活着见到明天的太阳,所以很多企业都被逼无奈,承接用户的短期项目,做定制化开发。即使软件企业目前不缺钱,但市面上大量定制化项目屡屡抛出的橄榄枝,是破坏产品化定力的魔鬼诱惑,尤其是后面还有资本挥舞着的业绩鞭子。 


     

     

7.低刚需和卡脖子的矛盾

国产工业软件的平均“刚需”是由我国综合工业水平决定的。中国工业水平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所以对工业软件的“刚需”也不会像国际需求那么高。按投入产出比最大化原则,国产工业软件的优先研发目标是满足这种不高的“刚需”。但目前来看,解决“卡脖子”问题似乎才是国产工业软件的使命,而那些被“卡脖子”的企业正是工业水平最高的一批,有些企业已经达到和超越了国际水平,他们对工业软件的需求恰恰是最高的,等同于国际先进软件水平。在研发资金有限的当下,我们到底是先来满足哪方的需求? 


     

     

8.无软件和上云难的矛盾

中小企业采纳工业软件有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三大门槛,所以对工业软件敬鬼神而远之,呈现出中小企业无软件可用的现象。但工业软件采用上云方案来试图协助中小企业跨越门槛时,却遇到价值认知低、技术门槛高、知识产权困局等另外三大门槛,使得工业软件遭遇“上了云却又无人问津”的囧境。工业软件上云,技术不难,难在“上了云却遇了冷”。 


     

     

9.工业基因和软件基因的矛盾

工业软件是工业场景和软件编码的结晶。工业软件公司需要具有较强的工业基因,以理解那些复杂场景,还需要大型软件研发的驾驭能力,以保证软件在工业生产中不掉链子。这两种能力或基因同时存在于同一家企业是一项挑战,工业基因冰冷刚毅,软件基因却温柔似水。无论是前身是工业企业还是软件企业,修炼成为工业软件企业都需要一场涅槃。 


     

     

10.人才缺口大和人才培养慢的矛盾

工业软件风口突然到来,该产业快速升温,对人才的需求呈现井喷态势。但过去因为人才需求量小,国产工业软件的人才培养体系一直没有建立起来,没有连续的人才输出,缺乏人才储备。仅有的少量人才也被其他收入更具吸引力的产业掳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非一日之功,即使发挥举 国 体制优势,迅速完成体系建立,但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周期,不能像方舱医院那样立竿见影。 

面对这些矛盾,让我想起TRIZ——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简称创新方法 论。TRIZ理论成功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着力澄清和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其目标是无折中地解决矛盾而获得理想解。所以,正是因为充满矛盾,国产工业软件的破局才是需要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力图无折中地解决矛盾,也才是考验智慧、发挥才华的阵地,也正是工业软件吾辈们的价值和使命所在。 


拥有二十多年研发、技术、管理与咨询经历,为近百家企业提供研发体系规划、建设和研发信息化咨询,是中国航空三大主机所、船舶工业某研究院、中国中车等企业的精益研发、知识工程、仿真体系建设项目总设计师,著有工业与智能制造热门图书《精益研发2.0》、《知识工程2.0》、《制造业知识工程》和《苦旅寻真

来源:安世亚太
断裂航空船舶理论仿真体系知识工程上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2-10-09
最近编辑:2年前
安世亚太
精益研发助推中国智造
获赞 602粉丝 7238文章 433课程 82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