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反过来想的道理

3年前浏览1952

很多观点反过来想,更有道理。

 

众所周知,数字化研发可以有效地提高研发水平。但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企业就是个制造车间,没有研发部门或者研发业务的重要性很低。数字化研发对企业的作用又能有多大呢?所以,只有在研发业务重要的企业,数字化方法才能让研发“如虎添翼”,否则就只能是锦上添花。

 

所以,对相对落后的中国企业来说:先要有业务上的战略转型规划,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才能体现出来。所谓“反过来想”的道理,就是从技术的需求侧去考虑,而不是供给侧考虑。对于发展中国家,这种思维方式更加重要。

 推进数字化转型,我们需要重视的不仅是研发,还有持续优化。


众所周知,智能决策往往是用来优化的。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讲:把优化工作当成重要、乃至日常业务的企业,智能决策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如果一个企业只是日复一日地做同样的事情、满足于现状,智能化的价值也就小多了。

 

持续优化有多重要?我一直认为:现代化工业、现代高科技,是长期持续改进的结果中国被卡脖子的技术和产品,不是我们不懂产品或技术的基本原理,而是质量达不到国外的水平。比如,70年代的时候,上海的弄堂工厂里就在做光刻机,现在却不行了。从某种意义说,是我们在“持续改进”阶段没有跟上,被人越拉越远。日本人特别重视持续改进,日本的IVRA模型就把PDCA作为一个重要维度。

 

图片

 

智能化是不是一定从精益开始?中国两化融合专家组原组长王安耕先生认为:我们难以照抄照搬日本的做法。在信息通信技术落后的时候,日本能让工人像机器一样标准、严谨地干活。但中国人就很难做得像日本人这样严谨。合适的做法应该是充分发挥信息通信技术的优势,尽量把计算机用好。就是要推进两化融合。

 

这个观点,从优也公司的顾问李兆华先生那里得到了印证。李先生给出一张图。在这张图中,把工厂的工作分成两种:80%的问题是老问题,20%的问题是新问题。

  图片


传统上,下面80%的正常、老问题是资历浅的人做;上面是20%的异常、新问题是资深人士做的。在智能化时代,上面是人来做的,下面可有让机器来做。在我看来,大家认识的道理是相通的:美国的大河钢铁公司(号称世界上唯一的智能钢厂),也就是按照这个逻辑做的。

 

谈到数字化转型,人们需要做许多麻烦的事情,如数字化设计、设备联网、标准化流程化。我知道,很多人的内心不停地嘀咕:这么大张旗鼓地做,值吗?

 

我想,如果方向是正确的,就是值得。这个正确方向就是:支撑各项业务、各个部门的持续改进。这种持续改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在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内一直要做的。我们搞数字孪生、数字主线,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业务流程中的知识沉淀下来、持续改进,并向更高水平迈进。

图片


于是,我想到了上面这张图,并加了注释:我们修建穿山越岭的高速路,不是为一次旅行而做的。同样,通过知识和流程的重用和持续改进,就把数字化的价值体现出来了。


理论数字孪生科普其他软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1-02-03
最近编辑:3年前
仿真圈
技术圈粉 知识付费 学习强国
获赞 10103粉丝 21571文章 3546课程 219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