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2月15日19时(今晚),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博导王学滨老师将在#2021RFPA学术系列讲座#主讲的《自主开发连续-非连续方法的10年历程及应用》将在仿真秀官网和APP首播,支持反复回看,感兴趣的朋友请提请报名。详情安排见后文:
王学滨,男,黑龙江双鸭山人,九三学社阜新市第九届委员会文化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兼 职教授,东北大学兼 职教授,山东科技大学兼 职博导、硕导,中国数字仿真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兼 职副秘书长,岩体物理数学模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科学传播专家,中国CAE工程技术分析年会分论坛主席,《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等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项目20余项,发表第1、2作者SCI 论文40余篇、EI论文 12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第1著者专著3部,博士论文被评为省优秀博士论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论文,获得了数字仿真科技奖(杰出贡献奖)、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银奖、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优秀教师奖、省学风建设典型等奖励和荣誉,入选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第一层次),阜新市玛瑙协会理事,出版诗集《导师不易》。
致力于岩土材料破坏和稳定性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提出了局部破坏岩石试样拉-压-剪统一失稳判据,其只取决于四种因素,即两种尺寸和两种模量。提出了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化的空间局部化机理:分区破裂化是空间应变局部化现象,只是观察的视角不同而已。提出了非均匀应变场精细光学测量方法,对于局部化带的倾角、宽度和间距等都提出了相应的测量方法。
历时10余年,自主开发了拉格朗日元与离散元耦合连续-非连续方法,并形成了岩层运动GPU并行计算系统,适于研究采动条件下包含或不包含断层采场模型的岩层运动,例如,岩层的变形、开裂、离层、破断和冒落等,还适于研究多种载荷条件(静水压力和冲击波等)下巷道围岩模型的破坏,例如,围岩开裂和坍塌以及岩块弹射等。该系统适于模拟连续介质向非连续介质转化和非连续介质的进一步演化,尤其适于研究矿山岩石力学问题,具有需要参数少且这些参数容易获取的特点。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