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案例教学 | 如何确定ADAMS简化模型的准确性,以及简化模型精度不够怎么办?

1月前浏览6862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文章主要介绍了在Adams仿真建模过程中,如何通过导入外部试验数据来提高仿真精度。首先,文章指出了简化建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两个问题:如何确定简化模型的准确性以及如何应对简化模型精度不足的问题。接着,文章通过一个案例演示了如何导入外部试验数据,并生成测试曲线和样条线,以校准仿真精度。最后,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插值函数定义非线性弹簧力,并通过对比线性弹簧和非线性弹簧的弹簧力变化曲线,展示了如何通过导入外部试验数据来提高仿真精度。

仿真建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各种复杂元素进行简化处理。这种建模思路的终极目标是不牺牲仿真精度、还提升仿真效率。在Adams仿真建模过程中也有一些常见的简化方式,如非线性元素按线性建模、不考虑摩擦力、通过耦合约束等效传动关系等等。应用简化建模之前,要确定如下两个问题。怎么确定简化模型的准确性?简化模型精度不够该怎么办?

Adams支持外部试验数据的导入功能,导入的数据可以直接生成测试曲线,并与仿真结果进行直观对比;导入的数据也可以生成样条线,通过插值函数引入到模型中,使仿真模型更准确。下面将通过一个案例来演示这两种功能的应用方法。

一、初始准备

按已知数据建立线性弹簧质量系统,如下图1所示。

图1 线性弹簧质量系统

对现实中的弹簧质量系统进行试验测试,记录弹簧变形与弹簧力。数据分成两列存储,以文本格式保存,如图2所示。

图2 弹簧测试数据

二、校刻仿真精度

当前仿真模型使用线性弹簧,为了确定仿真模型的准确性,需要运行仿真并显示弹簧变形与弹簧力的关系曲线,然后导入外部试验的测试曲线进行对比。导入外部测试曲线的方式见图3。

图3 以试验数据创建Adams曲线图

将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如下图4所示。

图4 线性等效的仿真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对比

上图中红色曲线为测试结果,蓝色曲线为仿真结果。从测试结果曲线中可以看出,当弹簧变形小于400mm时,变形与力呈线性关系;当弹簧变形大于400mm时,则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由此可知,此弹簧实际变形不超过400mm时,可以采用线性建模;变形超过400mm,采用线性建模则会出现较大误差。

三、使用测量数据建模

保留线性弹簧质量系统,重新在图形窗口空白处创建一个非线性弹簧质量系统,使用一元力(Two Bodies)替代弹簧,然后通过插值函数来定义这个力。创建过程详见下图5。

图5 创建非线性弹簧质量系统

在修改非线性弹簧属性前需要导入外部试验数据,并生成样条线。流程与导入测试曲线的方式基本相同,只需稍加改变即可,详见下图6。

图6 导入试验数据并生成样条线

在应用样条线定义非线性弹簧力之前,先解释为什么要通过插值函数。仔细观察图2中的数据会发现,试验时弹簧变形每变化200mm取一次弹簧力的值。如果没有插值函数,仿真过程中弹簧变形是50mm、100mm这类数值时弹簧力的大小没法确定。明白这个道理就应该清楚接下来的步骤了,通过样条插值函数把外部试验数据和弹簧力关联起来。

通过插值函数定义非线性弹簧力的函数是

-AKISPL( dm(MARKER_8,MARKER_9)-400 , 0 , SPLINE_1, 0)。

AKISPL是插值函数的名字,dm(MARKER_8,MARKER_9)-400是仿真过程中的非线性弹簧的弹簧变形。非线性弹簧力函数的定义流程见下图7所示。

图7 定义非线性弹簧力函数

仿真并对比两个模型中弹簧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详见下图8。

图8 线性弹簧与非线性弹簧的弹簧力对比

从图中可以看出,弹簧力之间有非常明显的差别。请参考图4思考产生差别的最直接原因。

作者:刘老师,仿真秀科普作者。

声明:原创文章,本文已经授权,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欢迎分享,原创图片,文章和视频,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转载请联系我们。

Adams其他软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19-03-08
最近编辑:1月前
仿真圈
技术圈粉 知识付费 学习强国
获赞 9445粉丝 20719文章 3274课程 208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