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为北京车展某工程师在现场对标
因此对竞品车的研究也是各家车企的重点工作。当然现在很多第三方公司也在做竞品分析的工作,在国外热门车型出来后,第一时间拿到后进行分析,以至于现在很多造车新势力,为了节省研发周期,这部分工作直接找的这些公司去做的。
下面我们就谈谈在竞品车分析时一般都对标的哪些内容。
一 基本参数
首先最基础的工作就是竞品车型的基本参数的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尺寸类:长、宽、高、空半满质量、轴距、轮距等
• 四轮参数:外倾角、主销内倾角、前束角、主销后倾角
四轮定位参数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前轮定位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四个参数。后轮定位包括后轮外倾角、后轮前束角。各个参数的作用就不在这多阐述了。
• 底盘各系统基础信息:
前后悬架形式
转向系统:转弯半径、内外轮最大转角、齿条行程、最小转弯半径、转向器型式等
制动系统:制动距离、制动器型式等
车轮:轮胎规格、车轮半径、轮毂型号、充气压力等
• 动力型式:电池规格、电机参数、转速、输出功率、最高车速、驱动形式等
• 其他一些参数:接近角、离去角、最小离地间隙等。
二 客观测试
1) 质心位置及转动惯量测试
质心位置是设计开发的基础之一。转动惯量是车辆性能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此两项一般都会随着K&C一起测试。现在新能源车型由于电池一般布置在车辆底部,所以导致质心高度较低。
2) K&C测试
K(Kinematic)特性、C(Compliance)特性。K特性指的是悬架的运动学特性,主要是运动件引起的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C特性主要是悬架的弹性特性,在受外力时,弹性件的变形引起的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这些也为悬架性能指标设定提供了依据。测试的工况一般为:平行轮跳、反向轮跳、同向侧向力、反向侧向力、纵向力、同向回正力矩、反向回正力矩、转向工况、侧倾工况。
3) 转向性能测试
转向性能是主动安全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主要采用下面几种类型的转向系统: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线控转向系统。一般评价的指标主要有:灵敏度、转向轻便等。
三 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客观测试
1)此项测试是目标设计中最主要的基础之一。一般有稳态回转、转向盘角阶跃输入、转向盘角脉冲输入、蛇形试验、正弦输入、中间位置转向、低速转向回正、直接加速制动等。ISO标准和GB标准项目略有不同,此处就不详细列出。
2)平顺性客观测试,一般在脉冲路、随机路。
四 主观评价
主观评价一般都是采用十分制,由专业的主观评价工程师对车辆的主观感受进行打分。主要包括直线行驶稳定性、转弯行驶特性、泊车工况转向特性、移线行驶、转向干扰、主要平顺性、次要平顺性、连续冲击、间歇性冲击、制动评价等。
以上就是本篇主要谈的整车级别关于性能方面竞品分析的内容。当然如果需要下一步的分析,还需要底盘各性能件的对标、以及竞品虚拟模型的搭建及分析等工作,本篇就不讨论了。欢迎大家一起学习,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