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工程师的未来之眼-疲劳计算,Fesafe焊缝疲劳计算竟如此简单

5天前浏览6422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本文介绍了有限元疲劳分析软件Fesafe的重要性及其在行业中的应用。文章通过分享一个小案例展示了Fesafe的基本操作流程,并强调了学习和掌握软件操作的重要性。同时,文章也提到了其他疲劳计算软件的优势和特点,强调了竞争对于软件改进的动力。最后,作者鼓励读者通过仿真秀APP等平台继续深入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

对于广大CAE有限元工程师来说,强度计算大家都不陌生,与之相对应的疲劳强度计算,却有很多初级工程师没有涉及到。如果说强度计算是工程师手中的刀剑,疲劳计算就是工程师手中的天眼!刀剑可以解决近处的现实问题,天眼则可以看到未来的敌人。

在远处的那个敌人,不是空间的远处,而是时间的远处,我们面对的敌人,也潜藏隐蔽在时间洪流之中,不经意间造成的漩涡,就可以轻松破坏强大的钢铁结构部件!
想在洪流之中抽丝剥茧,找到疲劳损伤的隐形杀手,光靠经验丰富显然远远不够,还需要强大的未来发现之眼:疲劳分析软件!可以说,疲劳强度计算,已经越来越成为CAE工程师必须具备的标准技能之一。

一、疲劳计算的重要性,对于设计工程而言不言自明

解决极限强度问题,方法多种多样,已经形成了行业通识,解决疲劳强度问题,却不哪么好说明白,甚至很多计算工程师对于疲劳理论的真实性都有怀疑态度
怀疑人生可以,但是不能怀疑疲劳计算理论和程序,因为怀疑完,还要继续使用这套理论和方法。往小了说,这叫说一套做一套,往大了说,这就是人格分裂的特征!

经常有媒体报道,据统计,咱社会上有多少多少神经病患者,有多少多少抑郁症患者。这种假新闻多,一个明显的效果是身边声称自己抑郁症的人明显增多,甚至有很多学生自称是抑郁症要挟老师不能给自己挂科,不然抑郁症发作就会跳楼!
开什么玩笑啊?拿抑郁症要挟老师?不想混了吧?顶多给你61分!看你还张狂不张狂!
扯的有点远了,赶紧往回拉一拉,倒不是因为怕跑题,主要是怕有人咨询我如何证明自己有抑郁症!毕竟有需求就有市场吗!
说起疲劳分析,这个历史的起源还是起源于风电行业呢!虽然风电行业只有不到一百年的历史,疲劳试验和理论却有二百年历史了,但是抱大腿属于技术活,只要技术达标,总有方法实现。
据说,最先发现疲劳问题的设备是荷兰大风车,使用金属部件制作的大风车,怎么小风吹了还不到半年就坏了呢?按照金属的极限强度理论,这个应力还差着一大截呢?(金属强度理论的大腿更粗,不知道能不能也抱一下?)赶紧分析研究一下吧,原来在小于极限强度应力的载荷下,多次循环加载也能造成破坏损伤!

当然,也有人说疲劳现象是发现于采矿行业,我们大可以假装无视这个事实。

随着极限强度软件操作的简单化和可视化,有限元计算行业的门槛越来越低,别说相关的机械土木专业人员可以轻松学会,就连农民工也可以抢CAE工程师的饭碗了!

纳尼?咱科班出身就这个档次了?说个事实,目前有很多培训机构培训软件的网格划分,高中毕业就可以学习,学会了可以去给科研单位画网格,重点来了!按天或者网格数目计费!
任何人都有接受再教育的权利,但是民工的打工方式实在寒了我们的心!不进步就是退步,在知识爆炸时代,这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作为学校的学生也好,刚刚进入社会的初级工程师也好,都要把终生学习作为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之一。为什么没包括有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呢?因为这个道理他们都自己参悟出来了呗!
当然,也有可能是老油条太油滑了。


学什么?靠多学几个有限元通用软件或者疲劳计算软件就行了?
当然不是!任何软件的操作学习都是基础性学习,在大规模培训面前,没有任何软件操作可以成为行业准入壁垒。在学会软件操作的基础之上,学会如何解决现实问题才是职业发展的王道,才能让自己在职场发展之中立于有利位置。
青鸟培训的广告做的很诱人,只要来青鸟学习JAVA编程,就能成功进入IT精英行业,成为人生赢家!这样的广告你信吗?大多数人肯定是不信的,但是有人信啊,无数梦想多金工作的有志青年就是奔着光鲜的工作才交的培训费。
他们忽略了一个基本道理,软件操作不等于工作技能!结局大概也不会美好。
80后应该记得初中时代的“虎振”技校,90后一定对“蓝翔”不陌生。现实中无数的翻版正在上演。
我认识一个人,本科学的机械,工作一直没有什么发展,晃荡晃荡就三十了,职业生涯依然没有什么发展,挣着仅够基本生活的工资!果断转型,学习编程,如今居然进入了互联网龙头企业!工资也实现了翻三倍!简直是励志故事的标杆样本!
所以,关键看人,不同人走一样的路,结局会不一样。
当然,翻了三倍工资还是买不起北京的房子,这个故事从另一个角度讲,结局可能也不美好。
学习软件只是前提,后期的发展还是要靠个人的。当然,如果软件都不学,那就更没希望了。
学习是投入最少,收益最大的事情!而且收益是终身性的!
说回咱有限元学习,疲劳分析软件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目前国内比较通用的有限元疲劳软件主要有两款,ncode和Fesafe,功能差不多,计算结果对比ncode会稍微大一点。不同行业使用的软件不太一样,但是其基础理论和计算算法基本相一致,大家可以有选择的学习一款。
Fesafe是一款高级疲劳耐久性分析和信号处理的软件,它是多轴疲劳分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算法先进,功能全面细致,是世界公认精度较高的疲劳分析软件。

Fesafe进入国内时间较早,ANSYS没有收购ncode时,国内ANSYS代理公司同期推广的就是Fesafe软件,具有很广的行业应用。使用也比较方便,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二、Fesafe 疲劳计算的工作流程

给大家展示一个Fesafe的小案例,大家就会发现,原理所谓的疲劳计算也不神秘吗。
1、打开软件

2、导入有限元计算模型


3、选择合适的导入单位


4、添加载荷

5、定义材料

6、设置循环次数

7、计算

8、完成 

出现这个界面的时候,就大功告成!提醒一下大家,使用疲劳软件计算时,很容易因为操作失误或者数据问题出现错误或者警告信息。需要大家更多的练习操作和认真处理数据。
和大家分享了一下Fesafe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操作还是很简单的。当然,如果遇见复杂问题,其软件的设置要麻烦一点,但是也有很多看似很复杂的计算,其实操作起来竟如此简单,比如焊缝疲劳计算。

三、Fesafe焊缝疲劳操作难不?

焊缝疲劳Fesafe有一个专门的模块,但是如果不考虑焊点焊缝参数的情况下,其计算和普通疲劳计算差距并不大。区别就是选择算法的时候需要选择对应的算法。
焊趾部分要单独建立一个集 合,选择BS5400算法,同时设置好焊缝类型和设计标准就行了,如图所示。


其实焊缝疲劳计算还是很复杂的一个事情,主要设计与评估标准就有三个。英国钢结构疲劳设计与评估标准(BS7608:1993)、国际焊接学会标准标准(IIW)、美国AAR货车结构疲劳设计标准(BS7608:1993),三个标准应用行业略有区别,淘 宝上也都能买到相关标准。但是指望买个标准就能万事大吉,技能爆棚,这当然是不现实的。
我有一个英文的国际焊接学会标准标准(IIW),里边没有介绍计算的内容,都是些偏向理论的计算公式、图示、图表之类的东西,只能作为参考用,实际计算还真指望不上。三个标准,为啥只有一个英文的呢?贵啊!!!大家想想国内的规范标准是什么概念,只有一些范范的概念而已,却要几百元一份电子版!想想不值的,也就没买。
当然,想要这份英文版标准的朋友们,可以联系我们,作者免费分享,请识别上方二维码,回复 【Fesafe资料】 。即可得到以下资料
其他疲劳计算软件,也各有各的优势和特点。对于使用者来说,最好的态势是三到四种软互相竞争,两款软件占据主导地位,有竞争才有改进动力,出现垄断后,公司就只想着赚钱了。

漫谈的有点多了,想继续了解多一点的内容,可以去仿真秀APP看看(点击文章末尾的阅读原文即可体验),相信不会让大家失望的。不管是收费内容还是免费内容,都挺丰富的,可以作为大家长期学习的知识来源。

作者:孙一凡老师 仿真秀APP专栏作者

声明:原创文章,首发仿真秀公 众号(ID:fangzhenxiu2018),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欢迎分享,禁止私自转载,转载请联系我们。

Fe-Safe疲劳新能源风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19-09-13
最近编辑:5天前
孙一凡仿真
博士 | 发电设备高级... 专注工程应用技术研究
获赞 307粉丝 3190文章 24课程 36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5条评论
ANSA攻城狮
用编程解放双手
3年前
怎么进群呀
回复 1条回复
林子轩
签名征集中
4年前
Fesafe资料
回复 1条回复
问渠哪得清如许
签名征集中
4年前
回复
masson
签名征集中
4年前
受益匪浅 谢谢老师
回复
YX
签名征集中
4年前
不断学习是通往幸福的道路
回复 1条回复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