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了盾构隧道下穿城市桥梁的分析,最终呈现出的结果,基本也符合预期,但是从软件的应用上看,在建模分析的过程中,对于桩基的处理,其实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这个问题是,当我们关心新项目的实施对既有结构的附加位移影响时,桩基做为既有结构存在,历史应力造成的位移问题很难妥善处理。
一般来说,GTS NX中模拟桩基有三种方式:1)植入式梁单元。2)梁单元。3)梁单元 桩(界面)单元。
从建模角度来看,“植入式梁单元”不需要考虑桩基和周围土体单元的耦合,所以建模最省力。“梁单元”需要考虑耦合,所以建模需首先执行“自动印刻”命令,然后在划分实体时,做为内部线一并划分,以达到耦合的目的。而“梁单元 桩(界面)单元”在建模时梁单元也无需与土体单元耦合,但在划分好的梁单元上,需附加界面单元。
从适用条件来看,“植入式梁单元”适合一些埋入式杆件结构,例如管棚,隔离桩,或不做为主要分析对象的杆件结构的简化建模。“梁单元”则可以模拟通常意义上符合梁的受力特性的杆件结构,而对是否出露于土体没有要求。只要受力特性符合,皆可以用梁单元,除常用于模拟桩基之外,其它形式的杆件结构也无限制。比如隧道荷载结构法对二衬的受力分析,通常就选择梁单元。建筑物桩基,边坡抗滑桩,通常也是用梁单元模拟。“梁单元 桩(界面)单元”适用对象比较单一,通常只用于桩基的模拟,属于考虑桩土摩擦的完整建模方式,例如摩擦桩、端承桩,完整的模拟方式一般都要借助桩界面单元来实现。
从模拟效果上来看,“植入式梁单元”和“梁单元”在模拟桩基时,得到的桩身内力通常不连续,在节点位置存在突变,也不能查看桩土摩擦力。“梁单元 桩(界面)单元”的模拟方式得到的内力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且可以查看桩土摩擦力。
在以上背景下,回到最初的问题:“桩基做为既有结构存在时,历史应力造成的位移问题很难妥善处理”。当桩基做为既有结构存在于模型中时,往往自身已经发生的既有位移不考虑,也即历史遗留问题,在新项目实施时不纳入考虑范围,分析所考虑的位移只有新项目施工产生的新增位移。此时需要用到软件提供的“位移清零”功能。
但是该功能的设定是,只能对“弹性范围内的位移实现清零”,当模型中存在非线性变形或单元时,例如边坡工程中由于地层中的偏应力产生的位移,或我们在前文所述的盾构隧道下穿既有结构桩基使用了桩“界面”单元时,位移清零是无法实现的。
所以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
从“仅考虑新增的附加位移”的角度,需要实现“位移清零”,此时需要用“植入式单元”或“梁单元”来模拟。但忽略掉桩基内力的问题,“植入式单元”和“梁单元”的位移结果差别不大,但通常在此类模型中得到的桥梁墩顶的结果是隆起的,这个结果在很多实际项目中都被认为是不合理的结果。此时可以实现位移清零,但是对于我们关心的既有桥梁的墩顶位移,得到的分析结果不合理。
而如果使用“梁 (界面)单元”来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趋势是合理的。但是明显可见,在开挖伊始,开挖距离桥墩尚远的时候,墩顶就已经产生了5.230mm的沉降。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这个突然发生的沉降,就是未被“清零”掉的既有结构的位移。从下图可见,位移清零后的空阶段,墩顶依旧产生了6.405mm的沉降。
所以,从结果趋势的合理性上考虑,我们分析时,应该考虑使用“梁 桩(界面)单元”来模拟,但是从功能实现上来看,存在桩(界面)时,“位移清零”无法消除历史应力产生的位移影响,这又为我们的分析带来不便。
综上,其实没有既轻巧又简便的模拟方式。但综合分析效果来看,遇到类似项目时,我们优先考虑的,仍旧应该是“梁 桩(界面)单元”来模拟桥梁或建筑物的桩基。只是在分析工况设定和最终的数据处理时,需要一些技巧。
首先,分析工况设定时,需要设置“无干扰的初始阶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空阶段,以此获得开挖前既有应力场造成的已经存在的位移。我的处理方式通常如下:
按照此施工阶段进行设置,程序输出0阶段的结果,最后的数据处理时,各施工阶段结果-0阶段结果,即为新项目实施的附加位移结果了。从数据结果上可见,桥墩经历了先隆起后沉降的过程,即盾构未到达时,呈现隆起的效果,但是盾构逐步靠近并穿越时,体现了持续的沉降结果。
不过要注意的是,数据处理我们虽然可以用此方式来进行。但是获得云图结果,仍旧是带有初始位移的,也即,云图结果其实是桥梁存在的累积位移,如果需要得到新增位移结果,需要使用软件中的结果处理命令进行云图结果的计算。这个功能就留给各位去探索了。
看到的结尾的都是真爱,所以附赠一个建模时的小秘密:使用“梁 桩(界面)单元”来模拟桩基时,用于模拟桩基的几何线,是不能做“自动印刻”的。否则虽然可以正常建模,但是得到的模型,在梁单元和桩(界面)单元激活时,模型通常是不收敛的~(想不到吧~遇界面时的不收敛,不一定是因为界面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