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音频二十年,拭目以待、满怀期待 ——21dB独家专访|中国科学院声学所李晓东研究员

2年前浏览2405

李晓东,198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信息物理系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水声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91-1995年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  

 
1995—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从事声学、信号处理方向研究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曾任噪声与振动院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委员。目前兼任上海高等研究院声学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以及中国科技大学、海军工程大学客座教授。  

 
 

 
先后从事过物理声学、环境声学、建筑声学、声频工程和噪声控制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目前的研究兴趣是结合声学和信号处理领域的成果和新进展,开展声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音频/语音信号处理、主动噪声与振动控制、声信号监测与故障诊断、声学测量和计量,以及电声器件和声频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等等。  

 
先后负责承担和参加过数十项国家项目和企业合作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院重大和基础研究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等。先后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百余篇。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0余项,拥有国家和国际专利20余项。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人,其中数人获得科学院优秀毕业生称号。  

 
参加多项学术团体,目前担任中国声学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音响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声学学报》常务副主编、中国声学学会常务理事、环境声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声学测试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曾组织召开第37届国际噪声控制工程大会并担任技术委员会主席等。  


前言:

李老师在声学所工作已有25年,见证了中国音频行业快速发展的二十年。在日常中,李老师始终秉持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他的言谈举止无处不透露着他对声学研究的热忱和喜爱,永远把为音频行业培养超强能力的技术支柱作为教学目标,对他的学生们的处世科研态度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21dB带大家来看看李老师对现在国内音频行业的观点和看法。‍    




   

Q:您认为音频行业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李晓东:音频行业的发展,分为两方面。一个是我们人类的需求,因为我们总是追求更好的音频的质量,追求更好的人机的交互,或者人与人的交流,所以这个是它需求的驱动。


第二是我们技术的驱动,技术的话我们在不断地进步,包括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蓝牙耳机、TWS耳机,它在无线通讯,芯片,算法,还有换能器、传感器等等的领域,都在不断地进步,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好的产品,和得到更好的音频感受。‍

   



   

Q:在物联网时代,音频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吗?当前声学产业依然面临着行业集中度低,并且其他消费电子企业也在逐渐研发声学元器件,这样的产业格局下,声学初创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寻求突破?


李晓东:声光电是我们世界的组成,我们的音频作为声光电之一,当然是物联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和物联网肯定是不断地、互相促进、交互发展,他们是互相融入到一起的。


然后第二个问题,对于声学初创企业来说。巨头们、这些大的企业公司,他们有很强的研发实力和生产能力。那么初创企业往往可以在一些新的技术上,产生突破性的、创造性的革新。技术上的革新,带来公司的成长,最后成长为更好的大公司。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讲,大公司虽然研发实力更强、更加完整,但相对来说他相对的比较保守,而新的公司更有生命力、更有创造性,在一些技术点上可以取得新的突破、创新,这样的话就可以成长为更好的科技公司——具有独特生命力的产品的公司。‍

   




   

Q:那您觉得现在我们中国的音频技术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您也去过很多的欧洲、北美的国家,跟世界上的先进的音频技术相比,我们的音频技术有哪些优劣


李晓东:跟国际上相比的话,我们存在着一些优势。比如说,我们中国现在已经是绝对的音频制造大国。我们的大量的代工厂,占据全球的绝大多数的产品的份额。


但是我们在整体的对科技、对设计等各方面,在产品上还有很多的缺陷,我们没有一个很好的自己的品牌。这样的话,我们在附加值上面就比较落后。我们几乎没有声学的品牌,只有几个品牌在努力地挣扎,大多数都是套用了国外的品牌。


那么另一个角度讲,我们在核心技术方面,欠缺的非常严重,包括芯片、软件、算法、设计方面,都存在着缺陷。所以我们中国的产品要做大做强,要在刚刚讲的几个地方,在科技的整个实力上面,在整体的设计上面,以及在品牌的塑造上面,都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另外一个,我们最后还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我们有大量的技术工人,有大量的工程师。但是我们在高端人才方面,国内严重欠缺;声学方面的人才,严重欠缺。‍

   



     

Q:您认为十年后或者二十年后,音频行业会成为什么样的格局?


李晓东:我们人长了一对眼睛获取图像,一对耳朵获取音频,而且我们长了一张嘴。所以音频不同于图像,是可以交互的。我们跟世界的接触,我们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都是通过音频,更加自然地交流。那么我相信,我们的技术在各个层面上都会发展,最后可以跟人更加密切地融合在一起。


可以说,我们看到的过去的发展,从一个传声器到两个传声器到一个传声器阵列,让我们更好的交互。那么我们的人工智能在不断地发展,我们原来讲的人与人交互,这个是比较自然的。但是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目前来看是非常低级的人工智能。这样的话,做一些简单的问题是可以的,但它做不到真正的助手的级别,那么人工智能还有很大的空间在挣扎、发展。


那么另外一个,我们仅仅从耳机、音箱的可交互角度来讲,要更加自然。如果你是作为可穿戴设备,也要更加地让你觉得戴在身上没有什么感觉。我们现在的耳机,戴上去以后还有介入感,它的这个特点会有变化。那么如果是一个音箱,它现在是一个实体,以后可能更加的泛载,在人的生活中可以无处不在。它可以在 anywhere,anytime,anyplace 来为你提供服务,这个是我觉得音频应该会发展的方向。


从技术层面上讲,就从刚才讲到的,从换能器、传感器到芯片、算法到系统集成都会有很大的进步。但是有时候这个技术也不像你想象的,也许20年过去了,就像我戴的眼镜一样,跟一百年前戴的眼镜,当然有了进步,但是也不一定有很大的进步。这个我们,拭目以待、满怀期望。‍

     




- End -



来源:声学号角
振动船舶建筑电子消费电子芯片声学控制工厂人工智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2-11-01
最近编辑:2年前
声学号角
辜磊,专注数码声学产品仿真设计...
获赞 69粉丝 261文章 280课程 4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