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
课程
培训
文章
案例
问答
需求
服务
行家
赛事
热门搜索
发布
消息
注册
|
登录
首页
/
文章
/
详情
电机博士生笔记:如何实现永磁电机输出功率最大?
仿真圈
2年前
浏览2406
关注
导读:
近日因举办《
国产通用低频电磁场路耦合仿真软件Simag3.0发布
》公开课,系统推荐我关注了
电机博士生笔记
,进而有幸认识到永磁电机设计优质内容创作者
鱼哥
,持续记录他在电磁电机理论与应用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推荐大家关注。
以下是正文:
无论是电机,还是别的用电器,其电功率大小都是由其供电电压U与流过它的电流I的乘积决定。日常中说的电机的功率,通常指的是有用功率,是指电机轴上的输出功率。今天,本文就以表贴式永磁电机为例,简单介绍下电机的功率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首先要明确一点,对于表贴式永磁电机来讲,电机能够输出的功率(电磁功率)是空载反电势E0与q轴电流Iq的乘积。接下来,主要从控制方式,E0选取以及温升三个方面来简单谈谈本人对电机功率的看法。同时,为了便于分析,不考虑铁心饱和带来的影响。
一、控制方式
对于表贴式永磁电机来讲,id=0控制即为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如图1a所示),在输出相同转矩的条件下,该控制方式的电流最小,铜耗最低,效率最高。若在弱磁控制条件下(如图1b所示),一部分直轴电枢反应压降与
E
0
相抵消,能够降低总的供电电压Us。
图1
为了进一步对比两种控制方式对电机输出功率的影响,图2给出了同一台电机输出转矩相同条件下,两种控制方式下的电压向量图。
图2
从图中可以看出,q轴电流相同,也就是输出转矩相同时,采用id=0控制方式所需要的电压要大于弱磁控制。换句话说,当电机的供电电压恒定时,采用弱磁控制时电机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要高于id=0控制。但是在最大电压以下时,弱磁控制的电流要大于id=0控制,电机的运行效率要低于后者。
二、空载反电势
E
0
前面介绍了控制方式对电机功率的影响。接下来,将以id=0控制条件下,供电电压恒定时,空载反电势
E
0
对输出功率的影响展开讨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id=0条件下,供电电压压降体现在空载反电势
E
0
、绕组电阻压降RsI和q轴电抗压降XqIq三个方面。而这三方面,又与绕组匝数和线径密切相关。
将电机的铁心长固定后,相绕组电阻R与每相串联匝数N匝数成正比,空载反电势
E
0
也与每相串联匝数成正比,
满足
式中,f为频率,n为转速,φ为磁通
而交直轴电感(抗),则与匝数的平方成正比,满足
式中,C是漏抗系数,与绕组分布和槽型尺寸有关。详细的内容可参考尤哈.皮罗内编著的
《旋转电机设计》
这本书,讲的通俗易懂。
了解了这些,就可以说说
E
0
对电机功率的影响。当匝数较低时,电机的空载反电势低,交轴电抗也低,电阻小。此时绕组接通电源后,绕组中的电流就大。随着绕组匝数的增加,电机的空载反电势,电抗和电阻也随着增加。但绕组中的电流随之减小。前文说到,电机的功率是空载反电势和电流I的乘积, 下面举两个极端的例子,定性分析供电电压恒定时,
E
0
和输出功率的关系。
电机的空载反电势近似为0(堵转)和空载反电势无限接近供电电压。前者的电流由于漏抗的存在,电流不会无穷大,所以输出功率很低;后者的电流近似为0,输出功率也很低。而在电流和空载反电势居中的部分,功率却要比这两种情况大得多。两端为0,中间不为0,可以简单得到,电机的功率随着
E
0
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至于
E
0
取多大最为合理,则与电阻和漏电抗密切相关,就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了。
三、温升
讲到这里,一些读者可能就会想,按照这么说,
E
0
一定时,是不是提高供电电压就能增加电机的输出功率呢?答案为“是也不是”!回答“是”是因为提高供电电压确实能够提高电机的输出功率,而“不是”则牵扯到限制电机功率的另外一个因素——温升。绕组因自身电阻的存在,通电后会产生焦耳热,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去,电机整体温度就会升高。温度升高会加速绝缘老化,降低电机使用寿命。而随着电压的升高,绕组电流不断增加,产生的焦耳热不断积累,超过极限后,整个电机就会发生短路而损毁。所以,不能无限制地增加电压来提高输出功率。相反,可以通过减小损耗和改善散热条件、提高绝缘材料的耐温性等来提高电机的输出功率。
综上所述,影响电机输出功率大小的主要因素大致分为三类:控制方式、空载反电势
E
0
和电机的温升。各种方式相互组合,能够使得电机输出功率最大。
致谢:
推荐大家关注
《
国产通用低频电磁场路耦合仿真软件Simag3.0发布
》公开课。
(完)
作者:
榆荫下的鱼 仿真秀专栏作者
声明:
本文首发仿真秀App,
部分图片和内容转自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欢迎分享,禁止私自转载,转载请联系我们。
来源:仿真秀App
登录后免费查看全文
立即登录
电源
通用
理论
电机
材料
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2-08-19
最近编辑:2年前
仿真圈
技术圈粉 知识付费 学习强国
关注
获赞 10675
粉丝 22141
文章 3736
课程 232
点赞
收藏
0/200
清空
提交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2022第四届中国仿真技术应用大会-元宇宙专题论坛(回放)
MatDEM二次开发语言基础篇01—Matlab地学应用之数据处理和绘图
2023国产工业软件技术交流月:为自主工业软件现状打开一扇窗
激光先进制造COMSOL多物理场热力耦合模拟详解
相关推荐
课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王苹:焊接残余应力场模拟,调控及影响(回放)
课程
可试听
Amesim 第17期 Amesim工程机械车辆转向制动LUDV负载敏感阀HCD仿真
课程
可试听
第67期 双组元火箭燃烧室系统Amesim建模及动态分析专题
课程
可试听
ANSYS显示动力学案例1-弹丸冲击(侵彻)靶板的破坏仿真-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法材料本构模型及失效机理
最新文章
国内外40家固态电池典型企业技术路线解析!
第四代核电堆型-铅冷快堆与CFD
为什么科学家们最初不是从傅里叶变换中洞见不确定性原理的?
随机振动分析中的RMS应力和3σ应力是什么意思?
未来工厂进行时:达索系统DELMIA引领全球运营新变革
热门文章
通用/泛亚/蔚来/弗迪/上海电驱动等百位新能源专家确认发言,易贸三电活动6月苏州见
锂离子电池生产现场异物管控
故障诊断实验台 | BTS100轴承寿命预测故障实验台(16.8w)
仿真秀需求交易模块介绍
2024仿真秀618学习狂欢课程特惠大放送
其他人都在看
2024第四届中国算力之都·宁夏 工程仿真大赛CAE网格赛道【赛事通知】
固态电池碾压油车,轻松突破1000公里,石油税收大窟窿谁来填?
IAV:采用移动粒子半隐式(MPS)方法模拟电机中的自由流动冷却液的技术
高压条件下的氢气渗透及暴露聚乙烯的破坏-高压氢气装置用高分子材料的性能
IV型储氢容器内胆塌陷因素综述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微信客服
联系客服
人工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9:30-19:30
非工作时间请在微信客服留言
客服热线:
4000-969-010
邮箱:
service@fangzhenxiu.com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莱锦创意园CN08座
帮助与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