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探索与发现:运十客机中国人的骄傲

1年前浏览1143

辉煌的运十  

         运-10(代号:Y-10,英文:Shanghai Y-10)客机,是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人在美国和欧洲对中国技术封锁的条件下研制的四发大型喷气式客机,这是中国首次自行研制、自行制造的大型喷气式客机。

      1980年9月26日,一个对中国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的人来说非常重要的日子,那天运十大飞机成功在上海完成试飞。从那一刻起,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五个有能力制造100吨级大型飞机的国家。运十飞机的研制突破了重重障碍,在经历了“八年抗战”之后终于研制成功,研制费用耗资5.377亿元人民币,相比于波音和空客研制一架干线飞机也要花八 九 年时间,总研制费用超过20亿美元。这是老一班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智慧结晶。

    运十的成功首飞引起了世界的航空领域的高度重视和赞誉。道格拉斯前总裁布里逊达因在《国际先驱论坛报》上指出:“中国能自行设计制造运十飞机,这是一个飞跃性进步,它表明中国飞机制造技术已具有相当水准”。英国路透社发出电文:“在得到这种高度复杂的技术时,再也不能视中国为一个落后国家了”。波音副总裁斯坦因纳在《航空周刊》着文称:“运十不是波音707的翻版,更确切地说,它是该国发展其设计制造运输机能力十年之久的锻炼”。当时的波音公司总裁称赞说:“你们毕业了,我们也毕业了,我们只不过比你们早毕业几年”。所以运十的成功首飞是继“两弹一星”之后为中国赢得国际地位的伟大创举。

运十的研制

        运-10的研制也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在具体工作中,突出了那个时代极为流行的三个“三结合”,即“设计、制造、使用三结合”,“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产、学、研三结合”,实施研制、生产并行工程。在运-10项目上,确定了“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洋’为中用,发展国防科学技术”的路线。

        运-10的气动设计吸收了来自英国的技术,结构设计和系统综合则参考了来自美国波音707的技术。至1975年6月,运-10的设计图纸全部完成,共发图143,000标准页,同在6月,仿制自美国普惠JT3D-7涡扇发动机的国产涡扇-8发动机在上海完成。1976年9月,运-10静力试验机制造完成。至1978年11月30日完成了全机静力破坏试验。1980年6月,运-10飞行试验机(装JT3D发动机)制造完成。1980年8月,运-10飞机的操纵、液压、燃油、电网络四大系统的模拟试验全部完成。

        运-10的机体制造和总装经历3个阶段。1971~1973年为总体规划阶段,主要是参加总体设计方案论证,确定厂房布局、生产线改造和扩初设计,制订研制工艺总方案。1973~1975年为生产准备阶段,主要进行工艺审查,开展新工艺、新标准、新技术的试验研究,编制各种工艺、管理文件共38931份,绘制模线,制造样板,工装设计、制造,以及发动机短舱和发动机吊挂的试生产等。1975~1979年为制造、装配阶段,全面投入飞机的制造、装配、对接和总装调试。

        从1972年到1979年,先后进行了7次规模较大的设计质量复查,就运-10的结构疲劳、四大系统模拟试验、风洞试验数据修正和使用,LC-4材料、气动外载荷等问题举办了7项专题讨论会,这些措施对设计质量和安全起了重大作用。

运-10运输机1976年7月制造出第一架运-10用于静力试验。第二架使用的JT3D发动机(涡扇-8研制不顺利)及部分飞行电子设备来自中国民航机队中波音707的备件。

1980年9月26日,运10飞机在上海大场机场进行首次试飞。飞行时间上午9时37分~10时05分,起飞重量80吨,不收起落架和襟翼,飞行高度1350米,速度310~330公里/小时,绕场两周后着陆,运-10首飞成功。与运-10同步研制的涡扇-8型发动机装在波音-707上进行了飞行试验,实现了中国在大型商用涡扇发动机上“零的突破”。

       中国运十客舱按经济舱布置是178座,混合级布置124座,最大起飞重量110吨,最大巡航速度974公里/小时,实用升限高达12000米,最大航程8300公里,与波音707是同一量级,但不是波音707的翻版。

大鹏的飞行

         请您务必记住以下几个重要的飞行时间点。

         从1980年10月至1984年6月,运-10先后转场试飞北京、合肥、哈尔滨、乌 鲁 木 齐、广州、昆明、成都等地,7次成功飞抵西 藏 拉 萨

         1981年12月8日,运-10首次转场北京,做飞行表演。

         1983年4月25日,运-10转场试飞到哈尔滨,航程1840公里。

         1983年11月4日,运-10进行了最大起飞重量110吨,商载15吨,航程3680公里转场乌 鲁 木 齐的长途试飞。

         1983年12月23日,运-10转场广州,为外贸公司运送了13吨出口商品。

         1983年12月29日,运-10从广州转场至海拔1900米的昆明,当时正值大雪天气,运-10经受了气候变化的严峻考验。

         1984年1月31日,运-10首次从成都飞到海拔3540米的拉 萨市,此后又连续六次带商载进藏。

运十英雄——总设计师

        马凤山(1929年5月8日--1990年4月24日)生于江苏无锡,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飞机总设计师,是杰出的技术领导和科技专家。他热爱航空事业,矢志航空报国,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为发展中国军民用飞机特别是大型民用飞机,呕心沥血,无私奉献,鞠躬尽瘁,建立了不朽功绩。


运十英雄总设计师马凤山研究员

运十坠落

      由于经费原因,研制工作难以继续进行,1982年起运-10研制基本停顿。1986年财政部否决3000万元人民币研制费用预算,运-10飞机研制计划彻底终止。令国人辉煌的运十实际上伴随着当时的政治遗留问题和当时民航局某位局长接受美国人的贿赂而强制下马,以失败而告终。这是令我们国人痛心疾首的事。

       运十飞机下马后停在上海飞机制造厂的大院里默默的向参观者诉说着她过去的辉煌和荣耀,同时告诫我们应定要完成国人赋予我们的“大飞机梦”。


游客参观运十飞机

峰回路转——ARJ21和C919的研制

      2008年5月11日,中国航空界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上海成立。中国商飞是实施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主体,也是统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发展、实现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主要从事民用飞机及相关产品的科研、生产、试验试飞,从事民用飞机销售及服务、租赁和运营等相关业务。中国商飞公司下辖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商飞客户服务中心(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商飞北京研究中心(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中国商飞基础能力中心(上海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商飞新闻中心(上海《大飞机》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商飞四川分公司、中国商飞美国公司等成员单位,在北京、美国洛杉矶、法国巴黎设有北京办事处、美国办事处、欧洲办事处等办事机构,在上海设立金融服务中心。中国商飞公司参股成都航空有限公司和浦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中国商飞研制的飞机支线客机ARJ21-700,已经获得国内适航取证,并且交付运营商。

         中国商飞研制的大型窄体客机C919已经完成了总装下线,计划2016年年底首飞。

        2010年1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中国商飞时在上海飞机制造厂所大声疾呼:“生产中国自主产权的大飞机,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

         2014年5月24日习近平视察中国商飞时指示要把“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卖国主义逻辑倒过来。习总对中国大飞机在八十年代初被摧毁的历史十分清楚和痛心。他叮嘱企业负责人:“中国大飞机事业万里长征走了又一步,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大飞机。”

         中国航空人迎来的真正的航空事业大发展!

来源:风流知音
疲劳航空电子材料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2-09-02
最近编辑:1年前
风流知音
博士 专注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固体...
获赞 123粉丝 75文章 256课程 2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