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田锋:看着试验结果做仿真,到底是不是自欺欺人?

3年前浏览1657

试验,非常吸引人的一点在于,通过大量的测试及结果,去发现未知的奥秘以及无限趋近于真理。这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修行之旅,行者们或经历迷途,或心生退意,唯有坚定者可行得更远,站得更高。

 

中国的仿真之路,也正如一条探索中的修行之路。中国的部分大企业都是看着试验结果来做仿真,这样到底对不对?仿真体系在企业落地成功取决于什么条件?……更多疑惑,《踏雪论坛》精彩问答第二期,安世亚太高级副总裁田锋带你揭晓答案。



1、中国的部分大企业都是看着实验结果来做仿真,通过调节各种自己都不清楚含义的参数往试验结果上靠拢,来实现所谓的“仿真”。您所说的建立相应的仿真体系能否消除这一现象,具体怎么建立呢?

田:这个现象不仅是普遍的,也是必须的。实际上,仿真体系的建立一定要有个过程,这个过程其中有一环就是做标准规范,让仿真跟实验做互相交互,相互对标,通过实验确定仿真模型化中需要的各种参数,这个过程本身是对的,没有问题。现在很多企业亟需改进的是,这种过程做完之后是一次性的,以后也不去用它,为什么不去用它?因为做完之后,并没有书面化整理出来。


还有一种情况是个别人掌握了这些参数,但并没有在企业内分享。我们特别倡导企业一定要建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就像一个篮子,把大家整理获得的经验和数据显性化,形成文档,让更多的人更长久的来使用。使用多了之后就会形成企业的宝库,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体系形成的过程,当然体系形成还有别的,比如人、组织、流程等。标准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形成的,标准一旦形成,就解决了很多问题。


我一直在说“大拿迷局”,仿真不同的人做的结果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其实就是缺乏因为标准而产生的波动性和随意性,仿真跟实验结果不同,其实并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这种不同,换了人就又不同,换了软件也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各种不确定性结果是企业最头疼的问题。类似于打靶,你每次都固定向左偏5度是没问题的,你战斗的时候依旧可以进行有效射击。


怕就怕你第一枪向左偏五度,第二枪向右偏五度,第三枪不知道向哪偏几度,这种偏来偏去的波动,就带来一个结果,你的仿真数据不能作为设计的依据。所以说,仿真跟试验跟实际情况偏差并不是问题,只要每次偏差是一致的,不同的人偏差是一致的,不同的软件偏差也是一致的,这个一致是可以被修正的,可以被修正的偏差你可以认为无偏差,其实就是我认为的另一种形式的“精确解”,大家都在追求所谓精度、精确解,所以说这个问题,其实它本身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去坚持这条路,把它记录下来


2、社会技术学模型如何在企业中落地?

田:社会技术学模型是仿真体系方法论的一个背景模型,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企业内部可以用这套思维方式来建立自己的体系。社会技术学模型的落地,是企业自己可以来驾驭的。当然,企业的专业人员可能无法建立完整的体系,所以需要咨询人员、咨询师来指导,但咨询师的指导我认为也只能是从方法论上的引导,真正的工作需要企业自己来完成,我们也有咨询队伍,也会做这样的事儿,但是仅仅依靠咨询师咨询队伍去做,企业真正的收益是有限的。


实际上,社会技术学模型的落地是企业自己要经历的一个涅磐的过程。凤凰涅磐会变得更强大,如果是靠外界导入的这个体系,对你的加持并不大,真正经历过之后,你会收益更大。这个体系的建立实际上是一个有始无终的过程,不是一个体系输送进来你就可以受益终身,需要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断的增加自己的内功,无论是从人、流程、工具、还是标准的方面,都需要长时间来建设的,而且这种建设是均衡的


当然均衡的建设,需要大家之间做联动,相互影响。这种相互的联动实际上要靠企业细致的工作而不是靠外界的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的落地过程,就是适应你自己的过程,别人的体系对你来讲都是无效的。所以说别人的标准、规范,你基本上可能无法真正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去设计。社会技术学的落地,还是要靠企业自己



仿真之路,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一直走在正确的路上,锱铢必较,容不得半点错误,更重要的是企业上下齐心,坚持、不断的完善、积累,最终都会殊途同归。这里是《踏雪论坛》,我们与您一起,见证工业软件破冰之旅。


智慧+数字孪生理论科普其他软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1-05-22
最近编辑:3年前
数字孪生体实验室
围绕数字孪生技术的创新研发,推...
获赞 446粉丝 366文章 594课程 2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