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按规范选波,专家不同意?

2年前浏览1021
超高层建筑的地震弹性(或弹塑性)时程分析,都涉及到选波。
规范对选波有特定要求,其中三项要求如下:
1)可以选三组地震波,其中两组天然波,一组人工波,此时,三组地震波时程计算结果的包络值与规范谱结果取包络。
2)也可以选七组地震波,其中五组天然波,两组人工波, 此时,七组地震波时程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与规范谱结果取包络。
3)每条地震波计算的基底剪力不能小于规范谱结果的65%,平均基底剪力不能小于规范谱结果的80%.
规范只规定了选波的大框架,但究竟是随机选,还是精挑细选,其结果可能差异较大。
过去,由于可获得的地震波数量有限,软件时程分析功能尚不够智能,大家通常都选三条波,三条波的包络值往往大于规范谱。按规范谱设计,层剪力需要放大较大。有人认为,这是技术操作层面上的浪费。
现在,大家普遍选用七条波,除顶部少数楼层,七条波的平均值一般都小于规范谱。按规范谱设计,中下部绝大多数楼层剪力都不需要放大,皆大欢喜。
前段时间,有个项目,设计方采用三条地震波,计算得出的绝大多数地震层剪力均需放大1.2~1.3倍左右,超限会上,专家建议按七条地震波计算,层剪力放大较小,结构设计更经济。
超限项目做得足够多,大家都很聪明地选择七条波,每条波基底剪力大于规范谱结果的65%,同时又小于规范谱;平均基底剪力大于规范谱的80%,同时也小于规范谱。按这种操作方式,符合“结构设计更经济”的共识。
但是,当大家都这么做,有些专家开始反对,他们认为,“每条地震波基底剪力都小于规范谱,地震波选得偏弱,这属于钻空子行为,应该至少有一两条波基底剪力大于规范谱。”
再后来,要求进一步提高,有专家认为,七条波的平均剪力也应该大于规范谱结果。
我们回顾一下,整个过程中,设计单位有违反规范吗?并没有!
那专家有没有道理?好像也有道理。因为从概率论角度讲,按规范选波,也要讲随机性,不应该精挑细选。
但精挑细选,是人性和利益使然。在有规则的情况下,总有人试图违反规则;如果违法规则成本太高,那就尽可能地钻空子。
举个例子,楼下有一家自助工作餐的店,所有菜都按重量结算,价格一样。有一次,我看到有顾客,就全打肉,不是肉菜,是从菜里面挑出肉,店家无语,也只能给他结算。
精确地钻规则或规范的空子,并不违法违规,反而可能有利可图,或者免于麻烦(相比违规)。我们永远无法禁止这种行为。
拿结构咨询为例,这么多年,我们也从很多大院、大专家、甚至甲方身上,学到了如何钻营规范及规定的空子。比如,纵横于各派规范,寻求最有利于自己的规定。
一个建设项目,从审批拿地,到报规报建,到设计开发,再到竣工验收,钻空子行为无处不在,甚至有些工作本身就是在钻空子。
同样是钻空子,有人心神不安,有人以此为荣,区别就在于我们是怎样一个人,以及对真相的理解程度。
钻空子,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常态,我们虽不能津津乐道,却也无法斤斤计较。因为一个批评钻空子行为的人,也许,下一秒,就开始(或不得不)钻空子。
这些都不要紧,最关键的是什么?最关键的,是我们要始终把握好基本面。基本面,才是我们工作生活中的主旋律,而钻空子,多数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小零食。
作为一名结构工程师,无论如何钻空子,事情的最后,我们都要问自己三个问题:我们的结构是否真的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我们是否能够为此争辩?我们是否能为此负责?这才是结构设计的基本面。

JIE 构生活,是以一名结构工程师的视角,分享他在结构设计、咨询,学习以及生活等方面的见闻及思考。旨在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进步。

科普理论建筑结构基础其他软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2-05-24
最近编辑:2年前
JIE构生活
硕士 探寻结构工程师的自由之路
获赞 35粉丝 27文章 2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