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放大器的教程包含以下十个部分:
1、光纤中的稀土离子
2、增益和泵浦吸收
3、 稳态的自洽解
4、放大的自发发射
5、正向和反向泵浦
6、用于大功率操作的双包层光纤
7、纳秒脉冲光纤放大器
8、超短脉冲光纤放大器
9、光纤放大器噪声
10、多级光纤放大器
接下来是Paschotta 博士关于光纤放大器教程的第2部分:
在第 1 部分中,我们已经看到如何根据给定的光强度计算激光活性离子的激发密度。从这些,我们很容易得到局部增益系数。如果激光跃迁在 1 级和 2 级之间,则增益系数(以 1/m 为单位)为
其中z是纵向位置,N dop是光纤纤芯中激光活性离子的掺杂浓度,而ξ ( λ )是重叠因子,考虑到部分光在纤芯外传播,因此不会“看到” ***。注意带负号的术语,考虑到信号的重吸收。重吸收效应在激发密度低的位置尤为重要;净收益甚至可以变为负数。即使在光纤放大器的强激发部分,它也常常非常相关。
我们可以将相同类型的方程应用于泵浦波。在那里,由于吸收项占主导地位,增益将变为负值——泵浦波因吸收而衰减。
假设给定z位置的核心内泵浦强度恒定,上面的等式稍微简化了。为了概括这一点,必须在掺杂区域的区域上插入积分。这样的版本将允许场强和掺杂浓度的任意横向变化。合适的仿真软件会考虑这些因素。
为了考虑光纤的寄生传播损耗,也可以在上面的等式中加入一个负数。然而,在放大器的小长度中,这些通常很弱。
一个不错的方面是,如果光纤是单模光纤,则泵浦光和信号光的空间分布是固定的,除了由于吸收、增益和可能的寄生功率损耗引起的功率纵向演变。所以我们只需要计算光功率是如何演变的,而通常不必进行全面的数值光束传播(使用波前等)。即使在多模光纤中,人们也经常绕过这一点。
例如,考虑掺铒的磷酸盐玻璃。图 1 显示了其在 1.5-μm 光谱区域中的有效过渡截面。
由此我们可以根据上式计算不同激励电平的有效增益系数:
对于基态(最低曲线),我们在所有波长都有吸收(负增益)。例如,在铒离子激发 50% 时(中间曲线),我们在 1550 nm 区域获得了一些增益,而在 1500 nm 处仍有净吸收;然而,这种吸收现在比基态要弱得多。在 80% 的激发下,1550 nm 区域,特别是 1535 nm 附近的净增益变得相当高,现在即使在 1500 nm 也有一些增益。这意味着用 1500 nm 泵浦不可能达到如此高的激发能级。它需要更短的泵浦波长以减少泵浦波的受激发射。实际上只能通过泵入液位歧管 3 ( ⁴ | 11/2) 波长约为 980 nm。不幸的是,由于高量子缺陷,泵浦的功率效率更差。
图 2 显示,更强的激发能级不仅提供更多增益,而且会改变增益谱的形状。这是光纤放大器的典型现象。
示例:掺镱锗硅纤维
对于掺镱器件,我们得到了一些类似的行为,只是一切都发生在 1 μm 左右的波长范围内。图 3 显示了锗硅玻璃(主要用于掺镱光纤放大器)中镱 (Yb 3+ ) 离子的跃迁截面:
我们可以再次计算有效增益:
由于在 975 nm 处有很强的吸收和发射峰,即所谓的零声子线,其行为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仍与铒的情况相似:
对于小镱激发,我们首先在长波长区域获得增益。如果它进一步增加,我们也会在 1030 纳米区域获得增益,在那里它可以变得更强。
只有当达到 ≈50% 时,975 nm 处的强吸收才会饱和,在此之上,我们会在那里获得强吸收。这意味着对于 975 nm 的高泵浦强度,激发变为 ≈50%。强度大致相同的强吸收和受激发射相互补偿。
在 920 nm 这样的短波长下,几乎没有任何受激发射,因此泵浦光可以被吸收,甚至超过 90% 的激发。
在这两种情况下——铒和镱——我们观察到明显的准三能级行为,特别是对于短信号波长:在没有泵浦的情况下,由于信号光的重吸收,光纤会提供损耗(即负增益),并且只有在泵浦功率的某个值以上才能获得正增益。(对于较长的信号波长,再吸收效应会变弱。)这种行为对于光纤放大器来说是典型的,因为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在较低激光能级是基态流形的跃迁上工作,或者更准确地说,它的较高亚能级. 一个值得注意的例外是在 1050-nm 或 1.3-μm 区域内以四级跃迁运行的掺钕放大器。这些不表现出信号重吸收(仅相当低的寄生损耗),并且可以为非常低的泵浦功率水平提供一些正增益。
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讨论了光纤中的局部增益。光纤放大器的整体增益将在下一部分中讨论。
相关文章可在仿真秀搜索:
●RP系列 激光分析设计软件 | 光纤放大器设计第一部分
●RP系列 激光分析设计软件 | 光纤放大器设计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