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向人类航空航天事业献身的英雄致敬!

1年前浏览480


文案 | 市场部

配图 | 来源互联网


1题外


7月2日19时23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组织实施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飞行任务,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


然而,始料未及的发射失利仿佛打乱了原来的节奏,也让很多人瞬间被惊到了,毕竟,火箭发射失利这种事情在中国确实少见,很多人不禁会问,这次的发射失利究竟意味着什么?


既然是科学实验,当然就有失败的可能。


如果我们对长征五号所进行的积极改进和大胆探索做一番了解,就会明白,技术改进当然会使失败率上升,发射失利固然是憾事一件,但在某种意义上也完全是在预料之中,所以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


 

2起源


1961年的时候,西装革履的肯尼迪为以后的人类太空事业勾勒了完美的蓝图:


“1970年以前我们要把宇航员送上月球,然后再把他们安全的送回来”

 

毕竟是科学家,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们觉得把宇航员送上天再安全送回来这件事在当时看来实在是太扯淡了,所以不如先研究研究如何把火箭射进大气层吧。等他们研究明白了如何将火箭发射进大气层之后,又开始研究如何让火箭环绕地球。一层接一层的,一个奇思妙想似乎被分解成了一个又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


在所有参与者在研究室通宵达旦的不懈努力下,同年1961年,宇航员坐着铁盒子满心忐忑的成功的进入了外太空。之后,太空漫步,无人登陆器在月球降落,火箭绕月球一周,最终,1969年,人类成功的登陆了月球。




3长征系列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长征五号诞生之前共实施了237次发射,发射成功率高达97%左右。而国际上,从1957年到2015年,全球共发射5400多次,平均发射成功率是91.5%。这样来看,长征系列火箭一直表现都很棒,也让我们自然而然形成一种错觉:但凡长征火箭发射,必定是成功的。


但这样的成功是建立在火箭运力较小、型号较老基础之上的。


受我国铁路运输的限制,“胖五”之前的火箭最大直径仅为3.35米,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最大仅能达到5吨级,与12吨级的国际主流水平运载能力相比差距大,制约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


“当时的载人航天工程尚处在论证阶段,按我国当时火箭的运载能力,无法满足未来空间站建设的需求。”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指挥王珏说,国内重大工程的发展需要成为中国研制大型运载火箭的直接驱动。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人类探索宇宙的不断深入,世界主要航天强国纷纷推出了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比如美国的德尔塔4和宇宙神5、欧洲的阿里安5,这些火箭多采用了5米左右大直径,少级数,运载能力全面超越我国当时的火箭。


各国发展新一代火箭的目的很明确:一是通过清洁推进剂的改进实现环保,二是提高运载能力,提升进入空间能力和商业竞争力。


打造一枚“大块头”的火箭显得十分迫切:


——1986年,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我国开始了论证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


——1995年,我国开展新一代运载火箭方案论证以及液氧煤油与氢氧两种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


——2000年,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立项研制;


——2001年,50吨级液氢液氧发动机立项研制;


——2006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新一代运载火箭基本型长征五号立项研制。


历经了反复论证,十年磨砺,上万航天人参与,各类试验和测试,有的要做上几百遍甚至上千遍,2016年11月,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横空出世,一飞冲天,果然是“十年磨一剑”。



4努力


其实,纵观人类的航天史,没有哪一次的火箭发射能够保证百分百成功。


即使是美俄欧洲等几个航天大国或地区,近年来也频频出现发射失利的情况。


美国是公认的航天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他们的航天事故也最惨烈,仅仅宇航员就已经牺牲了17位。美国的德尔塔重型运载火箭发射251次,成功率为94.4%。欧洲的阿里亚娜火箭发射107次,成功率93%。成功率最高的是苏联联盟号运载火箭,截至1993年4月发射了1012次,失败17次,成功率98.3%。


我们自己在探索航天技术的过程中也有惨痛的失败,比如1996年长征三号乙的首飞,由于平台的随动环稳定回路功率级无电流输出导致火箭控制惯性基准错误变化,最终导致发射失败。火箭起飞后两秒姿态出现异常,22秒后头坠地撞山,发生剧烈爆炸。


 

  

5致敬


长征系列火箭,是中国唯一一个技术真正过硬的系列火箭,97%的成功率确实厉害,如果我们继续使用以前的技术,不探索难度极高的重型火箭技术,肯定能稳稳地保证顺利升空。


然而,中国要实现航天技术的升级,调高难度系数,失败率就必然就会有所上升。


由此我们也可以对中国将来的航天活动做一个预测:现在相当于系统的调试阶段,技术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暴露出来,所以会有一个失败率上升的阶段,当系统调试成熟、技术问题解决之后,失败率就会下降。


对于这次发射失利,广大的民众给予了充分的理解,纷纷为长五加油助威!期待它的涅槃重生。


装睡的人无法醒来,奋进的人却不肯睡去,相信中国航天人此时正在紧锣密鼓地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准备着下次再战!


聂荣臻曾总结说:“既然是科学试验,总会有成功,有失败。成功了,我们就取得经验;失败了,我们就得到教训!成功了,功劳是你们的,失败了,责任由我来负!”


钱学森也说:“科学试验如果次次都能成功,那又何必试验呢。经过挫折和失败,会使我们变得更聪明。”


向人类航空航天事业献身的英雄致敬!


 


END -



相关文章,在仿真秀官网搜索:

1) 客户需求收集和产品指标定义案例

2) DFX 的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3) 飞机健康监测与预测系统的发展与展望

4) VV&A标准/规范研究

来源:安怀信正向设计研发港

航空航天爆炸控制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2-11-17
最近编辑:1年前
获赞 65粉丝 50文章 362课程 6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