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独孤求静 ,作者独孤求静
正如韩愈和柳宗元在中国文学史掀开了古文运动,维恩和普朗克在探索黑体辐射旅途中意外的发现了量子力学。江山代有才人出,这两个都将伴随着一个个牛人的到来而发展。。。
唐朝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朝代更迭频繁。反应在文学上就是一些优美婉约的诗词歌赋,以散文为主的古文运动按下了暂停键。
进入北宋时期,得益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政策,国家主要是文官说了算,因此宋朝很多文学领袖都被选为国务院总理或者副总理的位置。唐宋八大家中宋朝有6人,其中第一人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醉翁欧阳修,而其余五人都是欧阳修的门生弟子。所以说自称醉翁的欧阳修,其实比谁都看得明白。这就跟在酒桌上喝酒,凡是说自己醉了的大多数都还清醒着呢。
当时宋朝科举考试的满分作文往往是对仗工整引经据典的骈文,欧阳修结合自身当年考了好几次都没中榜的惨痛经历,为很多有能力但是不会写骈文拿高分的选手鸣不平。这些在《梅圣俞诗集序》和《送杨寘序》都有体现,同时曾巩也是在他的鼓励下一直坚持到47岁才考中进士。后来他自己做了主考官,提倡科举考试作文语言流畅,说理透彻即可。不仅通过科举作文选出了苏轼苏辙这样的文学领袖,而且还慧眼识珠的把王安石这颗小行星挖出来了。当然,欧阳修不仅改变了宋朝的散文文学发展方向,而且在宋词上也是独树一帜,其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庭院深深深几许…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
图1: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希腊的学者芝诺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龟兔赛跑悖论。
悖论内容:乌龟先爬了一段在A1点,兔子在起点B点。兔子想要追上乌龟。但是,它在追乌龟的同时乌龟在往前爬。兔子想要追上乌龟,就必须到达乌龟开始所在的点A1.当它到达A1点时,乌龟又爬了一段到达A2点(它们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了).然后兔子又必须追赶到达A2点,可是此时乌龟又到达A3点(它们之间相对距离继续缩小).兔子想追上乌龟必须到达A3点,可是乌龟已经爬到A4点……这样下去,兔子和乌龟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小,也就是,一直跑下去,兔子和乌龟之间的距离会达到无穷小,但是,兔子无论如何也追不上乌龟。
图2:芝诺悖论
经典物理学中假设万物皆连续,因此时间也就没有最小的尺度这回事了。但是维恩和普朗特开启的量子力学反过来证明物质的分割是有一个尽头的,这个尽头就是作用量子,英文叫做Quantumof Action。因此当我们用经典物理学的思维观察龟兔赛跑,就会自然的感觉后面的兔子永远追不上乌龟。但是当我们进入量子世界过后,时间存在最小尺度,因此兔子必然会追上乌龟。我在高二的时候听我的数学老师提到这个问题,直到开始学习量子力学才豁然开朗。
年纪轻轻的爱因斯坦受到了普朗克万物皆可分割的启发,认为普朗克的作用量子是人类最伟大的信仰。在信仰的支持下他通过量子力学来分割光,继而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指出光的本质就是一颗颗光量子颗粒流动。
图3:光量子颗粒流动
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基于光量子理论发表了著名的光电效应论文。光电效应描述了光照射到金属上,从金属上激发出电子的现象。按照经典物理学能量累计的思路一直无法解释很多实际现象,爱因斯坦在量子世界游荡了一圈,带回来的光量子颗粒圆满的解释了实验现象,而且建立了石破天惊前无古人理论根据。他自己也因此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图4:光电效应
欧阳修继承了唐朝韩柳掀起的古文运动,并发掘了一个个文学小天才影响了北宋文学发展方向。爱因斯坦在普朗克的思想下开始光的分割之路,提出光电效应验证了量子力学的伟大,并召集一大波科学狂人加入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