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邓公考察宝钢时有个题词: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刚才突然意识到:这个题词太英明了。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经常批判专家误国。现在想来,这些砖家的问题就是学习太少。
我刚到宝钢时提出一种说法:我在自己的专业里是博士,在其他专业却连本科生都不如,应该从做小学生开始。而现代化企业涉及到多少专业?从管理到技术、从材料到工艺、从机械到控制、从炼铁到轧钢、从软件到硬件、从领导到工人.....这里需要了解的知识太多了,可谓浩如烟海。宝钢每做一个项目的时候,都会把不同专业和部门的人请来一起开会。就是为了弥补个人知识的不足。在企业里面久了,能学到太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尤其是实践知识。
我经常谈“路灯底下找钥匙”这个寓言。它给我们的启发是:人们看到的问题,往往受制于自己的视野。视野窄了,“关键”就会落入视野之外。这样做事肯定失败。在企业最大的收获是视野广了,把握问题的能力强了,知道问题的重点难点在哪里。而学术界对现代化工业的理解往往比较肤浅,总是自说自话地认定难点、又在自己的圈子里评价。我对十四五规划的一个意见,就是看不到对学术界的改革,没有打破传统的圈子。按照耗散理论的观点,封闭的圈子必然走向没落。
其实,即便是在企业,学习也是很难的。
我做央企青联委员时私下有个感觉:宝钢是最好的央企之一。最近多次遇到宝钢的老领导,我也谈到:与其他国企相比,宝钢是认真学习的典范,把日本人的许多东西学得很好。我估计,具有这种学习能力的企业,绝对不到十分之一。华为是其中之一,把IBM的一些东西学到手了。
如果说学好的企业不到十分之一,善于创新的企业又有多少呢?
我觉得,工业企业的创新应该是学习基础上的创新。就像华为这样。而现在很多企业是在没有学习好的基础上搞创新,这样的创新不创也罢。
我发现,学习好的企业往往不善于创新。学习好又善于创新的企业,估计也不会超过十分之一。因为学习和创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学习要强调认真,创新又往往不能循规蹈矩。据说有一种现象:混得最好的同学,往往不是班里学习成绩最好的。《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有个观点:优秀是卓越的大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优秀的人往往追求确定性,而卓越的人则是在不确定性里寻找机会。大前研一先生甚至明确指出:学历升高,创新能力变低。
我发现了一种现象:在某些单位或者部门,领导或者专家总体上往往“一代不如一代”。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先辈们往往是创业的一代,后面就是守成了。创业时代想的问题,后面就不想了,总是“萧规曹随”。视野也就窄了。正如孔子所言: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我见很多人谈论《相对论》时,经常说:牛顿认为时间是均匀的、认为力学定律是绝对真理。在我看来:说这种话的人自己没有见识,总是用自己的眼界看牛顿。我在读《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时就发现:牛顿很认真地讨论了这些定律和概念的边界。在他的脑子中,这些结论都是可以改变的,只是当时没有理由提出更复杂的理论。
学习者视野变窄,也是难以改变的。只有成为创新者,才能把视野扩大。但是,如前所述,创新者应该是学习基础上的创新者,这样的单位或者人不会多于1%。学习和创新不能兼顾,才是我们最大的问题。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我看来:所谓的“学而时习之”,就是要把学习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所谓的“学”与“思”,其实就是要把学习和创新思维结合在一起。
邓公的要求高屋建瓴。但做到却不容易:先要做到10%,在此基础上再做到1%。
版权声明:
原创文章,作者郭朝晖,来源蝈蝈创新随笔,本文已经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