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由AI生成):
本文讨论了安世亚太发布的自主CAE软件PERA SIM,指出了其在GUI设计上与主流软件ANSYS的相似性,但强调了其强大的分析能力和与工程实际案例的对标结果。文章通过个人视角,对安世亚太发布自主CAE软件表示尊敬,并鼓励学习一流的仿真软件以了解分析功能和技术原理。作者作为力学系学生,支持自主软件的发展,并呼吁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不断学习的态度。
“ 2020年12月29日,安世亚太发布自主通用仿真软件PERA SIM。”
安世亚太于2020年12月末,在网上直播发布了自主仿真软件 PERA SIM,包括结构、流体和电磁三大部分求解器。在此之前,安世亚太已经连续多期连载了田锋副总的《苦旅寻真》。
我知道中国人想做自己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真正有市场竞争力的仿真软件,已经不是十年二十年的事儿了。但过去那么多年,前两条都好满足,第三条【真正有市场竞争力的】软件,在仿真软件这个领域,和包括芯片在内的很多领域一样,中国一直没能真的做出来过。
我谨代表我自己 —— 一个无关紧要的普通学生,对安世亚太搞中国自主的仿真软件,表示乐观。
这篇文章要真撒欢来写……多少字都挡不住,当然我也驾驭不住。所以只在这里简单谈一谈我的看法,一吐为快。
提到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E仿真软件,其实一点都不少。中国几乎和美国同时起步开始做有限元方法的研究和软件的开发。从早期大连理工大学的JIGFEX团队和航空工业强度所的HAJIF软件(甚至你光看名字就能感觉出这俩软件相似的气质和年代感),到后来大工的SiPESC,到今天,笔者能叫得出名字的中国自主有限元仿真软件公司,不下十家。
大连星派(SiPESC)、大连英特仿真、上海索辰、上海数巧云仿真、蓝威云CAE、天津元计算、四川陆面体、重庆励颐拓、WELSIM、北京云道智造SimDroid、中望CAE(目前只发布了电磁)……还有一些行业内的自主仿真软件,和各种专注于非有限元的仿真算法的其他小公司,比如最近刚拿到风投的舜云,等等。流体分析领域也有一些国内的研究院所自主开发的软件,最近也看到流沙分享了试用体验。
这些自主CAE公司,就像田锋总说的那样,是中国仿真领域的一群小帆板。虽然每一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实力和竞争优势,但小帆板们全加在一起,也仍然打不过航空母 舰。林雪萍先生一篇文章里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记了近两年。他说“当青铜侠还在立志成铁的时候,钢铁侠已经披挂上了战车。” 是啊,面对ANSYS、达索、西门子、Altair、海克斯康、欧特克这样使用资本的力量合纵连横披挂上阵的巨头们,国产仿真软件们的命运似乎令人绝望。
技术和市场,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也像马斯克说的“飞轮效应”中,转动着的飞轮的两个最重的齿条。仿真软件的巨头们,几乎无一不是在某个技术发展的相对早期,靠某个独有的软件工具占据市场,然后迭代开发提升技术,让这只“飞轮”旋转起来。而国产的软件们,多年来一直在讲述着“自主可控”这一略显单薄的故事,如果不是特朗普真的挥下断供中兴、华为的大棒,真不知道中国自主仿真的春天何时才能到来。
笔者早年有幸在图书馆借阅过田锋先生写的《知识工程2.0-智能制造时代的研发智慧》,在得到平台上也读过《制造业知识工程》这本书。据我有限的了解,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一些研究所就在使用这套知识工程的方法优化研发流程的效率。安世亚太的策略在他们的PPT里写的很清楚,我只说几点让我印象深刻的、也是我觉得最有启发的观点。
第一,国内大多数中小企业对仿真软件的功能需求其实比较基础,所以没必要一上来就对标巨头公司软件的全部能力。大概只需要实现世界一流仿真软件的约30%的功能,即可满足很多国内公司对仿真软件的需要。
第二,“赋能开道”,很多公司花了大价钱购买正版高端软件,但实际使用的时候却不会用、用不好,遇到“大拿迷局”(P.S. 这个大拿迷局我看到过好几次,看一次笑一次……太真实了23333),导致行业标杆企业和中国企业在仿真应用结果上出现天壤之别。
所以,安世亚太要做的,就是最近互联网公司经常喜欢喊的“赋能”。用SAAS软件即服务的思想,为中小企业的仿真赋能,通过建立企业的仿真体系和确立仿真标准的方式破解“大拿迷局”,在赋能的同时帮企业完成自主仿真软件的替换。
第三,这一点其实和田锋先生讲的内容关系不算很大,是我延伸理解出来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史,其实就是积极融入全球贸易分工体系,做当前中国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事情,同时一点点积累实力向产业链高端迈进的历史。田锋总在直播中也讲到,中国现在已经达到了人均GDP一万美元这个阶段,接下来就需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跨越?必须要主动去攻克更多高端核心技术。
本科的时候,钟万勰院士在纪念钱令希先生诞辰的报告上曾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90年代,国外某海洋工程计算软件对中国禁运,大连理工的教授们放下手上的其他工作,全力以赴开发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突破国外技术封锁研发出自主的相关分析软件。第二天国家媒体报道,很快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禁运就解开了。但禁运解开以后,原本对这一软件模块有需求的单位,就选择了购买国外解禁的 更先进的软件。当时我曾斗胆向钟先生提问,说我们的CAE软件同样也发展的这么早,ANSYS明明在上世纪90年代时还不算一个非常大的巨头,可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为什么ANSYS扶摇直上,我们的自主CAE软件却命途多舛呢?
按照我今天的理解,也许,是在那个年代,中国就还没走到该发展工业软件的时候。天时地利人和,当时的我们几乎是一项都没有。安世亚太从代理ANSYS软件起家,成为中国最大的仿真服务公司,这条道路就和改革开放的中国走的道路很像,从代理/模仿起家,从产业链的低端入手,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理念乃至经验,让自己慢慢长大,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开始发展自己的高端技术。
直播第二阶段,安世亚太的专家介绍了PERA SIM的软件架构、分析能力,然后用几个简单的分析算例展示了一下PERA SIM的操作。
这个软件界面啊。操作起来,就是一股浓浓的既视感。
安世亚太的工程师自己也不避讳,承认PERA SIM长得像某些其他有限元软件。
这个“模块”的选择方式、这个定义点集的界面和提示文字、这个Python控制台窗口和每一个命令对应一条Python代码的设定,甚至是2020年了还是这种菜单 可移动的工具栏条的界面风格……
这么说吧,我觉得任何一位熟悉Abaqus界面操作的工程师,使用PERA SIM,都能几乎无痛直接上手。
但有一件事必须表扬,PERA SIM它在界面的最右端放了一个“命令列表”窗口,可以对任意历史操作进行撤销/重做。这一点可以说是青出于蓝,Abaqus都没有这么方便的历史记录功能。PhotoShop见了都想鼓鼓掌。
具体的软件功能,看起来还是比较全的,结构、流体、电磁都有,甚至感觉比半年多以前重庆励颐拓公开的LiToSim软件试用版的功能还要全面得多。听介绍简直不太像一个1.0版本。
王炸的是,安世亚太自己就是专业的仿真服务提供商,多年来积累了大量工程实际案例。所以PERA SIM一出生,在安世亚太内部就进行了大量与现有仿真案例的对标。官方PPT里的结果显示,PERA SIM在大多数情况下和ANSYS的分析结果对比,误差都不超过10%,甚至许多时候偏差都小于5%。
注意,这些比较的可不是NAFEMS那种闹着玩的考题,而是实打实的大型复杂工程结构。比如这个船……看左上角的截图就知道不是个善茬。
所以我觉得,GUI设计不是重点,如果要吐槽的话,我可能想要问问……不抄ANSYS的GUI是不是也害怕被ANSYS公司告上法庭。但是抛开这些,我觉得借鉴一流软件的GUI操作逻辑是条正确的道路。就连WPS Office,这个可以说最成功的国产软件之一,一直以来它的界面布局也都和微软的MS Office很像。干嘛要苛求一家本来就没道理要以UI设计见长的中国仿真软件公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