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简单梁分析"进阶:薄壁结构力学

2年前浏览5593

导读:简单梁分析,是船舶海洋工程结构设计的基础。大到整个船体就可以看作是一个“船体梁”,其弯矩、剪力分布就是“总纵强度”主要研究内容;小到一个桁材、框架、骨材甚至“板条梁”,其载荷传递的基本规律亦符合梁分析的结果。简单梁分析是一把“利器”,能够帮助工程师迅速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有的放矢。
本文介绍的是简单梁分析的进阶版本:薄壁结构力学。薄壁结构力学是经典的薄壳力学的一个分支,发展于1950年代。它研究的对象是薄壁杆件(也称薄壁结构)。薄壁杆件的特点有两个,即杆件长度 >> 杆件截面尺度和杆件截面尺度 >> 杆件壁厚。从广义上讲,整个船体梁也可以看成是甲板、外壳、舱壁等薄壁结构组成的薄壁杆件。

薄壁结构的剖面分为闭口和开口两大类。闭口剖面如圆钢、方钢等;开口剖面如槽钢、工字钢等。它们都普遍运用于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抗扭性能,如图1和图2所示。在剖面受到扭矩作用时,闭口剖面因为可以形成“环向”的剪力来抵抗扭矩,其抗扭能力正比于环绕的面积(即剖面所围面积);而开口剖面在“自由条件”下无法形成这样环向的剪力,只能靠在薄壁的板厚方向上线性分布剪应力来形成扭矩(圣维南扭转)来抵抗外部扭矩,其抗扭能力正比于板厚的三次方(矩形剖面的扭转惯性矩J=1/3ht^3),而薄壁结构的板厚t是小量,意味着其抗扭能力很弱。
上面提到的“自由条件”是本文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事实上,开口薄壁结构往往不能“自由地”扭转,这使得开口薄壁结构有着相对复杂的力学特性,其表现形式就是“弯”和“扭”的综合效应,开口薄壁结构经常是以“弯”抗“扭”,虽然扭转变形减少,但应力水平会有较大提高,应力成分也变得复杂。你可能会问,既然开口的那么不好,那都用闭口的好了。然而工程上不能完全采用闭口形式的剖面,且开口剖面有着建造便捷、材料利用率高等闭口形式不具备的优势。又例如集装箱船的甲板大开口让其在“船体梁”层面即存在开口剖面的特性。所以,作为结构工程师,我们更需要的是了解开口薄壁剖面的扭转特性和规律,扬长避短而不是弃之不用。

图1. 闭口剖面(closed section)


图2. 开口剖面(open section)
近年来,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力学基础的课程设置中,不见了经典的薄壁结构力学的踪影,让很多小伙伴对其不太了解,尤其是对开口剖面型式的力学特性不甚了解。诚然现代结构有限元方法可以从总的应力层面上表达薄壁结构的结构响应,笔者依旧希望通过本文,让更多朋友了解这个前辈们致力研究的力学分支,相信定能有所收获。
一、几个基本概念和名词
笔者当年在学习《薄壁结构力学》时,就觉得其力学计算公式比较复杂,学得较为吃力。许多概念有些晦涩,前学后忘。通过几年工作实践后,又翻开教材,温故而知新。这里绕过复杂的公式,对一些关键概念做一个“工程翻译”,旨在便于大家理解(严谨、准确的定义还要看书)。
a.翘曲warping
想象你手里有一张纸,把它像下图3那样卷起来,再给它一个扭矩,即会发生变形。因为施加的是扭矩,自然截面会有一个扭角。

图3. 动手“卷一卷”示意
除了这个扭角之外,更直观的,我们能发现纸沿着截面分布的轴向(图中z轴)变形,如下图所示是蓝色和橙色箭头。这个轴向的变形即为“翘曲”,符号w。

图4. 翘曲示意
b.自由扭转和约束扭转 Free Torsion and Constrained Torsion
回到上面的例子,如果允许这种“翘曲”能够“自由地”发生,即是“自由扭转”(Free Torsion)。现在想象把纸的一端顶在墙上,再施加同样一个扭矩,因为“墙”的“轴向”约束,翘曲被“约束”。这种情况下的扭转,即为“约束扭转”(Constrained Torsion)。
图5. 翘曲受“约束”示意
“翘曲”被约束,取而代之的是“抵抗力”。如上图所示,在墙附近,蓝色箭头处原本有“离开”墙的翘曲被“拉住”,从而产生“拉应力”;橙色箭头处原本有“进入”墙的翘曲被“限制”,从而产生“压应力”。这样的拉、压正应力,称之为“翘曲正应力”(或者“扇性正应力”)。约束扭转不仅会发生在上述端部对翘曲有约束的情况。事实上,当剖面各个点的翘曲沿着梁的轴向分布不均匀时,即会发生约束扭转。本文主要讨论开口薄壁剖面梁的约束扭转问题。 
c.扇性坐标、扭心和扇性正应力
上面提到的翘曲w,数学上可以用下式表示:
其中 为扭角沿着薄壁杆件轴向的变化率,而 为主扇性坐标(截面几何属性)。可见,当沿着梁轴向不是一个常数时,翘曲w沿着轴向亦不同。即约束扭转是更为普遍的(自由扭转时,翘曲w沿着轴向是不变的)。
接下来笔者通俗地解释一下扇性坐标的概念。想象有一把扇子逐渐从关闭状态打开,扇子的边沿从0点走到s点。我们可以用扇子边缘走过的弧长l来定义s点的位置。我们也可以用扇子打开过程中扫过的面积(的2倍)来定义。这种用绕某一点扫过的面积来确定位置的坐标就是“扇性坐标”,即 , h为计算点到转动点的距离。
梁剖面上存在“扭心”(亦称为剪心),当横向外载荷通过该点时,梁只发生弯曲,不发生扭转。我们把计算时 所用到旋转点取在扭心处,并且称满足条件的扇形坐标 为“主扇性坐标”(即整个截面关于主扇性坐标的静矩为0)。需要注意的是,扭心的位置和主扇形坐标都是剖面的固有几何属性。
图6. 扇性坐标示意

对于一个薄壁结构,我们可以用“线”(忽略其厚度)来画出其剖面,后剖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由这样的主坐标 来确定。有了 ,就可以定义剖面的扇性惯性矩:。对于薄壁结构,面积微元dA = t ∙ ds。扇性惯性矩亦称为翘曲常数Cw。

后面我们会知道,主坐标在剖面上的分布就代表了某个轴向正应力的分布,这个应力因此命名为“扇形正应力”。这里,关于主扇形坐标的静矩和二次矩的提法,从数学上,和我们平时说的剖面静矩和二次矩的概念是很类似的。我们用整个剖面静矩为0的条件可以得到剖面的“中和轴”位置。类似的,在主扇形坐标中,也存在“扇形零点”(即 的点)
计算剖面扭心、主扇形坐标、扇性静矩、扇性惯性矩是比较繁琐的,这里也给大家推荐一款商用梁系/有限元分析软件Dlubal RFEM/RSTAB,在梁分析时,具备扭转翘曲分析的功能,可让梁系分析更便捷。具体操作可参考https://www.dlubal.com,支持免费下载试用。

工字钢


槽钢
图7. 扇性坐标和扇性静矩
图7是工字钢和槽钢薄壁剖面的扇性坐标(左)和扇性静矩(右)分布对比,可知:
1)工字钢具有双轴对称性,这种情况下,扭心A位于剖面对称轴上。腹板的扇性坐标恒为0。工字钢的翼板板边缘的扇性坐标的绝对值最大,数值上为正负对称。
槽钢具有单轴对称性,扭心A虽然在对称轴上,但却位于整个剖面之外,距离剖面形心O有一定的距离。这就意味这槽钢在承受横向力的时候,除了常规的弯曲之外,还存在扭转现象(因为横向力的作用点一般靠近腹板或者形心,这个力会对扭心产生扭矩)在翼板上的扇性坐标并不同号,意味着扇性正应力必然会和弯曲正应力产生正叠加效果。
d.剪流
工程上考虑薄壁结构的壁厚较小,除了在分析开口薄壁结构的自由扭转之外(剪应力沿着板厚方向线性分布),可近似认为剪应力在厚度方向上保持不变。将剪应力乘以板厚定义为剪流。剪流就像水一下,有进有出。
剪流分析既适用于简单梁分析,也适合对整个船体横剖面(船体梁)进行分析,直观且有效。结合剪应力互等定理,可以直观分析剪力滞、局部剪应力升高等现象。
图8. 剪流示意
e.双力矩
笔者认为双力矩这个概念是薄壁结构力学中最精华的部分。我们对简单梁除了进行常规的弯矩、剪力分析外,有时候还需要判断双力矩的分布。理解了它,薄壁结构的很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甚至对看有限元结果时也会更加游刃有余。
双力矩看似难以理解,主要是因为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内力。所谓内力都是针对某个剖面来说的。而双力矩在其研究的剖面上,它合力为0,合力矩亦为0。在教课书上,双力矩的概念出现得比较靠后,且从一堆公式中导出。这里笔者从工程角度介绍双力矩的概念,便于读者理解。
首先梳理一下上面的知识点:
  • 1、自由扭转下,开口薄壁杆件剖面产生自由扭转剪应力,并自由翘曲;
  • 2、约束扭转下,开口剖面的自由翘曲被约束,发生轴向应变,从而产生扇性正应力,且该应力的在剖面上分布取决于主扇性坐标  
  • 3、在沿着轴向的不同位置,薄壁剖面对翘曲的约束程度有所不同,引起翘曲及扇性正应力的变化,并进一步引起杆件的弯曲;
  • 4、这种弯曲使得剖面上还将出现二次剪应力   该剪力在剖面上形成一个附加二次扭矩。这个二次扭矩将和杆件自由扭转产生的扭矩一起抵抗外力扭矩。
可见,从扭矩的平衡角度,就是要把这个附加二次扭矩是怎么回事搞清楚。我们还是以工字钢为例,下图左侧是其剖面的主扇型坐标 分布,右侧的扇性正应力 分布与其一致。可以看到这个 仅在两个翼板上线性分布,且从两个翼板各自的角度可以理解成两个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弯矩M1=M和M2=-M,它们相距腹板高度H。
图9. 双力矩示意
类比力偶的概念,我们把这样的弯矩之偶称为“双力矩”,英语上更直观地叫Bi-Moment(公式中简写为B)。显然, 的大小和B有关,其关系有如下公式表达:


其中, 为上面提到的扇性惯性矩(剖面的几何属性)。这个公式直观地表达了扇性正应力在剖面的分布取决于剖面的主扇性坐标,大小取决于双力矩B和扇性惯性矩之比。
这个表达式,就如同我们所熟知的弯曲正应力表达:
其中M为内力弯矩。我们知道,弯矩M沿轴向的梯度就是剪力。类似的双力矩B沿轴向的梯度就是上文提到的“附加二次扭矩 ”。我们也可以从局部微元的角度来理解(教科书的套路),即正应力沿着轴向的变化是靠剪应力平衡的。这里,扇性正应力沿着轴向的变化将产生上文提到的“二次剪应力 ”。而的积分效果就是
进一步分析可知,因为翘曲被约束而有扇性正应力和二次剪应力的存在,杆件即使仅受外扭矩作用也会发生一定的“弯曲”(如工字钢的两个翼板)。直观来看,杆件通过这种弯曲来产生二次扭矩来帮助整个剖面抵抗外扭矩。
下面通过一个算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如下图10所示,工字钢一端刚性固定(位移、转角和翘曲都为0),另一端自由且受到一个扭矩作用。
图10. 悬臂梁工字钢端部受集中扭矩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梁来说,端部只有一个节点,且其自由度是3个位移 3个转角。传统的梁分析并不包含“翘曲”自由度,在上面梁分析的例子中,如固定端只固定这6个自由度,梁将发生自由扭转。要达到约束扭转效果须用板单元的有限元分析,且单元密度要足够反应的分布,约束端面上所有的节点,单元数和节点数将大幅增加。Dlubal RSTAB在梁分析时,软件可以考虑剖面的翘曲自由度(即第7自由度)。将翘曲自由度也约束后,梁发生发生约束扭转,从图11可见,约束扭转下的扭角将大大小于自由扭转。


图11. 自由扭转和约束扭转

图12. 翘曲正应力分布

图.13 二次剪应力分布
图12显示了翘曲正应力的分布,可以看到它与剖面扇性坐标分布一致。从轴向看,在翘曲约束处最大,到自由端为0。的积分效果为上下翼板形成一对方向相反的弯矩,即双力矩B,B也是翘曲约束处最大,到自由端为0。
图13显示了二次剪应力的分布,可以看到它与剖面扇性静矩分布一致。从轴向看,在翘曲约束处最大,距离越远越小。的积分效果为上下翼板形成一对方向相反的剪力,这个对剪力形成附加二次扭矩也是翘曲约束处最大,距离越远越小。
、B、都是因为翘曲被约束形成的,而在自由端,工字钢杆件是接近自由扭转状态的,即圣维南扭转。可以把B、、自由扭转形成的扭矩和总扭矩以梁内力的形式画出来,如图14。

图14. B、、自由扭转扭矩和总扭矩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双力矩B和附加二次扭矩是微积分相关的,B的导数就是。附加二次扭矩和自由扭转形成的扭矩之和等于总扭矩。在这个例子中,总扭矩即自由端施加的扭矩(5.00 kNm)。总是在抵抗外力扭矩的。
再来看Von-Mise应力图,Dlubal RSTAB可以很好地显示梁剖面的应力云图。如果我们用板单元有限元来做同样这个问题,也能得到类似的应力云图。不同的是,通过梁分析,可以把各个正应力成分、剪应力成分了解地很清楚。而在有限元中,这些应力都合在了一起难以区别,尤其当弯、扭、剪切和双力矩共同作用的时候。

图15. 等效应力云图

三、简单梁分析进阶
上文中提到了B和的微积分关系,可以隐约感到薄壁分析和传统的弯矩剪力分析存在一定的联系,现今的教材没有对此展开讨论。笔者偶然在图书馆发现一本1965年出版的《开口薄壁杆件的弯曲、扭转与稳定性》一书,书中对此做了比较详尽的讨论,相当经典。这里要向前辈们致敬,更要推荐给大家参考。笔者觉得理解其内容可以帮忙我们进阶简单梁分析的能力。
书中,介绍了一种“比拟”的方法,利用的是薄壁梁“约束扭转”和简单梁的“复杂弯曲”两者数学表达的一致性,即开口薄壁杆件的约束扭转微分方程式及边界条件同梁受横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复杂弯曲微分方程式及边界条件,两者的形式是类似的,如下表:
对应关系:
  • 薄壁杆件的约束扭转问题中的扭角与梁复杂弯曲中的挠度V对应;

  • 双力矩B与弯矩M对应(扇性正应力和弯曲正应力对应);

  • 总扭矩与总剪力N对应;

  • 附加二次扭矩与由横向分布载荷引起的剪力对应;

  • 抗扭刚度GT与轴向载荷T对应;

  • 扇性抗扭刚度与弯曲刚度对应;

  • 扇性坐标与剖面局部坐标y对应。
根据这些相似的对应关系,就可以把薄壁杆件的约束扭转当作梁的复杂弯曲来进行计算。方法是先把约束扭转中的外载荷扭矩m看作复杂弯曲的横向载荷q,再把薄壁构件的抗扭刚度GJ当作复杂弯曲中的轴向拉力T,并设复杂弯曲梁的断面惯性矩为 ,于是在杆长及结构形式不变的情况下,计算梁的复杂弯曲所得到的挠度v加以负号就等于约束扭转的转角,即:
而梁的复杂弯曲的弯矩M和剪力N就是开口薄壁杆件约束扭转中的双力矩B与扭矩

按照结构力学所述,一个复杂弯曲梁,如果轴向载荷的数值T不大,梁又有足够的弯曲刚度,则此轴向力对弯曲要素的影响可以略去不计,即当T较小时,可以把复杂弯曲梁当作只受横向载荷的梁来计算其弯曲要素,而不致有很大的误差。这一特点在开口薄壁杆件的约束扭转中也存在。对于所讨论的薄壁构件,如果它的抗扭刚度GJ(相当于复杂弯曲中的轴向力T)很小,则可以将它忽略,即不计扭角微分方程中的项,而把微分方程近似的变为:来计算。这时薄壁杆件的约束扭转就可以与一般的梁的横向弯曲问题相比拟。书中证明,当参数较小时,忽略GJ项所引起的误差亦将很小。

三、小结

《薄壁结构力学》是对《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一个很好的补充。运用“比拟”的方法,结合现代梁系工具计算薄壁剖面的扇性特性,可以快速估算应力中的翘曲应力成分,让简单梁分析更进一步,同样也可以让有限元分析更有针对性。薄壁问题在船舶和海洋工程的规范中也有所涉及,限于本文篇幅,笔者计划下一次再做一期关于薄壁力学的专题,展开讨论。以下是笔者原创的海洋平台强度分析工程师实践进阶课,欢迎订阅和交流。

海洋平台强度分析工程师实践进阶课11讲-掌握海工结构分析 “老法理”和现代规范精髓

参考文献:

1.《开口薄壁杆件的弯曲、扭转与稳定性》陈铁云、陈伯真

2.《薄壁结构力学》陈伯真、胡毓仁

3.《Torsion and Shear Stresses in Ships》Mohamed Shama

4.《Guide to Warping Torsion (7th DOF)》www.dlubal.com

(完)


作者:Simon  仿真秀专栏作者
声明:本文首发仿真秀App,部分图片和内容转自网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欢迎分享,禁止私自转载,转载请联系我们。
来源:仿真秀App
船舶海洋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2-09-06
最近编辑:2年前
仿真圈
技术圈粉 知识付费 学习强国
获赞 10006粉丝 21460文章 3508课程 218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