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制造系统数字孪生国际标准制订研读

3年前浏览4283

来源:点滴方圆

作者:李明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城市管理(所谓的智慧城市)等领域都是热点。但从定义到内容,始终是众说纷纭,这一现象的出现,只能说明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还在讨论中。


图片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一直对于基础性、体系性技术的标准化工作极为重视,同时作为国际的权威机构,集聚了世界各国的学术专家,以及一流企业的工程专家,其无论在研究深度和广度,还是在专业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方面都呈现出权威性,所制订的标准真正能体现出工业之道的内涵。


笔者一直在关注ISO在这方面标准化的进展,近日终于看到了制造业领域的相关数字孪生标准草案。尽管该标准体系的制订还处于DIS阶段,但已能看到总体技术架构及其对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义。下面针对该标准体系做一个研读,供读者们参考。


ISO制造系统数字孪生方面的国际标准制订归口在ISO/TC 184 Automation systems and integration,该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美国ANSI。国内对口的技术委员会为SAC/TC 159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ISO的制造系统数字孪生标准体系的名称为:Automation systems and integration — Digital Twin frameworkfor manufacturing (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制造系统的数字孪生架构),目前由4个标准组成,包括:


1.ISO 23247-1 Part:Overview and general principles(概述和基本原则)

2.ISO 23247-2 Part 2: Reference architecture(参考架构)3.ISO 23247-3 Part 3: Digital representation of manufacturing elements(制造系统元素的数字表示)

4.ISO 23247-4  Part 4: Informationexchange(信息交互)



ISO这个标准体系不仅给出了制造系统数字孪生操作的基本原则、参考的体系架构,还给出架构的应用视角,包括功能视角、信息视角和网络视角等。下图为该标准体系的总体架构及标准间的关系:


图片


ISO 23247标准给出的数字孪生定义如下:


Digital Twin

<manufacturing>fit for purpose digital representation of an observable manufacturing elementwith a means to enable convergence between the element and its digitalrepresentation at an appropriate rate of synchronization



数字孪生

<制造系统>可观测制造系统元素满足要求的数字表示,它能够使元素和其数字表示之间以合适的速率实现同步


注:本文中译文皆为笔者译,供读者参考,不当之处还请斧正。


这个数字孪生的定义,实质是一个数字化的概念,但这个数字化模型是活的,是存在联动关系和要求的。其基本要求是:真实、肯定、准确、全面、同步。


另外还有一个术语值得关注,即:

observable manufacturing element(OME)


item that hasan observable physical presence or operation in manufacturing.


Note 1 to entry: Observable manufacturing elementsinclude personnel, equipment, material, process, facility, environment,product, and supporting document.



可观测制造系统元素


制造系统中可观测的物理存在和操作的内容


注1:对于实体,可观测的制造系统元素包括人、设备、材料、过程、设施、环境、产品、以及支持文档等。


这里的核心是获取哪些信息、如何获取、如何建模、如何分析应用,所有这一切都将考验我们对系统本身的理解和对应用的期望。


ISO该标准体系在术语和内容方面除了引用了ISO许多标准外,还大量、直接引用了IEC、ITU等国际标准,以及美国ANSI、ASME相关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充分体现了今天的国际标准、先进行业标准是一个整体的理念,这一点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拓展学习,更为重要的是成体系的应用。


还有就是在这些ISO标准转换成国标GB时,需要重点关注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之间的合作,不然就会出现相关标准各讲各的,甚至出现术语定义都不统一的情况,如《GB/T 26498-2011工业自动人系统与集成物理设备控制尺寸测量接口》的制订,其等同采用了ISO 22093:2003标准,这实际上DMIS的接口标准,但与涉及CMM的相关国标在术语定义存在不统一。给标准宣贯应用造成不便,甚至混乱。当然,这类标准估计也很少有人看,因为国内开发这些接口软件的企业不多,跨平台应用程序的人同样不多。


回到ISO 23247标准的讨论。下图为该标准体系的总体架构以及相互关系,从这些术语的给出,我们能基本了解该标准体系的。


图片


ISO 23247标准体系还用矩阵方式构建了一个体系架构,横向为:人、设备、材料、过程、设施、环境、产品和支持文件等可观测的制造系统元素。纵向自上而下分别是:用户、制造系统数字孪生、数据采集和装置控制、可观测制造系统元素,共计4层。这样的矩阵结构描述方法已在多个ISO标准体系中得到了应用。


运用这个架构能实现对制造系统的实时控制、离线仿真、健康监测以及运维预测等,从而实现在工程回路中计划制订和验证、生产计划保障、增强对制造系统元素的理解、以及实现动态风险控制。下图为该体系架构示意。


图片


为了进一步规范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ISO 23247标准体系还给出了相对细化的体系架构,并根据该参考架构,分别给出了针对机器人操作动态计划、数控加工检测、以及数字测量操作的数字孪生架构映射案例。


图片

图片

图片


总体上看,这个架构是以数字表示(模型)为基础的一个信息化架构,在这个信息化架构的基础上,基于规范操作的工业软件、管理软件、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的介入将成为可能,这也就是为什么数字孪生技术在未来制造中如此重要的原因。


从实施应用层面看,该标准体系给出的是自上而下的规划,以及自下而上的实施的规范途径,以及支撑实施的架构。对于中国制造而言,绝大多数企业的数字化工作还未全面开展,信息化更是做了一个皮毛。因此其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工作应该还在最底层的数字化方面,即可监测制造系统元素的数字表示方面,只有这方面的工作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开始自上而下的策划和规划,才能真正开始实质性的数字化转型,才能真正开展“数字孪化”工程实践。


智慧+数字孪生理论科普其他软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1-04-05
最近编辑:3年前
数字孪生体实验室
围绕数字孪生技术的创新研发,推...
获赞 452粉丝 376文章 623课程 2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