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Slide软件带你从入门到精通

2年前浏览4798

大家好,我是仿真秀平台的专栏作者,路基路面的小学生武博强,基于近些时间一些设计同仁的反馈,今天我们要开始新一季的从0到1了,首波主打是Slide(仅供个人学习使用,不涉及商用,支持正版)软件计算边坡稳定性带你从入门到精通,你是否希望有这样的赤平投影?

image.png

你是否希望有这样的计算报告?

image.png

你是否认为没人教就对软件无法提起兴趣,最后还是传统计算草草了事,并且计算出来的东西一知半解?那么今天我就要把我当年自己摸索过走过的弯路带大家大步踏过去,我们话不多说,先看看本期有什么内容吧。

(1)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在极限平衡法中,会着重和大家解答常见的方法的异同点,为什么规范就规定采用这种方法,我换一个方法是保守了还是激进了,让我们一起找到答案。

image.png

(2)Slide软件介绍(再次强调,支持正版,学习版仅供个人学习使用),告诉大家这款软件到底有什么魔力,为何让大家如此着迷,软件的导入导出使用,软件的基本设置等。

(3)Slide软件的模型尺寸标注和坐标点显示。这是标准计算书的标配,由于软件是英文版,有必要给大家step by step的教学。

(4)抗剪强度数据的反演分析必备—敏感性分析,基础数据如果有问题,那么用什么方法什么软件都是徒劳,所以敏感性分析很关键。反分析法实质是对岩土计算过程的反方向分析,分析思路为通过现场勘查资料宏观判断滑坡的稳定性安全系数,对试验所得或经验类比法得到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划分反算指标和被反算指标,结合《滑坡防治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由给定粘聚力c或内摩擦角φ反求另一值。以某处滑坡为例,根据试验报告,滑带土的天然工况下残余粘聚力为1.2~1.6kPa,标准差为0.16,残余内摩擦角为21.4°~22.7°,标准差为0.46;饱和工况下残余粘聚力为0.8~1.0kPa,标准差为0.09,残余内摩擦角为16.4°~16.9°,标准差为0.19。根据地震前后滑坡的初始形态以及变形情况,采用天然工况计算分析滑坡稳定性系数Fs随滑带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变化,见表:

image.png

从表中可看出,当稳定系数FS介于1.01~1.05之间时,φ值的敏感期间为[20°,22°],C值敏感期间为[0,6]kPa,但C值在本滑坡中的变化区间仅限于[0,1、2]kPa。为进一步探究抗剪强度敏感性,以滑带土的物质组成为基础,测试(室内试验)值为依据,初定C值为1kPa、φ值为22°为基准数据作3-3′剖面FS随C、φ值单值变化的敏感性关系曲线图,如图4可知,滑带土强度变化与稳定系数变化基本成线性关系,且FS值随φ值的变化显著([0.5,1.16]),C值的减少对Fs值的影响较小,在同一方差内φ值与C值的敏感程度比值约为3.2:1.Fs值随φ值的变化较C值敏感,因此,反演过程中采用C值反算φ值。

image.png

结合滑坡变形的实际情况,在天然工况和降雨工况下分别拟定稳定系数为1.05和1.03,将三组剖面通过试验确定的C值和拟定的Fs值带入式(1)反算φ值,所得反算抗剪强度值见表。

image.png

(5)边滑坡需要达到目标稳定系数所需要的抗力——回归性分析。有些软件如geo5配套不平衡推力法可以清楚的看到目标稳定系数所需要的抗力,而国外软件却没有该种方法,因此我们需要做出回归性分析。

(6)滑动面的优化设计。当我们看到边坡滑动面是一个规则圆弧的时候是否会产生疑问,实际情况是这样吗?因此我们可以对滑动面进行优化设计,将它尽可能的与实际滑动面一致。

看完以上的内容预告,大家是不是想来一探究竟呢?那我们约好6月23日周六晚上8点,我们仿真秀平台上不见不散!

试验道桥岩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2-06-27
最近编辑:2年前
博强路基路面
硕士 | 公路路基路面... 抬头看路,低头做事
获赞 84粉丝 252文章 33课程 5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