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纪念: 三峡工程总设计师 |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逝世

6月前浏览8097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郑守仁是三峡工程总设计师,为长江水利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和三峡工程设计作出卓越贡献。他带领团队成功解决截流、超大水深和软淤沙等难题,提出创新方案,获多项国家奖项。他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主持召开多次设计讨论会,撰写简报,确保三峡工程质量和施工顺利。2017年获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成就奖,2019年获“最美奋斗者”称号。他虽疾病缠身,仍坚持工作,生命与三峡大坝融为一体。他勇于面对争议,为三峡工程辩护。郑守仁是时代楷模,永垂不朽。



他用一生守护三峡大坝。他说: "作为一名水利人,能参与三峡工程是最大的幸福。只要三峡工程需要我一天,我就在这里坚守一天。" ---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因病于2020年7月24日在武汉逝世,享年80岁。


郑守仁,1940年1月30日生于安徽颍上,汉族。196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 (现河海大学),河川枢纽及水电站水工建筑专业。


1963年8月,郑守仁从华东水利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现为长江水利委员会)施工设计处工作,历任乌江勘测设计大队导流专业组组长、施工设计处导流组副组长、施工处设计处副处长、施工设计处处长,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施工处副处长、葛洲坝工程设计处副总工程师、处长;1986年6月任隔河岩工程设计代表处处长、长办副总工程师,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兼葛洲坝工程设计代表处处长、隔河岩工程设计代表处处长;1991年5月任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1994年2月任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中共长江委党组成员兼三峡工程代表局局长,直至2017年;2003年8月任长江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9年2月退休。


郑守仁主要从事现场全过程设计等方面的工作,为推进长江水利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先后负责乌江渡、葛洲坝工程导流截流设计、隔河岩现场全过程设计,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他带领设计团队在葛洲坝导流围堰和大江截流设计中提出“钢筋石笼”龙口护底方案,大大减少进占抛投料的流失,实现首次腰斩长江;为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工程提前一年发电作出了重要贡献。


54岁时,郑守仁迎来了他一生最大的挑战---担任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作为前方技术总指挥,主持三峡工程的总体设计及现场勘测、设计、科研工作。自全面负责三峡工程设计以来,于1994、1997、2002年三次成功解决截流长江世界难题,成功解决超大水深和软淤沙、龙口合龙单宽能量世界第一等重大难题,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峡大坝高181m, 坝长2355m, 正常蓄水高度175m,库容393亿m^3)

1997年大江截流,水深超出一般特大型工程截流水深的两三倍,而最大的障碍是江底20多米的软淤沙。水工模型试验表明,截流戗堤进占过程中重压会使淤沙挤出,堤头随时可能坍塌。为解决好截流施工的这一重大隐患,郑守仁查阅世界水利施工的文献,反复进行模型试验,创造性地提出“人造江底,深水变浅”的设想,一经实施,大江截流有惊无险。这一设计不仅获国家优秀设计金奖,其技术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更跻身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列。继大江截流之后,郑守仁又带领团队在2002年成功攻克三峡导流明渠截流难题。


郑守仁始终把工程质量看得高于一切。三峡工程重点部位的基础验收,他都在现场,对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除向各有关单位反复强调进行处理外,还提出技术处理措施补救,不留隐患。多年来,郑守仁主持召开三峡工程现场设计讨论会2500多次,形成会议纪要6800多万字。由他撰写的现场设计工作简报500多期,400多万字,是一部最真实、详细的三峡工程建设史和备忘录,为确保三峡工程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7年,在捷克布拉格举行的第85届国际大坝委员会(ICOLD)年会上,国际大坝委员会授予世界上最大的大坝--三峡大坝总设计师郑守仁终身成就奖。在颁奖仪式上,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安东-施莱斯称赞郑守仁对现代大坝建设技术和大坝长期行为的卓越贡献。ICOLD是大型水坝方面最权威的组织。它成立于1928年,拥有来自约100个国家的国家委员会,约1万名个人会员。

2019年郑守仁获新中国成立70年“最美奋斗者”称号。“三峡工程是我们水利人共同的孩子,获得这个荣誉,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峡工程的肯定,对所有参与建设、维护、运营三峡大坝的人的肯定,感谢大家用行动守护长江,守护三峡。”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后,79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工程总设计师、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原总工程师郑守仁如是说。


郑守仁自1993年受命主持三峡工程建设后,在三峡坝区一待就是26年,常年以工地为家,被称为“工地院士”。尽管近几年他饱受多项疾病的困扰,每隔几个月就要去医院进行复查治疗,但在两次检查患癌后仍坚持边治疗、边工作。三峡坝区北面一隅的14小区办公大楼永远有一盏灯属于他,他的生命“早已和三峡大坝融为了一体”。

事实上,三峡工程自建成以来饱受争议,其中一项争议就是三峡大坝加剧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2011年6月时值干旱季节,郑守仁挺身而出,defend 三峡工程。"我们不应把每一次极端天气事件都归咎于三峡大坝。事实上,如果没有大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情会更加严重。


作为一名水利水电工程师,郑守仁已经尽到了他最大的职责。他是一个时代的楷模,也是年轻一辈工程师学习的榜样。作为三峡工程建设的总工程师,郑守仁院士将永垂不朽,这句话对他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BTW, 以此纪念那段光辉岁月。

(本文部分内容改编自中国工程院网站和长江水利网站)




来源:计算岩土力学
建筑岩土水利水工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2-10-09
最近编辑:6月前
计算岩土力学
传播岩土工程教育理念、工程分析...
获赞 144粉丝 1047文章 1776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