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结构工程师布置完任务,通常我都会叮嘱一句:“别急着做FEA”。
会心一笑,心领神会。这是中坚骨干,可放心。
不置可否,拔腿就走。这是急性子,盯紧些防止捅娄子。
认真听从,亦步亦趋。这是工兵,态度端正能力有限。
疑惑不解,刨根问底。这是新兵蛋子,耐心慢慢培养。
香不香,实践了才知道!
FEA方法最先由M.J.Turner和R.W.Clough在研究飞机机翼结构时提出,研究的是振动和平面应力问题,后来逐步发展应用于粱、板、壳等结构的弯曲,继而推广应用到其他领域。1956年发表在Journal of Aeronautical Sciences上的论文,”Stiffness and Deflection Analysis of Complex Structures”,被认为是FEA方法的开端;而创立Finite Element Method(FEM)这个名字的,是论文的第二作者R.W.Clough,其时任教于Berkley土木工程系。
Clough教授在结构工程领域声名远播,荣誉等身,大作DYNAMIC OF STRUCTURES是结构工程师的宝典手册,值得拥有。
虽然FEA的诞生早在20世纪50年代,但真正大规模应用于工程界,要跨越千禧年,等到50年之后的21世纪。
这个时间节点发生了什么?
1999年时候我刚开始读研究生,结构力学实验室里有一个机房,放了6台600M的工作站,配备21寸显示器,专门运行MSC.NSATRAN程序,造价不菲。那个时候会FEA的绝对是焦点所在,每当有师兄师姐上工作站操刀NASTRAN,我等小菜鸟们就扒着门往里面看,既崇敬又羡慕,盼望着自己也能早点学习这项黑科技。
世纪之交,变化很快。网络时代来临,信息快速流通,某些不可说的因素,促使FEA的应用开始迅速扩展。还有一个不大被注意但至关重要的缘由:计算机性能的飞跃。
所有的FEA结构分析,完成了前处理,提交求解的时候,计算机最终做的都是同样一件事:求解多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手算一下试试?n=2,初中生的工作;n=3,不难;n=10,好辛苦;n=100, 1000, 10^5, ……。得了吧,别想了。
换现在的计算机,这都不叫事,一秒运算数十亿次,解一个n=10^5的方程组就一眨眼的功夫。
但计算机的性能并非一直如此强悍,如果说现在的计算机运行速度快似火箭,那50年代的计算机就慢如蜗牛。FEA方法虽然问世了,但是计算机能力跟不上,工程师没有趁手的工具去求解高维矩阵。早期在工程实践中应用FEA,唯有简化一条路。
结构工程师伤透了脑筋。为了匹配计算机的运算和存贮能力,要严格控制刚度阵的维度,缩减节点数量。首先要对分析对象进行力学抽象,剔除不必要的结构,剥离出最简的力学模型;然后做刚度凝聚,3维结构化2维,2维结构化1维,缩减刚度阵的规模;必要的时候,还要把整体结构拆解,分块分段的分析。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计算机的小肚子容得下方程组的体量。
可以算很重要,算正确更重要。计算机只负责解方程,刚度阵如何得到,节点如何划分,载荷如何模拟,边界如何设置,计算机一律不关心。所以结构工程师在准备做FEA时,无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对力学模型和输入文件进行反复的纸面推演,力求一次计算完成,避免失误带来的推倒重来。要知道90年代前,计算机是非常宝贵的公共资源,工程计算需要排队预约。严格的实战洗礼,造就了工程师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而在此过程中,工程师自动解答了3个重要问题:
我如何使用FEA得到我想要的?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世道变了。在神奇的摩尔定律的支配下,个人计算机的性能终于提升到了可以处理高维矩阵方程组的水平,加上人机界面GUI日趋友好,FEA学习使用门槛大幅降低。结构工程师们喜大普奔,削尖脑袋简化模型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学习FEA不难了,黑科技秒变工兵铲。短短几年,FEA褪去了高贵的光环,变成了结构工程师的日常标配工具。很多人轻松得意的用着FEA,嘴里说“真香”,心里想“不过如此”。
Nodal Solu Top: 320MPa
Nodal Solu Middle: 207MPa
Elem Solu Top: 331MPa
把工作做好;
作者:WaveOcean 仿真秀专栏作者,超过17年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分析经验,结构工程师,项目工程师,工程经理。参与过多个船舶结构设计,深水导管架结构设计,海上重大件运输与安装,海上平台移除等项目。熟悉各种API,AISC,ABS,DNVGL等各类行业规范。
声明:原创文章,本文首发仿真秀,本文已经被授权,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欢迎分享,禁止私自转载,转载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