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楼盖舒适度判别的深度解析

3年前浏览3428

0 题记

2015年的时候,本人曾发表一篇关于人行激励楼盖舒适度方法的研究论文。当时,大概查阅了三四十篇相关论文。距今为止,三年过去了,在这期间,我陆陆续续又看过一二十个楼盖舒适度的研究报告,包括超限报告中的专项分析,自己也写了七八个项目的舒适度分析报告和咨询报告。这篇文章,把我对这个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盘托出,希望能为大家带来新的启发。

1 标准与限值

说到楼盖舒适度判别,你一定首先想到“不小于3Hz”这个论断。如果仔细查过规范,下面这个表格可能会有印象。

图片

没错,不同规范,对舒适度的频率判别其实是有差异的。比如:

《广东省高规》中,就明确了“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竖向频率不宜小于4Hz”,对轻钢楼盖,甚至要求“不宜小于8Hz”。

大家知道,《广东省高规》的设计标准一向是比较宽松的,这次是什么情况,为何更严了呢?

其实,对楼盖舒适度判别来说,不小于3HZ,从来就不是一条金科玉律

核心指标是什么呢?振动加速度!

加速度会让人感觉不舒服,所以加速度才是舒适度的关键指标(非唯一)。说到加速度,你可能还想到,结构顶点风振加速度,没错,此处的加速度也是用来判断舒适度的。

采用加速度判别舒适度,应该说是更合理的。

那我们念念不忘的3HZ,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是这样的:

人行走的频率呢,大概在1.6Hz~2.5Hz,如果楼盖竖向振动频率大于3Hz,就可以避开人行走的频率,也就避免了共振,一般情况下,振动加速度就不会太大,舒适度基本没问题,所以,就定了3Hz。

但是,牛顿早就告诉过我们,加速度不只是和力有关,还和质量有关呀。大于3Hz,人行的激励力可能不会很大,但如果楼盖质量比较轻的话,算出来的加速度可能还是比较大,大到让人不爽。这就是轻质楼盖的振动频率限值会更高的原因。

放下对3Hz的执念,我们得重新找个根据,只破不立的工程师,不是好工程师呀。请看下图。

图片

这张图非常流行,我们在很多论文中都可以看到,它是美国技术应用委员会ATC提出的竖向加速度限值标准。

这张图,大家都可以看得很清楚了,对商场、餐厅、舞厅、室内天桥等的最小加速度限值为0.15m/s2; 而对有节奏运动的室外天桥、操场等,最小加速度限值为0.5m/s2. 如果你要坚定地执行国家标准,《高规》表3.7.7也可以提供设计依据。

图片

从上面的图和表,可以看出,舒适度判别,加速度也是一个关键指标。而且,ATC认为,结构振动频率为4Hz~8Hz时,人最敏感,所以加速度限值最小。当我们把结构刚度往上提的时候,频率是上去了,但不要忘了,加速度限值可能却降低了。

说到舒适度,我们一定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

舒适度,本质是人的感受,其判别是比较唯心的。

男女老少,东方西方,高矮胖瘦的人,其感受一定是有差异的,大家不能太较真。比如,上次登录深圳的山竹台风,同一个楼层的人,有的人可以平心静气地读书写作,而有的人,则感觉头晕胸闷,惶惶不可终日。

对舒适度的判别标准,我们要记住,这是概率统计得来的结果。

说完标准与限值,我们就要看看人行激励是怎么算的?

2 人行激励

人行激励有很多种算法,本质上大同小异,在此,我们仅谈最通用的IABSE行走模型。

图片

人行激励的波动部分由三个sin函数组成,第一个sin函数的权重为0.4左右,频率即为人行频率fv,后两个sin函数的权重分别为0.1,频率分别为2fv和3fv。

以fv=2.0Hz,G=0.70kN为例,连续行走竖向人行激励时程曲线如下图:

图片

按上述曲线进行加载的话,人行激励的频率构成就是三个,fv、2fv、3fv,做频谱分析的话,我们也就是看到这三个点。

想想看,如果结构竖向振动频率为2.0Hz,恰好按fv=2.0的人行激励加载,意味着什么呢?共振!而且是在人行激励的首阶就发生了共振,计算出来的加速度可能很大。按单自由度来推演,当阻尼比为0.02时,动力放大系数可达25X0.4=10。

如果把结构竖向振动频率调到3.0Hz呢,恭喜你,这个问题可能得到了解决,计算出来的加速度或许可以满足要求。

那结构竖向振动频率为4.0Hz就更没问题啦?

不一定哦。如果还是按fv=2.0Hz的人行激励加载,人行激励的第二阶分量(4.0Hz)刚好与结构发生共振,计算加速度可能还是很大,甚至大于3.0Hz对应结构的最大加速度。仍按0.02阻尼比的单自由度体系为例,此时,动力放大系数为:25X0.1=2.5。

在我计算异型钢楼梯的过程中,频频出现如上所述的问题。

当我们把现实世界,简化为理想的计算模型时,一不小心,理想主义就会为我们带来灾难。

我们讲了舒适度的判别标准(output),人行激励(input),接下来该说说我们的model了。

3 计算模型

不同于承载力极限状态的结构静力、动力分析,人行激励作用下结构的舒适度计算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范畴,自然有其特殊性。

3.1 阻尼比选取

在结构动力计算中,阻尼比往往是一个关键参数,在做钢结构常规设计时,阻尼比可取为0.04。如果舒适度计算时,还取为0.04,是会被人质疑的。参考中国标准,舒适度计算,阻尼比可按下表取值。

图片

3.2 组合楼盖的模拟

使用有限元软件模拟组合楼盖时,混凝土楼盖和钢梁的默认连接(中对中)一般不符合实际情况,以SAP2000为例,需要通过插入点偏移操作考虑组合梁作用,或者通过梁刚度放大系数近似考虑。

3.3 边界约束条件

由于人行激励作用下,由楼板振动引起的节点位移和变形较小,大多数情况下甚至不足以克服静摩擦,当钢梁采用铰接连接时,梁端也可模拟为刚接。关于这一条,我在《结构设计中的“相对性”》中曾有提及,具体是否执行,自己看着办吧。

3.4 弹性模量修正

参考《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steel design guide series II:floor vibrations due to human activity》,人行激励属于动载荷,因此对于混凝土楼板的材料本构可以考虑其应变率效应,对静态弹性模量乘以动态放大系数,弹性模量放大系数取1.35.实际操作会相对麻烦,大部分人都不会执行这条。

3.5 质量源取值

在常规设计中,质量源一般取为1.0恒 0.5活。假如我们要计算一个人行桥,活载取为4.0kPa,活载的一半即为2.0kPa。这是什么概念呢?

相当于每平米站立三个70kg体重的成年人(或未成年人).

如果是这种情况,人还走得动吗?

如果都走不动(或者走得很慢),动力荷载也就微乎其微了。退一步讲,可以走得动,而且也确实出现了0.5m/s2的振动加速度。

人会不爽吗?当然会不爽!

但是不爽的原因是拥挤、嘈杂、汗臭味与香水味混杂的怪味、以及对上班迟到的担心、下班回家的焦灼吧,这种情况下,谁还会苛责桥面的微小振动呢?谁又有心思去感受桥面的微小振动呢?

总而言之,不同于承载力设计工况,舒适度计算时,恒载和活载都不宜人为放大,应该尽量符合正常使用这个工况,至于取多少才算符合正常使用工况,大家商量着办吧。

3.6 最大加速度取值

很多工程师,得到加速度时程曲线后,直接挑曲线中加速度最大值和加速度限值比较,发现,果然不满足限值标准,告知甲方,要求提高结构刚度。在我看来,这是新手的做法。老手不会这么干,老手只看加速度时程曲线中稳态部分的最大值,因为瞬态曲线对舒适度判别是没有意义的。

4 结论

楼盖舒适度的判别指标应该是振动加速度,竖向振动频率不小于3Hz的说法仅是经验性判断,不够可靠。对较重的结构,即使竖向振动频率小于3Hz,比如2.8Hz,用人行激励来计算加速度,可能是可以满足要求的;而对较轻的结构,即使竖向振动频率大于3Hz,比如4Hz,采用加速度判别,可能还是无法满足要求的。

楼盖舒适度判别,不同于承载力验算,有一些特殊之处需要注意,比如,阻尼比、模型处理、质量源等。

5 后记

关于楼盖舒适度判别,希望本篇文章能为你带来一些启发。至于更高阶的认识,比如侧向振动、随机性人性激励以及加载方式等,以后有时间,我再来写一写。

对楼盖舒适度判别有进一步研究兴趣的朋友,本人曾整理了一个关于此方面的的重磅级学习资料包,可在“JIE构生活”主页回复“学习资料”,查看获取方式。


JIE 构生活,是以一名结构工程师的视角,分享他在结构设计、咨询,学习以及生活等方面的见闻及思考。旨在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前行。



理论科普建筑岩土结构基础Abaqu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1-11-29
最近编辑:3年前
JIE构生活
硕士 探寻结构工程师的自由之路
获赞 35粉丝 27文章 2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2条评论
炑炽
签名征集中
1年前
学习资料 381207782@qq.com
回复
Lx²
签名征集中
1年前
学习资料
回复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