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技术相对于传统制造工艺,因其独特的制造方式,可实现复杂几何结构的制备。
然而,增材制造并非完全“自由”制造,仍然存在独特的制造约束。
小编在增材制造零件设计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将在今后的几期优化讲坛和大家分享。
其中有些经验可以说是用血泪和钱换来的教训,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
1最小壁厚
一般打印机能打印的最小壁厚为0.5mm,在壁厚小于0.5mm地方,有可能会缺失零件特征。
2加强筋布置
需要注意的是大面积的薄壁结构在打印过程中非常容易变形,需要在设计的时候适当布置一些加强筋来加强零件刚度。
3最小间隙
在设计3D打印可活动部件时,最小间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输入参数。一般最小间隙在0.3-0.6mm之间,但是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打印位置、不同的摆放方式下,最小间隙并不相同。为了达到最佳的配合效果,需要在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前做不同的试验进行验证。
4最小孔径
在组件的设计过程中,侧孔由于出现与垂直方向角度大于45度的弧线部分,所以孔的直径不宜过大。圆形孔洞的变形量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直径大小,也取决于不同的材料。一般来说,直径小于10mm的圆孔可以是自支撑的,不需要添加支撑结构,直径大于10mm的圆孔需要添加支撑结构。
为了确保孔内粉末的清理,尤其是长度比较大、流道比较复杂的孔,建议直径大于3mm。
声明:来源于增材制造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