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欧空局主持的罗塞塔(Rosetta)任务完结的一年,想总结下罗塞塔号这两年的发现,所以还是先另开一篇介绍下罗塞塔号吧。这篇半个月前首发于知乎专栏,这次又修改增添了一部分内容。
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号携带着陆器菲莱号(Philae)发射于2004年3月2日,途中于2007年2月25日最近飞掠火星,2008年9月5日最近飞掠小行星2867 Šteins,2010年7月10日最近飞掠小行星21 Lutetia,历时十年最终于2014年8月6日成功进入彗星67P/楚留莫夫(67P/Churyumov–Gerasimenko)的轨道。
↓ Rosetta’s journey 2004–16(图:ESA。点击可查看大图)
↓ 罗塞塔号拍摄的彗星67P长这样 (图:维基)
由于此前人们对67P/楚留莫夫的表面地形几乎一无所知,所以此后的一段时间罗塞塔号都在环绕67P进行全球测绘,拍摄影像并于2014年8月25日为菲莱号确定了五个可能的着陆点。2014年9月15日,欧空局宣布Agilkia区域为菲莱号的最终预定着陆点。
↓ 理想中的菲莱着陆状态(图:ESA)
2014年11月12日,菲莱号着陆于67P/楚留莫夫表面,成为第七个着陆于地球以外其他星体(月球、火星、金星、土卫六、两个小行星)的着陆器,第一个成功软着陆于彗核(彗星的固态表面)的着陆器,但由于着陆最终阶段的制动问题,菲莱号没能成功按计划着陆于光照较好的区域,这意味着菲莱号无法很好地接收太阳能,必须尽快进入休眠状态。
尽管如此,菲莱号还是在电池耗尽之前发回了第一张从彗星表面拍摄的影像,其携带的仪器也成功对彗星表面成分进行了在地分析并传回数据。随后,菲莱号迅速于2014年11月15日进入休眠状态,一共只观测了,三天,更准确地说,57个小时。进入休眠状态之前,菲莱号的官方推特说:
我觉得有点累了,你们收到我所有的观测数据没?我要打个小盹了……
或许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别其实已经是永别了。此后,罗塞塔号一边等待着菲莱号的苏醒,一边继续随着67P彗星的轨道,向着近日点移动,这是罗塞塔号获取太阳能的最佳时期。
2015年6月14日,罗塞塔号收到了菲莱苏醒的信号,然而它最终还是没能活过来……此后虽然菲莱也向罗塞塔号发送过零星信号,但都旋即失联,最后一次通讯发生于2015年7月9日,此后确认通讯断绝。至此菲莱号的具体着陆位置也没有被准确探知,而事实上菲莱号的具体 位置对正确分析菲莱号发回的影像信息非常重要。
2015年8月13日,罗塞塔号和67P一起通过近日点(1.24AU)。这意味着此后罗塞塔号获得的太阳能会不断减少,随着能量日渐枯竭,罗塞塔任务正无可回头地走向终结。从2014年8月到2016年,罗塞塔号完整观测了彗星67P从离太阳很远,到经过近日点,再到逐渐远离近日点这一个活跃周期内的种种变化。
直到2016年9月2日,罗塞塔号携带的高分辨率成像系统OSIRIS(Optical, Spectroscopic, and Infrared Remote Imaging System)的窄角相机才发现这货掉进了悬崖的缝隙里(下图红框中),果然是既收不到太阳能,又爬不出来……嗯,不仅发现了机身,还发现了两条腿……
↓ 图片修改自ESA
随着罗塞塔号能量不断耗尽,欧空局在完成了最后一次数据采集之后,决定终止罗塞塔号的工作。2016年9月30日,罗塞塔号按计划坠毁在彗星67P/楚留莫夫表面的Ma'at区域,终于再次和菲莱号在一起了。正如当天的Science News | In Depth在Rosetta ends 2-year comet mission with final descent一篇的开头所说的:
All good things must come to an end.
在这两年的观测期间内,罗塞塔号让人类第一次近距离认识了Jupiter-family comet,了解了彗星67P的地形、成分、磁场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也为人类探索太阳系内的有机分子提供了新的线索。罗塞塔号传回的各种科学数据,还等待着科研工作者们进一步探索和解析。
永别了,罗塞塔号!
↓ 罗塞塔任务完整时间线 2004–2016(图:ESA。点击可查看大图)
PS:欧空局还对整个任务的各个阶段做了一个很萌的总结视频The amazing adventures of Rosetta and Philae,封面和正文的卡通图都是来自其视频截图,看到结尾差点看哭了我会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