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工业软件上云,如何突破双向门槛

3年前浏览1933

作者:田锋

《踏雪论坛》创始人

安世亚太集团高级副总裁

工业软件中心主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工业软件上云问题由来已久,解决问题亦非一朝一夕之间,需层层递进,抽丝剥茧,此次借由以下几大问题,和诸位一起步步为营,揭开工业软件上云的真相。


非云时代:中小企业为何寸步难行?


在过去的非云时代,工业软件有千千万,中小企业万万千。但是他们之间要么敬鬼神而远之,要么老死不相往来。总之,用工业软件的程度非常低。造成这种困局,主要有以下几大门槛:


第一大门槛是缺乏资金,很多工业软件的价格高达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中小企业很难拿出几十万、几百万的资金去购买工业软件。


第二个门槛是缺乏技术,工业软件的应用需要掌握较深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经验,中小企业缺乏工业软件相关的技术,应用软件难度很大,门槛很高。


第三个门槛是缺乏人才。中小企业的科技人员相对来说比较少,并且还要身兼数职,堪比超人,但正是因为超人,他们实际上无法聚焦于一件事情,没有明确的分工。而工业软件恰恰需要聚焦,对于中小企业的工程师来说很难做到。


终于我们进入了云的时代。


面临窘境:工业软件为何无人问津?


在云时代,工业软件上云,可以实现云上按需使用、按次收费,大大降低了采购门槛。但是理想很丰满,在实施的时候还有另外的问题,导致上云之后却无人问津。


工业软件上云有另外三大门槛:


第一条是价值认知问题。如前文所讲,工业软件和中小企业是老死不相往来或敬鬼神而远之的问题,工业软件普及性较差,中小企业甚至不知道软件的存在,更不用提应用了。


第二条是技术门槛高,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线下都有门槛,凭什么在线上就能用好呢?在线上一样用不好。


第三条是知识产权问题。软件不同于硬件,硬件必须购买才能使用,比如手机和计算机,再低端也必须购买获得。但是软件不同,软件可以通过破解无偿获得。如果可以无成本获得一个软件的话,再把它放在云上,低价格卖给别人用,别人为什么会用呢?哪怕不收钱也很少有人去用,因为他们不缺这个软件了。结果也很尴尬,软件上云无人问津。


所以我们必须退回来看,在云时代,工业有什么特征?基于工业特征提出工业软件的需求和方案是合理的。


豁然开朗:云时代工业有何特征?


云时代有一个工业特征——产品经济转型为服务经济。说到服务经济,大家能想到云服务型制造这样一个模式。服务经济有两大特征,一个是技术服务化,另一个是服务开放化


第一个特征是技术服务化,指的是过去我们直接销售做出来的产品,而在这个时代,产品可以做成服务的载体。例如过去航空发动机做出来以后,会售卖给航空公司,现在直接挂到飞机上来销售机时,飞10个小时,直接进行维护,无需航空公司维护,只需要支付10个小时的费用。这种租赁的方式,结算下来,发动机公司反而是赚钱的,比产品经济更赚钱。软件也可以用这种思路,放在云上弹性租赁,硬件也可以放在云上弹性租赁,形成一种配套关系。


第二个特征是服务开放化,过去我们的软件,提供服务的人是开发商自己,或者开发商的代理商来提供服务。这种方式实际上对大企业来说比较友好,因为大企业支付能力强,对服务购买的愿望比较高,开发商可以收取服务费,或者把服务费放入产品费用中。但是很难把这种方式转嫁给中小企业,甚至不愿意卖给中小企业,因为卖产品还需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中小企业支付能力不强,但是服务量却不会降低,相同的服务,成本可能还大于大企业。因此在开发商服务时代,中小企业基本上是沾不上边的。


但是到了云时代,让服务开放化,服务可以由全社会技术专家提供,每个人都可能是服务提供者,你身边人可能都是服务的受益者。在开发商处购买的产品,开发商的工程师如果与购买方行业比较接近就可以提供还不错的服务,但如果行业差距比较大,只能提供一些软件服务,更难提供行业化、知识化的服务,但是如果开放化,企业总可以最低成本找到对公司特别了解的服务者,他们提供的服务可能比软件公司更专业,更有意义,更有用。


利用服务经济的特征,可以为工业软件上云提供一些新机会,最大范围的把能够提供服务的人囊括进这个体系范围之内。形成一个生态。不仅可以降低资金门槛,还能降低技术门槛,这样才能让中小企业将工业软件这个特殊的类别用起来。


所以说工业软件上云的模式,需要再增加一列社会化的服务者,这样形成的全景,才有可能让工业软件上云被应用起来。



图片


上下求索:工业软件如何上云?


工业软件上云有两个路线。其中一个路线是微创上云。通常工业软件上云是需要SaaS化改造的,但改造是漫漫长路,一个传统的工业软件实现SaaS化的成本很高。我们为此提出了云托盘的方式帮助工业软件解决了上云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用户管理问题、授权分时问题、资源分时问题、空间分配问题、弹性计费问题等。


那么,工业软件千千万,用户有万万千,他们之间又如何形成一个生态呢?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云计算数字孪生理论科普仿真体系其他软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1-08-24
最近编辑:3年前
数字孪生体实验室
围绕数字孪生技术的创新研发,推...
获赞 446粉丝 372文章 614课程 2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