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汽车驱动半轴延迟断裂失效分析

1年前浏览1652
 
技术帖    
   

  

【摘要】分析了某汽车驱动半轴断裂性质及原因,对驱动半轴承受的载荷进行理论载荷设计计算校核。通过观察分析和金相组织检查、硬度检测及化学分析,表明导致该汽车驱动半轴断裂的原因是驱动半轴在加工过程中存在过热现象,加工内应力未得到有效消除。最终得到了对于汽车用驱动半轴的材料的工艺推荐。

  【关键词】驱动半轴汽车延迟断裂失效分析

  某汽车车型驱动半轴发生多起0km 断裂事件,驱动半轴总成装配后在静置阶段发生延迟断裂,断裂部位为花键处。驱动半轴材料为55#,其主要生产制造工艺过程为:温镦→调质处理→机加工→表面中频淬火→低温回火(180~200℃,3h)。由于驱动半轴在汽车传动结构中的动力传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运转中的受力情况非常复杂,承受着弯曲、扭转和压缩等载荷的作用,易产生扭转和弯曲变形甚至产生裂纹或发生断裂。且一旦发生失效,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引起其他重要汽车零部件的毁损,进而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因此,本文通过对该延迟断裂汽车驱动半轴的失效分析研究,提出该质量事故的有效整改方案,以杜绝类似事故发生。

1半轴装配时强度校核

  汽车驱动半轴装配关系见图1。

  结合半轴图纸技术要求,半轴强度校核计算条件为:

  驱动半轴的屈服强度最小为500 MPa(181 kN)。驱动半轴安装螺母的装配扭矩为:350~370N·m(实测屈服、抗拉载荷分别为:303kN、334kN,屈服、抗拉强度为837MPa、920MPa,屈服点在轴颈)。

  允许的最大预紧力是以螺纹部分的复合应力达到屈服强度的90%计算。

  根据表1 汽车驱动半轴总成装配工艺下轴力校核结果,可知:

  (1) 螺纹部分。在安装扭矩下是安全的,当摩擦系数为0.06 时,安装扭矩在350 ~ 370 N·m 时,轴的预紧力是在螺纹允许的范围内。

  (2) 驱动半轴的轴颈部分。在安装扭矩下是安全的,当摩擦系数为0.06 时,最大拉应力为498 MPa,也是安全的。

  (3) 花键部分。理论上不是受拉应力最大的部位,所以不应该是拉伸破坏最薄弱的地方,但随着拉伸载荷的增大,将增加脆性延迟断裂的风险。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 1 汽车驱动半轴材质检验

  对汽车驱动半轴表面和芯部进行检测,其材料分析结果见表2,硬化层检测结果见图2。国家汽车行业标准QC/T 294 要求半轴的表面淬硬层硬度≥HRC52,心部硬度HRC 24-HRC 30,淬硬层厚度为轴径的10% ~ 15%。

  从以上检测结果表明:汽车驱动半轴化学成分符合GB/T 599 所规定的55 #,心部硬度低于QC/T 294 标准要求24-30HRC。

  2. 2 宏观断口分析

  汽车驱动半轴断裂处无明显塑性变形特征,断口平整,断口宏观特征如图3,Ⅰ区为裂纹起始区,Ⅱ区为裂纹扩展区,Ⅲ区为瞬断区。驱动半轴金相组织要求为:预调质处理后表面中频淬火处理,硬化层为回火马氏体,芯部为回火索氏体;正火处理后表面中频淬火处理,硬化层为回火马氏体,芯部为珠光体 铁素体。

  通过SEM 扫描断口可见:裂纹起始区主要以沿晶断裂为主,具有85% 沿晶断裂;10% 穿晶断裂;5%韧窝,在晶界间出现大量的二次裂纹,充分说明该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残留有非常大的加工内应力,此应力未得到有效回火消除;在晶界处有黑色碳化物稀出;表明半轴在加工过程中,可能有过热现象,轴芯部断口呈韧窝特征,以解理特征为主。

  在断口附近截取金相试样,用4%硝酸酒精腐蚀后观察,边缘为回火较粗马氏体组织(见图4),芯部为珠光体 网状铁素体(见图5)。

  从金相图谱可见:表面硬化层金相组织为较粗马氏体;半轴芯部为珠光体 网状铁素体。半轴硬化层、芯部金相组织与晶界处有黑色碳化物稀出,这一现象共同表明了汽车用驱动半轴在加工过程中具有过热、回火不充分等缺陷。此缺陷在受到静外载时,极容易发生延迟断裂。

  汽车驱动半轴材料的组织决定了其机械力学性能,而力学性能与承受的外载类型、大小又共同决定了半轴的失效模式及失效特征,因此,汽车驱动半轴断口出现的沿晶脆性断裂、晶界间出现二次裂纹、晶界间氧化物产生、硬化层马氏体粗大、芯部硬度不足,说明了驱动半轴加工中具有过热、芯部未淬透性、回火不充分等缺陷,也反应了汽车驱动半轴材料的加工工艺不适合采用55#。

3总结

  导致此汽车驱动半轴失效的主要原因有:驱动半轴采用的55#在加工过程中具有过热现象,并且在热加工后该材料内应力未得到有效消除,导致具有较高的脆性断裂风险,当半轴在受到一定的外载时,由于半轴在硬化层内外应力结合导致晶界发生位错,裂纹产生并扩展,从而爆发延迟断裂事故,对于此类事故建议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1) 在汽车驱动半轴连接总成的设计中控制通过接头试验,锁定相关零件的摩擦系数,并采用弹性区扭矩转角法安装工艺,控制轴向力的大小及其离散度;

  (2) 对于汽车用驱动半轴材料要采用优质合金结构钢,尤其是含钼元素的合金结构钢,有助于晶粒度的细化,提高淬透性和热强性,抑制淬火脆性,同时,要求控制氧含量小于等于20PPm;

  (3) 对于汽车用驱动半轴材料要控制钢材中碳偏析及低倍组织,并要求汽车用驱动半轴材料进行热顶锻试验,要求试验后无裂纹。

 

             

信息来源:期刊—技术导向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部分源于网络,目的为非商业性知识分享,版权仍属于原作者,如信息有误或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通知,我们将立即处理!

 
来源:材子笔记
断裂化学汽车裂纹理论材料传动控制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2-09-16
最近编辑:1年前
材子笔记
硕士 | 研发工程师 爱材料,懂生活~
获赞 194粉丝 148文章 317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