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刘沛清:湍涡的多尺度讨论

2年前浏览2885

湍涡的多尺度讨论

纪念黄永念先生

撰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沛清教授   主编:一溪清泉



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教授,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副主任黄永念,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7月31日晨去世,享年77岁。

刘沛清教授为了纪念黄永念教授,深夜撰稿至凌晨三点,并以此文纪念黄永念先生。


湍涡的多尺度结构          
  

湍流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复杂流动现象,从1880年英国科学家雷诺完成圆管层流转捩试验以来,至今湍流的许多基本问题未得到解决。但经过136年的探索,人们对湍流的研究已取得相当大的成就。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和现代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湍流的认知早已从简单的时均流层次深入到不同尺度的湍涡结构层次。自从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随着湍流拟序结构的发现,普遍认为:湍流并不是完全由小尺度涡的随机性决定的,而是存在大尺度涡的拟序结构。湍流实际上是一个由不同尺度、不同频率涡体构成的复杂流动现象,其最大涡的尺度与流动区域特征尺寸同量级,最小涡的尺度与流体的粘性尺度相当,这就使的湍流成为多尺度的复杂流动现象。在流体的运动过程中,不同尺度的湍涡相互作用并演化,既存在随机的小尺度涡也存在大尺度涡的拟序结构。

梵高于1889年创作的《星空》传世名作(多尺度涡) 文森特·威廉·梵(VincentWillem van Gogh,1853年~1890年),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大气湍流中的拟序结构

湍急水流中的拟序结构

湍涡尺度的演变特征                

             

在湍流的发展过程中,湍涡尺度不仅变幅宽,而且是随时间从大尺度涡到小尺度涡不断演变的,这种尺度演变有可能是渐变的,也有可能是突变的。譬如1922年英国气象学家理查森(L.F.Richardson,1881~1953年)就提出了一种湍涡尺度演变的渐变理论,即湍流的能量串级理论。该理论表明:大尺度涡通过湍动剪切从时均流动中获取能量,然后再通过粘性耗散和色散过程,这些大尺度涡不断分裂成不同小尺度涡,并在涡体的分裂破碎过程中将能量逐级传给更小尺度涡,直至达到粘性耗散为止。


湍涡的串级观点


               

但湍涡尺度的演变有无突变的?这个问题是乎一直未见报道过。最近作者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空气动力学研究室的拖曳水槽中,通过反复对机翼尾涡衰变过程的观察表明:在机翼尾涡的衰变过程中,相对稳定、衰变比较缓慢的是大尺度涡和小尺度涡,而中等尺度涡演变较快,几乎看不到一个尺度演变的渐变过程。具体分为三个阶段:(1)大尺度涡缓慢衰变期,在这个时期大尺度涡主要受到对流和扩散的作用,耗散作用较弱,处于大尺度涡相互诱导和卷绕的过程,衰变比较缓慢;(2)中等尺度涡的快速演变期,实验中可看到只有在大尺度涡无法维持以致快速破碎时,才会出现中等尺度涡的演变过程,整个过程中所占时段最短, 属于快速衰变期;(3)小尺度涡耗散期,属于湍流衰变后期。在这个时期,小尺度涡主要受到粘性扩散和耗散作用,对流作用很弱,属于小尺度涡缓慢耗散期,整个过程所占时段较长,湍涡的能量主要在这一级尺度涡中被粘性耗散掉。

大尺度涡(两个同向涡与一个近壁涡的卷绕,对流和扩散的行为为主)

中等尺度的涡(大涡快速破碎,出现中等尺度涡的过渡情况)

小尺度涡(湍流衰变期,粘性扩散和耗散的作用为主)

湍涡的大、小尺度量级                

             

湍涡尺度的变幅虽然很宽,但对于稳态的湍流结构,常常是大尺度涡和小尺度涡起控制作用,前者对湍涡起产生作用,后者对湍涡起耗散作用。因此在湍流模式建立中,并不是所有尺度的湍涡都需要模化,而是只模化对动力学方程起控制作用的那些尺度的湍涡结构。为此,人们特别关注两种尺度的涡,一种是与时均流动发生相互作用的大尺度涡结构(large eddies),这类涡通过与时均剪切运动的作用,从时均流动能中源源不断地提取能量以维持湍流的脉动运动。另一种尺度的涡是耗散涡结构(dissipative eddies),这类涡尺度很小,它们通过粘性起耗散湍流脉动动能的作用。这些耗散涡也被认为是维持湍流宏观运动的最小尺度的涡,因为更小尺度的湍涡在强粘性耗散的作用下不可能持续维持。

对于大尺度湍涡,长度尺度可用积分尺度表征,因为积分尺度表征了一个脉动速度强相关性的区域,用lt表征这个积分尺度,用单位质量的湍动动能K的开方根表征速度尺度,即Vt=sqrt(k),这类尺度的大涡也被称为载能涡(energy containing eddies)。对于耗散尺度的涡,柯尔莫哥洛夫认为它们的长度尺度和速度尺度由流体运动粘性系数ν和湍动能耗散率ε决定。在耗散涡尺度下,假设长度尺度为η,速度尺度为v,因受粘性限制,认为质点脉动的惯性力与粘性力同量级,即


通过量纲分析,得到


其中,τ为耗散涡的时间尺度,这些尺度也被称为柯尔莫哥洛夫微尺度。湍动能耗散率ε用微尺度表达为

现在考察大尺度与微尺度之间关系。根据湍动能输运方程

在剪切湍流中,处于局部平衡状态的湍流,要维持湍动能不衰减,在量级上应有

估计,雷诺应力主要由大尺度涡决定,则。时均速度梯度与大尺度涡相互作用得到湍动能产生项,因此时均速度梯度可用大涡尺度来表征。即

这样,在此情况下湍动能的耗散率ε用大涡尺度可表达为

现将ε的大涡尺度表达式代入柯尔莫哥洛夫微尺度中,可以获得大涡长度尺度与小涡长度尺度之间的关系为

式中,Ret为由载能涡尺度表征的湍流雷诺数。同样,大涡速度尺度与小涡速度尺度的关系为

由此表明,大涡和小涡尺度之比是Ret函数,随着Ret的增大,它们之间的尺度宽度更大。

对于脉动速度梯度的尺度,根据湍动能耗散率的定义

脉动速度梯度的尺度可表示为

由此表明,脉动速度梯度可以由柯尔莫哥洛夫微尺度表征,这个与湍动能由小尺度涡耗散的概念是一致,这说明在耗散率中出现的脉动速度梯度是由小尺度涡决定的。根据上面分析,可得到脉动速度梯度与时均速度梯度量级表达式为

为了说明上述尺度的关系,如设Vt=1.46m/s,取不同lt值计算的各尺度关系如表1所示。由表1说明,最小涡的尺度大于保持空气连续流的最小宏观尺度1μm,说明湍流满足连续性条件,湍流是质点宏观运动的结果。而且随着尺度的减小,耗散率迅速增大,如下图所示。如果取耗散涡最小的长度尺度(保持连续性要求)η=1μm,由ηv/ν=1,得到耗散涡最大速度尺度v=14.6m/s,最大耗散率ε=3.1×109 m2/s3。

表1   大尺度与小尺度量级关系

载能涡长度尺度(微米)

载能涡

速度尺度

(m/s)

湍动Ret数

耗散涡

长度尺度

(微米)

耗散涡

速度尺度

(m/s)

湍动能耗散率

(m2/s3)

10000

1.46

1000

56.0

0.26

311

1000

1.46

100

31.6

0.46

3112

100

1.46

10

17.8

0.82

31121

10

1.46

1

10.0

1.46

311214




1.0

14.6

3112136000

载能涡尺度与耗散涡尺度关系(Vt=1.46m/s

载能涡尺度与耗散率ε关系(Vt=1.46m/s)

黄永念教授简介

黄永念教授1939年4月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常州,流体力学家。他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跟随周培源教授攻读研究生。1972年开始在北京大学任教,1978—1980年作为首批赴美学者在麻省理工学院林家翘先生处访问。1991年晋升教授,1993年任博士生导师。他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力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力学会副理事长、《力学学报》副主编,《力学进展》和《非线性动力学学报》常务编委等职务。1997年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02年获第三届周培源力学奖。

黄永念教授从事湍流理论,非线性科学和应用数学研究工作近50年。他长期与周培源教授合作,创立并完成了独具特色的湍流旋涡结构统计理论。他在非线性科学研究方面提出了一种寻找离散系统周期轨道的代数分析法;在拉格朗日湍流研究方面发现了双环涡混沌流形结构;在应用数学研究方面提出了特征张量的概念,给出了计算线性常微分方程组的一个显式解,并为理性力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永念教授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曾先后开设“湍流与稳定性”,“摄动理论”,“分叉与混沌”,“非线性动力学”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并曾协助周培源教授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学者。


黄永念教授

来源:风流知音
非线性湍流航空航天理论多尺度控制试验气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2-09-02
最近编辑:2年前
风流知音
博士 专注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固体...
获赞 123粉丝 84文章 255课程 2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