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极片颗粒随机生成与可视化网页版工具
前面分享了电池极片颗粒随机生成comsol模型:用Deepseek做了一个随机生成锂离子电池二维多孔电极COMSOL模型这次,把这个工具做成了网页版,用浏览器即可打开工具,设定参数可以生成圆形颗粒随机生成的微观结构,然后将这些颗粒的圆心坐标和半径数据输出为csv文件,即可用于电化学模拟建立几何模型。工具界面如下:首先,输入参数,具体包括:(1)电极宽度,默认值50um,电化学模拟时的计算域宽度。(2)电极高度,默认值85um,即为电极的厚度。(3)边界保护层厚度,默认值0.5um,颗粒生成时,颗粒边缘离计算域边界的最小值。(4)目标孔隙率:默认值0.3,根据实际电极孔隙率设置。这个值设置很小时,由于颗粒的半径和位置都是随机生成的,可能最终模型无法达到目标孔隙率值,而且可能出现计算耗时或甚至崩溃,最小值限定0.15。为了达到接近目标值,可多尝试生成几次,生成完成会显示实际的孔隙率,使其与目标值接近。(5)最小颗粒半径,默认值1um。(6)最大颗粒半径,默认值12.5um。(7)最大颗粒数,默认值150。如前面所述,由于颗粒的半径和位置都是随机生成的,可能最终模型无法达到目标孔隙率值,为了让程序能够截止,不发生崩溃,设定了最大颗粒数,当孔隙率达到目标值,或者颗粒数达到最大值,程序停止运行。如果需要该模型,可在公众 号后台回复 电极生成 获取下载链接。公众 号持续更新和分享锂电技术知识与资讯,终于获得了留言功能,前往屏幕最下方即可写下留言,期待与大家更多地留言互动交流,感谢朋友们继续支持与关注。来源:锂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