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会议室置换通风

1年前浏览355

置换通风是气流组织的一种形式。置换通风是将经处理或未处理的空气,以低风速、低紊流度、小温差的方式,直接送入室内人员活动区的下部。

置换通风的基本原理:新鲜空气由底部送入房间,速度较低(0.03~0.5m/s),送风的动量很低。送风温度也与室内接近,温差只有2~4℃。新鲜空气被送进后弥漫于整个工作区,形成空气“湖”。遇到热源后,空气被加热,于是被加热的空气带走热量和污染物升腾而上,由上部排风口排出。由此可见,置换通风巧妙地运用了室内的热源,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既消除了室内的余热和污染空气对人体的危害,又为空气的向上流动提供了动力,故置换通风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措施。

采用置换通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房间净高宜大于2.7m;

(2) 送风温度不宜低于18℃;

(3) 空调区的单位面积冷负荷不宜大于120W/m;

(4) 污染源宜为热源,且污染气体密度较小;

(5) 室内人员活动区0.1m至1.1m高度的空气垂直温差不宜大于3℃;

(6) 空调区内不宜有其他气流组织。


本章研究的对象是采用置换通风的会议室。室内长6m、宽5m、高3m;进风口尺寸为3m*0.2m,送风量0.18m³/s,送风温度24℃;回风口的尺寸0.5m*0.5m;房间内的热源为6个人。图1是研究对象的模型说明:

           

图1:计算模型说明图


截面位置说明:

           


计算结果及分析

图3和图4分别为断面A-A上的速度矢量图和温度场图。从图3可知,室内人体附近速度范围(0.1m/s~0.2m/s)。新鲜的空气从底部流经人体后,吸收人体的温度后向上流动到达出风口。保证了在场的人员呼吸的空气都是没有被其他人污染过的,这就是空气置换的优点。

           

 图3:速度矢量图


从图观察整个工作区温度分布情况,室内温度范围(24℃~26℃),虽然左测人体 位置温度分布有些偏低,但他们都在人体舒适度范围内。还可以发现人体附件上下温度差都在2℃~3℃范围之内。

           

图4:温度场云图


图5和图6分别是高度0.1m和1.1m平面上的温度场云图。查看0.1m高度位置,人体周围的温度分布较为均匀,平均26℃范围内。右侧温度稍偏低,约1.5℃左右。

           

图5:0.1m处温度场云图


查看1.1m高度平面的温度场图,人体附近温度均匀,相比于0.1m高度平面温度稍微提高。温度差约1℃。满足室内人员活动区0.1m至1.1m高度的空气垂直温差不宜大于3℃的要求。

           

 图6:1.1m处温度场图

来源:中源广科CLABSO
理论通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2-11-21
最近编辑:1年前
中源广科CLABSO
致力于打造国产自主的空气动力学...
获赞 17粉丝 32文章 167课程 1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