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在某个大赛做评委。评分结束后,我对得分第一的队说:你们做得比别人好,但却不是最理想的做法。
这个队得高分是有原因的:别人考虑的是,有干扰的时候怎样识别对象;他们考虑的是,如何阻止干扰的产生、易于识别。这就是工业思维。我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完全摆脱学术思维:他们做了机器自学习。我遗憾的是:为什么不设法取消自学习?
与学术界相比,工业人思维更偏重系统思维。系统思维,就是重视整个系统的表现,而不是过于在乎每个模块的优化。也就是说,先要设法把问题变得简单,然后再解决问题;而不是去炫耀解决难题的能力。
学术界还有个问题,过度追求“最优”。“标准化、流程化”是现代工业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企业执行的标准和流程是不是最好的呢?不一定!好的标准和流程是可行的、可稳定控制的,却不一定是最优的。原因很简单:真正的最优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
学术界很喜欢研究“最优”。从理论上看,“最优”是很美的。但在大多数情况,盲目追求最优往往导致误入歧途。即便有所谓的“优化”,也往往是“局部最优”——也就是某个工作点附近的最优。企业追求“全局优化”时,往往只是着眼于全局的“全局更优”。工业界一般的追求不是“最优”,而是“更优”。
按照我的经验,技术创新有两个关键要点: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创新如果遇到技术困难,最好的办法就是“化解困难”。谈到智能化时,我常说“先人做、后机器做”;“用人明白的道理,让机器做得更好”。这些思想都是为了降低技术的难度。
面对新问题,如果脑子中有过多的“最优”要求,往往容易失败。工业界追求一流的办法应该是:先做成、再做好;重视持续优化;让持续优化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版权声明:
原创文章,作者郭朝晖,来源蝈蝈创新随笔,本文已经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