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741 运算放大器的内部结构

1年前浏览1771

图 1 741 运放内部结构

现代信号放大电路虽然很少会用到自己用晶体管和阻容器件搭建电路,但是不得不承认,自己搭建电路有时候会得到比集成运放更好的效果。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经典运放的内部结构框图,了解运放内部结构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基础器件的原理性认识,而且对于使用者在遭遇应用上的极限而导致无法达成系统设计规格时,非常有帮助。

  1. 差动输入级

  2. 以一差分放大器作为输入级,提供高输入阻抗以及低噪声放大的功能;

  3. 增益级

  4. 运算放大器电压增益的主要来源,将输入信号放大转为单端输出后送往下一级;

  5. 输出级

  6. 输出级的需求包括低输出阻抗、高驱动力、限流以及短路保护等功能。

其他在运算放大器内必备的电路还包括提供各级电路参考电流的偏置电路(bias circuits)。

差动输入级

深蓝色的虚线所围起来的区域是 741 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一共有七颗晶体管 Q1 至 Q7。NPN 晶体管 Q1 与 Q2 组成的差动对(differential pair)是整个 741 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此外,Q1/Q2 各是一个射极跟随器(emitter follower),接至共基极组态的 PNP 晶体管Q3/Q4。Q3 与 Q4 的用途是电压位准移位器(level shifter),将输入级的电压位准调整至适当的位置,用以驱动增益级的 NPN 晶体管 Q16。Q3/Q4 的另外一个功用就是作为抑制输入级偏置电流飘移的控制电路。

Q5 至 Q7 组成的电流镜是输入级差动放大器的有源式负载。NPN 晶体管 Q7 的作用主要在于利用本身的共射增益增加 Q5 与 Q6 电流镜**电流的精准度。同时,这个电流镜构成的有源式负载也以下列的过程将差动输入信号转为单端输出信号至下一级:

  1. 由 Q3 流出的信号电流(亦即因输入信号改变而引起的电流成分,与偏置电流无关)会流入电流镜的输入端,也就是 Q5 的集电极。电流镜的输出端则是 Q6 的集电极,连接至 Q4
           的集电极。
  1. Q3 的信号电流流进Q5,经由电流镜**到Q6,因此Q3与Q4的信号电流在此被相加。

  2. 对于差动信号而言,Q3 和 Q4 的信号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相加的结果会等

    原本信号电流的两倍。至此,差动输入转换至单端输出的程序已经完成。

差动输入级送至增益级的电压等于信号电流与 Q4 和 Q6 集电极电阻并联的乘积,对于信号电流而言,Q4 和 Q6 集电极电阻的值非常高,因此开环的增益非常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741 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电流并不等于零,实际上 741 运算放大器的等效输入电阻约为 2MΩ,这个非理想现象导致 741 运算放大器两个输入端之间的直流电压准位会有些微的差异,这个差异称为输入端偏移电压(input offset)。在 Q5 和 Q6 的发射极有两个用来消除输入端直流电压偏移的端点(offset null),可以借由外加直流电压将输入端偏移电压消除。

增益级

上图中紫色虚线标示的区域是 741 运算放大器的增益级。此增益级电路使用一个达灵顿晶体管Q15 与 Q19,作为 741 运算放大器增益的主要来源。Q13 与 Q16 是达灵顿晶体管的有源负载,而电容 C1 从增益级的输出端连接至输入端,作用是稳定输出信号。这种技巧在放大器电路设计中相当常见,称为米勒补偿(Miller Compensation)。米勒补偿会在放大器的信号路径上置入一个主极点(dominant pole),降低其他极点对于信号稳定度的影响。通常 741 运算放大器主极点的位置只有 10Hz,也就是当 741 运算放大器在开环的情况下,对于频率高于10Hz 的交流输入信号,增益只有原来的一半(在主极点,放大器的增益下降 3dB,即原本增益的一半)。米勒补偿电容能减少高增益放大器的稳定度问题,特别是如果运算放大器有内部的频率补偿机制,能够让使用者更简易地使用。

输出级

741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级由图中绿色及浅蓝色虚线包围的区域构成。绿**域包括 NPN 晶体管 Q16 以及两个电阻 R7 与 R8,主要的功能是电压位准移位器,或是 Vbe 的倍增器。由于基极端的偏置已经固定,因此 Q16 集电极至发射极端的压降恒为一定值。假设 Q16 的基极电流为零,则其基极至发射极间的跨压约为 0.625V(亦为 R8 的跨压),故 R7 与 R8 的电流相等,跨过 R7 的电压约为 0.375V。因此 Q16 集电极至发射极间的跨压约为0.625V 0.375V=1V。这个 1V 跨压会对 741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信号造成轻微的交越失真(crossover distortion),有时候在某些用分立式元件实现的 741 运算放大器会改用两个二极管取代 Q16 的功能。

浅蓝色虚线包围的区域,包括晶体管 Q14、Q17,以及 Q20,构成 741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级。加上 Q16 所设定的偏置,这个输出级基本上是一个 AB 类(class AB)推挽式(push-pull)发射极追随器(Q14 与 Q20),推动输出级的晶体管是 Q13 与 Q19。741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级电压摆幅(output swing)最高约可比正电源低 1V,由晶体管的集电极-发射极饱和电压(Vce(sat))所决定。

25Ω 电阻 R9 的功能是限制通过 Q14 的电流,最大值不超过 25mA。对于 Q20 而言,限流的功能则借由侦测流过 Q19 发射极电阻 R11 的电流,再以此控制 Q15 的基极偏置电流来达成,而后来的 741 运算放大器对于限流功能有更多改良的设计。虽然 741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不如理想运算放大器所要求的等于零,不过在连接成负反馈组态应用时,其输出阻抗确实非常接近零。

来源:8号线攻城狮
科普电源电路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2-08-02
最近编辑:1年前
8号线攻城狮
本科 干一行,爱一行
获赞 56粉丝 80文章 1057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