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型选不好,迟早得干跑。
我始终认为元器件的选型,是EE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实力的体现。
先问几个问题:
5%精度1K的0402电阻和1%的哪个更便宜。你的采购有可能告诉你选1%精度更便宜。可能是什么原因?
当你用一颗非常新的电源物料时,怎么降低系统的方案风险和供货风险,能不能预留几种电源方案在同一块区域?
本期主要介绍元器件的选型的总体原则。
路飞总结为以下六个维度。各位可以将此图保存下来,自己设计电路时比着试试,看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下面我依次做一下简单解释:
复用性
尽量复用以前验证过的项目的物料,减少设计风险,同时不用管理额外的零件,还可以处理库存。
但是,这种方法有一个缺点。 坚持使用经过验证的较旧器件,可能会错过新零件的优势,如可能会带来诸如更紧凑、更高集成度、更高能效、更好保护、更长寿命等好处。
成熟性
与上一点类似,要是被广泛使用验证过的成熟方案,且生命周期良好,无EOL。最好有丰富的参考设计资料。
适配性
在设计中,此元件的电气参数/环境参数满足设计需求,降额等,性能满足,空间无干涉。
这是核心要求,例如:对于电阻,需要查看它的电阻值,封装,精度误差,温度系数,功率等。
另一个例子是,考虑一个 DC-DC 的 IC,考虑一些电气参数: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精度、是否内置保护,如过流、过压、欠压保护、热关断、效率、额定功率 、散热等。
替代性
尽量有可PIN TO PIN替代物料,或者替代方案。避免IC供货问题导致出货困难。路飞听说一个朋友做个单片机控制的板卡,先后换了三家32的MCU。后来耽搁很久,项目也凉了。
采购性
考虑价格成本,交付周期,无EOL,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成本很重要,料也得能买到,买到还能用的久~
归一性
在出货量大的产品中,尽量减少物料种类,比如开头说的,1%的电阻不得不用,那么5%的替换成1%的肯,物料种类就减少一种,量就大了,能不能争取更优的价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