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中海油研究总院 ,作者中海油研究总院
杜向东 研究总院党委委员 地球物理总工程师
自1957年开始在莺歌海追索海面油苗以来,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已走过60余年波澜壮阔的历程。2020年,中国海油海上油气产量突破6500万吨油气当量,创历史新高。随着勘探开发的持续推进,浅层、浅水、稀油等优质油气资源存量日益减少,新发现难度持续增加,海上油气业务逐渐向中深层、深水、稠油等领域挺近。其中,中深层油气资源储量存量大、分布广,是海上未来勘探开发重要方向之一。
截至“十三五”末,中国海油在中深层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目前在中深层已发现油气田和含油气构造300余个,成功开发了以渤中19-6大型潜山凝析气藏试验区为代表的30余个油气田,形成了中深复杂油气藏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勘探、低渗透油藏经济有效开发、中深层高效钻井、低渗储层改造等系列技术,基本具备了埋深5000米左右中深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能力。
中深层的范围:埋深>3000m
但是,受作业环境、技术和经济性等诸多条件限制,中深层油气储量动用率低、产量贡献不高、规模化开发进展缓慢,勘探开发过程中面临系列挑战。
勘探方面,复杂油气藏地震目标采集/处理难度大、有效储层定量识别与分布预测难度大,油气充注量及充注过程定量评价精度要求高,以上难题极大增加了对储层的准确识别的难度。
开发方面,由于油藏类型多、品质低,对油藏的精确刻画难度大,同时海上稀井网条件下油藏整体采收率较低,导致有效开发难度大。
钻采方面,面临着复杂地层温度压力高、井筒安全高效构建难、低渗储层经济改造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钻不快、采的慢,整体效率不高。
研究总院“中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多专业一体化攻关研究与应用”专项工作组即是为解决以上难题而成立,专项工作使命艰巨,责任重大。针对中深层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的地质成像资料品质差、储层预测难度大、储层物性差、工程地质环境复杂等技术难题,工作组多专业应协同攻关,攻克地质-油藏-钻采多专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储层看的清、找的到,油藏认的准、摸的透,作业钻的快、产的多,从而支撑实现中深层油气安全高效勘探开发。
为实现以上攻关目标,各专业领域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明确各自的攻关方向和研究重点。
勘探领域应重点攻关“两宽两高”地震采集设计、高精度速度建模技术及偏移成像等关键技术,攻克正交各向异性介质潜山裂缝储层精确预测;针对中深层碎屑岩储层成岩演化和优质储层成因机理,要尽快建立储层成岩作用定量表征与优质储层综合预测评价技术;针对潜山油气充注风险,应具备刻画潜山圈闭油气充注路径和方向的能力。
开发领域需重点以海上低渗透油气田经济开发为目标,以少井高产、低成本配套技术为发展方向,攻关海上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系列技术,经济有效动用低渗透原油储量和天然气未动用探明储量。钻采领域应针对海上中深层特点和作业环境,以高效建井、增产稳产为目标,围绕地质工程一体化设计、复杂结构井技术、低成本高效规模化储层改造技术开展研究,形成一套适合中深层钻采关键技术体系,为海上中深层高效勘探、低渗建产提供技术支持。
各类科研、生产项目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具体平台,需要整体策划、分步推进,确保重点攻关内容有项目依托、有资金支持、有人员实施、有成果落地。研究总院“十四五”规划中已对中深层、低渗、潜山三个方面做了规划,全面囊括了中深层勘探开发的各个方面,为本专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集团公司“十四五”顶层设计正在编制中,与中深层相关的重大攻关工程有两个,分别是“中国近海新区新领域勘探技术”和“海上低渗透及深层油气田有效开发”。研究总院作为集团公司最高科研机构,有义务也有必要将上述攻关内容在顶层设计中全面体现、科学规划,为“十四五”期间中国海油中深层储量的勘探和开发工作绘好路线图,贡献总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