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锚杆长度的确定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锚固机理,例如锚杆仅作为表皮控制时,锚杆长度900mm已经足够;在悬吊模式下,锚杆应在结实的顶板中至少插入300mm;对于楔形效应,锚杆长度应该至少是锚杆间距的两倍(《岩石锚杆锚固节理化岩体产生的楔形效应》)。对于悬吊模式下使用的树脂锚杆,孔中的树脂部分越长,锚固越强。因此,锚杆的长度必须大于锚固区的厚度,并在该区上方有足够的锚固长度,以提供足够强的锚固物来悬挂顶板。所需的锚固强度取决于锚杆间距和锚固层的厚度。对于梁模式,锚杆长度必须大于梁的厚度,而梁的厚度是巷道宽度和应力水平等的函数(岩石锚固的机理(Physical Mechanisms of Rock Bolting))。、
除了RMR和Q系统建议的锚杆长度值外,其它的研究者也研究了各种条件下应安装的锚杆的最佳长度。这些建议可以在初步设计时考虑使用。
2 锚杆长度的经验确定方法
在巷道支护设计时,首先需要考虑锚杆长度。一些研究者建议了锚杆长度的经验确定方法。在下面的表达式中,B是巷道宽度(m),L是锚杆长度(m)。
(1) Dejean and Raffoux (1976)
L = 1 m (强的均质岩石)
L = (1/3– 1/2) B (弱的均匀岩石)
L ≥ 1.5 m (强的层状岩石)
L = (1/3 – 1/2) B (弱的层状岩石)
(2) Tincelin (1970)
L > 1/3 B (巷道)
L ≥ 1.25 (1/3 B) (强的层状岩石)
(3) Lang and Bischoff (1982)
L = B^(2/3)
(4) Bieniawski (1987)
L=B/3
(5) Unal (1984)
L=(B/2)(100-RMR/100)
(6) Mark (2001)
其中:
Is是巷道对角线的平均长度(m)
H是巷道的埋深 (m)
CMRR是Coal Mine Roof Rating分类指标值
(7) Barton (1980)
Barton等人(1980)提供了关于岩石锚杆长度、最大无支护跨度和顶板支撑压力的补充信息,以补充1974年发表的原始论文中的支护建议。
L=(2+0.15B)/ESR
其中ESR是Q系统中的开挖支护比(Excavation Support Ratio)
3 根据塑性区确定锚杆长度
使用塑性区半径也可以确定有效支护所需的锚杆长度,参看《巷道围岩塑性区的确定》。为了使锚杆有效,它们必须锚定在未屈服的岩石上,这意味着锚杆必须延伸到塑性区以外。
4 参考文献
[1] Hoek. 'Model to demonstrate how rockbolts work' and 'Rock mass classification' in <Practical Rock Engineering>(pdf).
[2] Barton, N., Loset, F., Lien R., Lunde, J., 1980. Application of the Q-System in Design Decisions Concerning Dimensions and Appropriate Support for Underground Installations. Int. Conf. Subsurface Space, Rockstore, Stockholm, Subsurface Space, Vol.2, pp. 553-561.
相关文章,在仿真秀官网搜索:
岩石锚杆和锚索(Rockbolts and Cables)
岩石锚杆锚固节理化岩体产生的楔形效应
岩石锚固的机理
岩石锚杆(Rockbolts)文献聚合
全长粘结锚杆数值模型
使用RMR估算巷道支护压力
巷道围岩塑性区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