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了篇文章,小编看了感触很深,标题是《下不了手开除70、80后,公司死了谁负责?》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周喆吾,92年出生,现在才26岁,已经在摩拜单车担任移动端负责人。
在文章里面,他分享了一个故事:公司有个资历很老的员工C,一开始就跟着创始人,快三年时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然而,随着公司业务扩展,C开始变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业务不思进取,还不断打击新员工的积极性。在多次谈话无果之后,周喆吾只能把他炒掉。虽说这种情况可能是特例,但我们也可以看出,70后、80后工作人在职场上的位置,确实越来越尴尬。比上,比不了自己的上司们,他们往往位高权重,握着深厚的人脉、资本,再不济,还握着公司的股票;比下,比不了那些年轻人,他们学历高、体力好,学东西也快,不少曾经的毛头小子还爬了上来,成为了自己的领导。
30岁出头的年纪,正是娶妻生子的时候,一方面家庭压力增大,一方面职场上的地位却越发尴尬。稍不留神,就会在这两个战场节节败退。
那么,在这个时代,在机械行业,是否也是这样的呢?小编把10余年与几百家企业沟通交流的情况也趁此话题分享一下,供大家交流探讨!
大家都在机械行业,应该都知道机械行业属于一个传统行业,标准的依拉卖老,晚辈对长辈,就得尊敬,他说的有没有道理是他的事儿,你的态度好不好是你的素养。再加上,都是师傅带徒弟,所以很多时候企业的领导也更愿意相信这些元老。
可是,互联网时代,智能制造时代,经验这种东西,有时候也会拖累人,过去经验过的,未必就适应今天的社会。
就拿大家都熟悉的三维设计来说事儿吧。
A和B两家企业都在智能制造的大潮流下开始决定要做三维信息化,然后都开始考察此项目。A公司的研发负责责任是一个愿意学习新知识,不怕麻烦,只要是对企业好的事情,就会决定去做。B公司的研发负责人,也是公司的元老级人物,和老板一起创业,处处替老板着想,怎么省钱怎来。这样看来,2位负责人都是资深的人员,不同的就是对新事物的接触态度不一样。A公司的负责人就是考察了市面上所有的三维设计解决方案,在结合了自己的产品设计特点、企业和行业发展趋势的情况下,综合评定选择了一个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B企业的负责人不太愿意深入了解各个产品的详细信息,认为这些东西只是锦上添花而已,选啥都一样,也就是走个过场,只关心价格,选择了一个价格最低的。1年后,A企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制造水平已经被评为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而B公司由于没有结合自己企业实际情况,也没有考虑后续的长远规划,所以钱也化了,效果一点也没有,反倒是给企业的工程设计人员增加了弯路,设计效率跟不上市场变化,企业利润下滑,还得重新选择,如果再次选择不慎,后果就不知道是啥了?
大家不觉得现今的时代压根就是一个不靠谱的时代,经验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倚老卖老,要跟得上时代的潮流,一分耕耘可能有十分收获,也可能什么都没有,也不再有人以卖苦为荣了。过去,加班是勤奋。现在,就是笨。要学会借用最新的知识和技术。
《奇葩说》有一句宣传语,特别狠,也特别准:“你看不惯90后喜欢的东西没有关系啊,反正你会死。”用在我们机械设计行业,其实也是应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