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转发 | 美国洛马公司高管透露已完成某型高超声速飞机研制

1年前浏览807
   
本文转载自微 信 公 众 号“空天防务观察",转载已获授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2018年1月8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举行的美国航空航天学会2018年度科技会议(AIAA SciTech 2018)上,美国洛马公司“臭鼬工厂”副总裁杰克·奥班宁(Jack O'Bannion)在做主题为“数字化转型将颠覆航空航天研发模式”的报告时披露:臭鼬工厂”利用数字化转型(建立的新型数字化研发技术),已经完成了一型高超声速飞机的研制。

“臭鼬工厂”副总裁杰克·奥班宁在AIAA SciTech 2018会议上做报告

(图片来自AIAA SciTech 2018会议现场视频截图,视频链接:https://livestream.com/AIAAvideo/scitech2018/videos/168229789,约第59分钟处)

奥班宁指着PPT画面说,“如果没有数字化转型,你们看到的这架飞机是不可能研制出来。”(编者注:此处原话为:“Withou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 that aircraft you see there could not have been made.”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这架飞机已经研制出来了。)奥班宁报告PPT上同步展示的飞机图片如下图所示。该机为洛马公司2013年首次公开披露SR-72高超声速飞机项目时提出的SR-72高超声速飞机验证机。按照洛马公司当时公布的信息,该验证机大小与F-22战斗机相当,最大速度可达马赫数6,采用单台全尺寸涡轮基冲压组合发动机(TBCC)。洛马公司当时计划2018年开始研制该验证机,2023年完成首飞。

图为臭鼬工厂副总裁杰克﹒奥班宁所说的“这架飞机”(图片来自AIAA SciTech 2018会议现场视频截图)

奥班宁在AIAA SciTech 2018会议上阐述了“数字孪生”等数字化设计和试验等技术在洛马公司未来战斗机、高超声速飞机和无人机研发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其中在涉及高超声速飞机的部分主要提到,洛马公司近五年来利用数字化建模和仿真技术(即本次会议的主题——数字化工程)来开展高超声速飞机和发动机的设计、试验和制造,极大提高了研发能力和效率,加速了研发过程,缩短了研制周期。奥班宁在报告时特别提到,数字化技术帮助臭鼬工厂攻克高超声速飞机上超燃冲压发动机三维进气道启动特性及其鲁棒性的设计、复杂主动冷却结构的设计和制造等技术难题。

奥班宁AIAA SciTech 2018会议报告PPT截图。除了右上角的SR-72高超声速飞机验证机之外,左上角是洛马公司前不久展示过的最新未来战斗机想象图,下方则是洛马公司用来竞争美海军航母舰载大型无人机的“深海幽灵”方案。在“无人驾驶航母弹射起飞的空中监视与打击”(UCLASS)项目期间,洛马公司曾多次公布该“深海幽灵”方案图;在项目改为“航母舰载空中加油系统”(CBARS)之后,洛马公司并未公布过新的完整布局图片。但考虑到系统中MQ-25“黄貂鱼”无人机工程与制造发展招标书应标截止时间(2018年1月3日)已过,本次在AIAA科技会议上再次展示此图,很可能表明洛马公司并未更改或大改原来的方案(美国洛马公司图片)

奥班宁的报告迅速引起了媒体的反应。英国《飞行国际》杂志社美国分社的记者斯蒂芬﹒特林布尔(Stephen Trimble)第一时间在现场发布个人推特,惊呼洛马公司“这不是等于说高超声速飞机已经完成研制了吗?”。随后美英等西方媒体跟进报道了这一事件。

廖孟豪先生评论:

根据奥班宁的报告,洛马公司应的确研制了某型高超声速飞机。但该飞机到底是作战飞机、原型机、全尺寸验证机还是缩比验证机,则缺乏直接信息予以分辨或证实。

综合目前的***息,可能性最大的情况是,洛马公司目前已经完成研制的应该是一型高超声速飞机缩比技术验证机。该机具备SR-72高超声速飞机的典型高速气动布局特征,主要用于开展某些关键技术的飞行验证,但其尺寸仍比洛马公司2013年公布的SR-72高超声速验证机(即F-22战斗机大小)要小,可视为SR-72高超声速验证机的尺寸缩小和功能简化版。判断依据如下:

(1)该某型机应该不是SR-72高超声速飞机验证机(F-22战斗机大小)。按照洛马公司2013年计划,该验证机将于2018年启动研制。截止目前,洛马公司多次在公开场合证实了这一节点的有效性(详见文末附注的动向B、C)。即,该验证机尚未但即将启动研制工作。

(2)该某型机很可能就是2017年9月在美国加州被目击的疑似洛马公司SR-72高超声速飞机某型验证机。9月27日,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网站发布了疑似洛马公司SR-72高超声速飞机某型验证机在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洛马公司“臭鼬工厂”总部所在地)飞行的首次目击报道,并分析认为该机可能是一型无人驾驶的缩比技术验证机。本号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跟踪报道并进一步分析认为该缩比验证机可能是一型用来测试SR-72高超声速飞机气动布局在低速段(亚声速和/或跨声速)的气动、起降、操稳等特性的技术验证机。(详见本号2017年9月29日报道http://mp.weixin.qq.com/s/NuTBkc8rfXfrrH0beRQklQ

(3)该某型机也可能是一型作战飞机。类似于美空军上世纪六十年代研制的马赫数3一级的D-21侦察机,由SR-71载机从空中放飞,仅采用火箭动力,寿命极短(D-21在短暂使用后即遭淘汰)。以洛马公司的实力,研制一型马赫数更高的同类飞机至少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由于需求不明,效能及效费比差,这种情况存在的可能性很小,但目前无法根据***息完全排除其可能。

【附注】

洛马公司SR-72高超声速飞机项目自2013年底公布以来的重要动向:

A. 2014年12月17日,NASA授予了洛马公司一份价值89万美元的合同,开展使 用现有涡轮发动机技术研制SR-72概念飞机用高超声速推进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合同授予文件显示,“该推进系统要求由短期涡轮发动机解决方案和具备较低马赫数点火功能的双模态冲压发动机构成。”

B. 2016年3月16日,洛马公司董事长兼CEO玛丽莲•休森在公司媒体日发布会上表示,公司计划投资不超过10亿美元研制一型F-22战斗机大小的高超声速飞机验证机。她表示公司目前正在进行SR-72飞机“气动布局”方案设计。

C. 2017年6月6日,洛马公司执行副总裁兼臭鼬工厂总经理罗布·韦斯在参加AIAA会议期间透露,“(研制高超声速飞机的)总体能力已经具备了。”目前组合推进系统和其他关键技术的成熟度水平都已经足够可以集成一型某种形式的高超声速飞机验证机了。在经过2013年到2017年间开展的大量地面试验验证之后,洛马公司最快将在明年开始研制一型可选有人驾驶的飞行研究机(FRV)。该验证机将与F-22战斗机大小相当,采用一台全尺寸的组合循环发动机。

D. 2017年7月,洛马公司负责航空的执行副总裁奥兰多·卡瓦略在2017年SAE 国际航空技术会展上表示,“由于保密规定,我在这里只能透露,(我们正在研制的验证机)飞行速度超过了Ma5。”

E. 2017年9月27日,有多名目击者声称目击了疑似洛马公司SR-72高超声速飞机某型验证机在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臭鼬工厂”总部所在地)飞行的画面。根据目击者透露,这可能是一型无人驾驶的缩比技术验证机,该机在2017年7月底某一天的早晨,被目击在2架T-38教练机的伴飞下,飞行进入并着陆在位于帕姆代尔的美空军42号工厂。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廖孟豪)

END
世冠点评
         
     

2018/01/15

Monday

2017年底,国际军火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官网发布了“2018顶尖技术预测”,盘点未来几年将在国防和军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6大顶尖技术。分别是“数字孪生” /Digital Twin、高超声速技术/Hypersonics、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Machine Learning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赛博和电子战/Cyber & Electronic Warfare、自主化和人机交互协作/Autonomy & Human-Machine Collaboration、定向能/Directed Energy。

而2018年刚刚开始,洛马公司就宣布已经完成了一型高超声速飞机的研制,而这是“利用数字化建模和仿真技术”成功做到的“数字孪生”这个概念是2000年以来不断发展的新概念,是物联网、大数据、虚拟建模、工业互联网等技术融合下的最前沿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孪生”不再仅仅是“虚拟样机”、虚拟测试,而是提前“虚拟”制造、生产、维护、改进等关乎这架“飞机”全寿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等这些“虚拟”完成后,发现的问题都解决好后,再转入“现实世界”的样机制造、测试、量产、再升级等环节。这样的研发模式,势必会极大地提高研发能力和效率,为航天航空装备的研制和使用提供“预先保障”。

从仿真的视角,可以将数字孪生理解为:针对物理实体建立相对应的虚拟模型,并模拟物理实体在真实环境下的行为。在与航天某单位合作的数字卫星项目里,世冠自主研发的仿真平台软件GCSpace构建了数字卫星系统仿真平台,能够基于卫星的部件结构快速构建卫星的多领域多学科系统仿真模型,进而实现对卫星设计方案、在轨任务的评估分析及故障推演仿真。不仅能够支持卫星系统研发设计工作,同时也支持卫星的后期维护任务,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映射。

世冠坚信“数字孪生”将带领我们超越仿真驱动产品研发的范畴,逐渐扩展到仿真驱动的工程领域!无论是洛马公司的高超声速飞机研制,还是我们世冠的数字卫星平台搭建,都离不开“数字孪生”技术的支持。先进数字化技术在航天航空领域的深入应用将是大势所趋,在未来,这项技术将有望与航天航空工业彻底融合,推动航天航空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来源:世冠科技
系统仿真航空航天电子数字孪生工厂试验人工智能无人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2-11-15
最近编辑:1年前
世冠科技
国内领先的系统仿真工业软件和数...
获赞 15粉丝 13文章 130课程 1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