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世间再无霍金,时间永留简史

2年前浏览794



-1-

关于霍金


2018年3月14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去世,享年76岁。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

1979至2009年任卢卡斯数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获得CH(荣誉勋爵、CBE(大英帝国司令勋章)、FRS(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A(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会员)等荣誉。

霍金的孩子致《卫报》的声明中写道,“他的勇气、坚持以及他的杰出及幽默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声明中写道,“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2-

霍金到底厉害在哪?

霍金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霍金是英国著名的天文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21岁时就患上了卢伽雷式症。绝大多数中国人是在读了霍金写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后,才知道他的。

世界级顶尖杂志《天文学》对他有这样的评价:“当20世纪物理学的成就被客观地承认时,史蒂芬·霍金的成就将被大书特书地载入科学史册。”

霍金的成就就像他研究的黑洞一样强力,令人倾倒。但是他却几次与“诺贝尔”失之交臂。

霍金的成就可以概括为:

成果1:宇宙早期有一个奇点


1965年,数学家罗杰•彭罗斯发现:假设恒星在生命末期会坍缩成黑洞,那么不论恒星原本状况为何,不论它怎样坍缩,它会在黑洞中心坍缩成一个密度无穷大、曲率(弯曲程度)无穷大的时空奇点。彭罗斯提出“自然界憎恶裸奇异点”,因为奇点总是隐藏在黑洞的视界中。

 

霍金看到彭罗斯的工作之后,想到如果时间起点存在一个奇点,那么自然界就不一定憎恶裸奇点了,因为时间起点处的奇点不能被隐藏起来。讨论之后,霍金与彭罗斯二人便开始研究这一课题。1966年,他们联合发表了《奇点与时空几何》,并获得了亚当斯奖。

 

在他们研究该课题之前,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如果根据理论来回溯扩张的宇宙,那么时间起点处情况很复杂,粒子将相互碰撞而弹开,产生一个混沌的火球。1969年,二人发展了一种新的数学技巧,用来分析时空中各点的相互关联,消除了粒子间紊乱作用所引起的混沌。他们的结论是,如果广义相对论是对宇宙的正确论述,那么在时间的起点处存在一个奇点。这一奇点同黑洞中心的奇点具有相同的性质,物质密度无限大。


成果2:黑洞表面积不减


在黑洞的实际概念还很模糊的年代,霍金将研究的关注点从奇点转移到黑洞视界周围,即最靠近黑洞“表面”所发生的事件。研究兴趣发生改变有多个原因。

 

一方面,无论理论预言奇点处发生什么,都不可能用观测来检验,因为奇点被隐藏在黑洞视界内部(当然处于时间起点处的奇点除外)。但是黑洞视界处的事件,将可能被观测探测到。另一方面,70年代重要的发展,是来自于比光学波长更短的X射线,使得黑洞候选体的发现不无可能。在这些背景下,霍金与彭罗斯期待发展一种方式,来描述黑洞的视界。

 

1970年11月,霍金与简的第二个孩子露西刚出生不久。一天晚上,霍金慢慢地脱衣服准备睡觉。突然间,他意识到彭罗斯和他在66年发展的证明奇点的技巧(提出了一个黑洞视界的实用数学定义),有许多技巧应该可应用于黑洞。

 

那天晚上,他想到:如果有物质或辐射落入黑洞,黑洞的表面积会增加。即使是两个黑洞互相碰撞而合并在一起,新的黑洞的表面积也大于(或等于)原先两个黑洞的表面积之和,这便是黑洞表面积不减。


成果3:黑洞不黑


1973年早期,霍金和彭罗斯开始用热力学现象来类比黑洞。同时,普林斯顿大学有位研究生贝肯斯坦,已不满足于仅作类比,而是将该想法应用于黑洞中。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孤立系统中,体系总是自发地向混乱程度增大的方向变化,使得整个系统的熵值增大。熵也成为了表征体系混乱程度的物质状态参量。这个年轻的研究生认为,黑洞的视界大小可能正是黑洞熵的量度。

 

但当时霍金很不高兴。他认为,熵与温度有直接的关联,如果黑洞表面积的大小是熵的量度,那么黑洞表面积也必须是温度的量度。但如果一个黑洞有温度,那么热量一定会从它流向寒冷的宇宙,也就是说黑洞会辐射能量。这与黑洞的最基本事实——包括电磁辐射在内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从黑洞逃逸——刚好相抵触。于是,霍金与合作者合写了一篇文章,1973年发表在《数学物理通讯》上,指出上述这一点刚好是贝肯斯坦的想法的致命伤。他们说,“事实上黑洞的等效温度是绝对零度……黑洞不可能发射任何辐射。”

 

但不过1年,霍金就改变了主意。故事还得说回1971年,那时霍金发表的理论认为,当我们向时间的起始回溯时,就会发现一段特殊的时期,压力大到足以将任何大小的物质——即使只有几克——压成黑洞。也就是说,大爆炸可能会产生很多甚至比原子核还要小的 “微黑洞”,也许目前的宇宙中还有很多这类微黑洞。

 

按照黑洞的标准,微黑洞的质量很小;但是,按照日常的标准,微黑洞的质量依然很大,例如,质量大约为10亿吨(地球上一座山的质量)的黑洞,大小大约只有质子那样大。要研究这么小的物体,物理学家知道只有使用量子理论,才能探索其中的奥妙。

 

为了更好地解释黑洞的行为,也为了和贝肯斯坦的想法决一胜负,霍金考虑问题时,必须要将量子物理与广义相对论结合起来,最终也只是局部地统一起来。

 

其实早在1973年,苏联物理学家证明旋转黑洞会抛出粒子。苏联物理学家的想法引起了霍金的兴趣,却没有说服他。他开始着手寻找精确的数学形式来描述,最后他发现,非旋转的黑洞也有相同的现象。

 

他的数学方程推出的结论是,所有的黑洞都会会发射高能粒子,因此每个黑洞都有温度。这个温度,与根据黑洞表面积是黑洞熵所做的热力学预测完全一致。

 

具体的想法是这样的,根据量子的不确定性原理,真空中的每个微小部分,实际上包含了相当多的能量。能量只能从真空“借用”十分短暂的时间(普朗克时间:1e-43秒),与时间测量本身所固有的不确定性有关。粒子必须成对产生,并在宇宙还没来得及“注意”到这些能量被借走之前,就经由相互间的作用而湮灭。

 

对于一个非旋转黑洞,当一对虚粒子恰好在接近黑洞的视界外部产生时,在量子不确定性允许的极短时间内,其中一个粒子可以被黑洞捕获,这样另一个粒子就没有同归于尽的对象,因此就会携带另一半的能量逃逸。这种方式的辐射被名为“霍金辐射”。

 

这些能量来自于黑洞的重力势能,黑洞的重力势能和质量有关。经过这样的活动,黑洞的重力势能损失,黑洞失去部分质量。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黑洞会不断收缩。

 

切记,根据理论,这一过程很慢,即使一个质子大小的微黑洞,蒸发到它将爆炸的时刻,也需要数十亿年之久。与太阳大小相当的黑洞由于“霍金辐射”产生的温度大约是千万分之一开尔文;而对于与质子大小相当的黑洞产生的温度大约在1200亿开尔文。因此当微黑洞渐渐失去质量而变小,最终越来越热,辐射能量的速率越来越快,最后会爆炸产生X射线甚至伽马射线。

 

霍金发现这些理论并发表时,大约在1974年。当时这一结果在一开始,并没有投至《自然》杂志,而是拿去参加了一个名气不大、由美国重力研究基金会主办的论文竞赛,论文标题是《黑洞不黑》。关于黑洞爆炸的正式论文——《黑洞爆炸吗》出现在1974年3月1日的《自然》。

 

还记得他的第二项成就吗,早在1971年,霍金就发现黑洞表面积不减,黑洞不会收缩,确立了黑洞与热力学之间的关联。现在他发现,加上量子理论,黑洞与热力学之间的关联更加强了,但也发现黑洞会因霍金辐射,必须收缩。


成果4:宇宙的起始——无边界假设


如果只用广义相对论,可以导出黑洞的表面积不减小;如果再考虑量子理论,那么可能不但能缩小,最后还将化成伽马射线而消失。


如果只用广义相对论,则可导出宇宙必定在150亿年前,由一个密度无限大、而体积为0的奇点而产生。因此,霍金向自己提出的下一个问题是:如果将量子效应考虑进去,那么这个宇宙起始奇点的预测,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自从20年代量子革命以来,物理学家就一直试图努力构建一个完整的、统一的理论。但事实上,直至今日,仍然没有。但是,霍金集中于一个特殊的难题——时间的起点,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如何统一起来。

 

他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80年代初又提出了如下的问题:时间究竟有没有奇点?

 

1981年,霍金在梵蒂冈公布最新发展的理论——应用理查德•费曼的路径积分来解释宇宙的创生。霍金试图利用历史总和法来描述宇宙的整体演化。目前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仅仅一个宇宙的历史,就包含了每个粒子从宇宙的起始到终点的各个路径。更何况,历史的总和包括每一种可能的宇宙演化路径都加在一起。

 

但是霍金发现,只要利用无边界条件,就能简化计算,不需要考虑每个粒子在时空中的每条路径,而是将历史总和的想法运用到具有不同曲率的弯曲时空,发现广义相对论允许各种不同曲率的宇宙存在,而具有某些曲率的宇宙,可能比其他宇宙出现的几率更大。

 

如何描述无边界条件呢?如果宇宙像黑洞内部一样是个封闭的时空,那么按照标准的大爆炸理论,我们把宇宙想象成一个气球的表面,从宇宙大爆炸到大崩坠,相当于气球从一个点充气变成一个大气球,又接着放气而变成了一个点,起始的点和最后的点在霍金看来就是“边缘”。他的无边界模型就是希望没有边界的宇宙模型。仍然用气球的表面来类比,这时气球的大小不变,球面上的点表示宇宙的某个阶段,把北极点想象成宇宙的起点,不断向南走,气球的圆截面越来越大,表示宇宙空间越来越大,宇宙在膨胀;随着到达赤道之后,再向南走,气球的圆截面越来越小,直至到达南极点,宇宙在收缩,直至崩坠。

 

霍金也强调,这种无边界条件只是一种猜测。但这种猜测源于量子力学的思路和广义相对论理论的局部综合,对宇宙的本质给出了一种想法——宇宙可以不同曲率存在,但某些曲率的宇宙存在的概率更大些。我们不知道答案。


成果5:“宇宙之外是什么”的初步探索


即使霍金提出了一个无边界的宇宙模型,但还是有很多人想知道宇宙的“外面”是什么。1981年前后,其他宇宙学家和霍金开始关注一个问题:一个微小的宇宙种子,怎样成长为如今如此平坦的宇宙?


他们提出,在宇宙早期的某个时刻经历了急速的膨胀,即暴胀。在这种剧情下,就可能表明,除了我们的宇宙之外还存在着无限多个宇宙,各个宇宙之间,都被超致密伪真空形成的无法穿透的墙永远分割开来。从某个角度来看,这种概念毫无意义。因为既然我们无法看到其它宇宙,它们也绝不会对我们的宇宙产生作用,那么为何还要在乎呢?


然而也有理论计算发现,其实造成宇宙的方式不止一种,而且在某些剧情中,不同的宇宙会相互作用,如果有相互作用,我们也许还能试着找下观测证据。天文学是讲究观测证据的科学。

对于奇性定理、黑洞面积定理、黑洞霍金辐射和无边界宇宙理论,一个人生前拥有其中的任何一项成就,就足以名垂不朽。而霍金却拥有了这些理论的全部。


-3-

霍金与AI

对于人工智能,霍金曾表示,AI(人工智能)的崛起可能是人类文明的终结,除非我们学会如何避免危险。

“我曾经说过,人工智能的全方位发展可能招致人类的灭亡,比如最大化使用智能性自主武器。除非,人工智能系统需要按照人类的意志工作”。

“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本身是一种存在着问题的趋势,而这些问题必须在现在和将来得到解决。当下还无法判断人工智能的崛起对人类来说到时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其未来发展对我们和我们的环境有利”。

霍金表示,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开发正在迅速推进。也许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暂停片刻,把我们的研究重复从提升人工智能能力转移到最大化人工智能的社会效益上面。

人类未来是否会被人工智能代替?

霍金表示,人类无法知道我们将无限地得到人工智能的帮助,还是被藐视并被边缘化,或者很可能被它毁灭。我们担心聪明的机器将能够代替人类正在从事的工作,并迅速地消灭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

这已经不是霍金第一次提出“人工智能威 胁 论”。2017年3月,霍金向英国《独立报》表示,人类必须建立有效机制尽早识别威胁所在,防止新科技(人工智能)对人类带来的威胁进一步上升

霍金在会上表示,人工智能的威胁分短期和长期两种。短期威胁包括自动驾驶、智能性自主武器,以及隐私问题;长期担忧主要是人工智能系统失控带来的风险,如人工智能系统可能不听人类指挥。

他还认为,生物大脑和计算机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这与英国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的观点恰恰相反,后者认为作为一种算法确定性的系统,当前的电子计算机无法产生智能。

不过,霍金也表示,虽然他对人工智能有各种担忧,但他对人工智能技术本身还是抱有乐观的态度。他认为人工智能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人类或许借助这一强大的工具,可以减少工业化对自然的伤害。“但我们不确定我们是会被智能无限地帮助,还是被无限地边缘化,甚至毁灭。”他补充道。

霍金在演讲的最后说道:“这是一个美丽但充满不确定的世界,而你们是先行者。

在2017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上,他曾通过视频发表了《让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家园》主题演讲。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

让我们共同缅怀这位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


#The End #


图片及内容来源:互联网


-------------------------------------------------------

本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相关文章,在仿真秀官网搜索:

V&V系统开发建设技术路线 /2018年中国军用仿真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来源:安怀信正向设计研发港
碰撞光学电子理论自动驾驶爆炸科普人工智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2-11-18
最近编辑:2年前
获赞 65粉丝 51文章 362课程 6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