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三维设计的工程师,都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大型装配体运行速度很不理想。那么如何才能加速大型装配体的运行速度呢?今天就一起随小编来看看!
有关“大型装配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如何定义大型装配体呢?大型装配体其实并非通过组建的数量或者物理属性来定义,而是判断是否具有两个主要特征:耗费所有的系统资源和影响生产效率。如果具有这两个特征,那么就可以被视为一个大型装配体。
当然,这样描述可能有些笼统,其实这两个特征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
1、体型庞大
需要某种布局将所有组件导入并装配到合适的位置。
管理、计算数量庞大的组件都需要足够大的内存,这将直接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
2、复杂性
有很多参数化的关联;
有大量的约束配合关系;
占用计算机资源;
包含大量不同的组件,即使是更大更快的计算机处理速度也会变慢;
导入的数据一定会被定位和加载。
复杂几何体的重建非常困难。
当装配体性能降低的时候,大多数三维设计工程师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换一台性能更好、配置更高的的电脑。其实硬件并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源,再好的设备也不能给使用者带来更大的帮助。其根源在要了解三维设计的原理和规范,在配置合适的硬件,才会运行畅通。
在这里给大家汇总几点,供参考:
草图绘制准则:
草图一定要简单,先绘制主要尺寸
避免在草图中使用阵列和圆角
避免找不到关联或者参考
零件设计的准则:
由外而内、从大到小、先主后次、圆角(倒角)等装饰特征最后建模
避免多余的父子关系影响速度或引起重建错误
参考特征的草图而非特征形成的边线
合理利用配置,最大化简化零件或用于装配体
具有参考的零件及时锁定参考
装配体的设计准则:
合理划分装配体层次:比如按照结构或者功能划分等
零件尽量不放置在装配体顶层
合理使用固定配合,提高装配体运算速度
最大限度减少装配体的自由度
大型装配体设计的准则:
利用零部件不同配置,简化大型装配体
生成不同配置,用于工程图
固定零部件减少装配体自由度
使用文件夹管理大型装配体
零件阵列或镜像后解除阵列关系并固定
大型装配体和项目会导致系统明显减速的问题是由很多小的因素累加到一起影响的,因此没有万能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唯有多了解规则,多使用才能用到更好,后续会举一些例子给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