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Comosl锂离子电池散热

11小时前浏览3

投稿|热流Es
 编辑小苏
 审核|赵佳乐

图|(除特殊标注外)由软件截图提供


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不及时散热,可能会影响电池的性能、寿命,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锂离子电池散热方式。

  • 自然散热

    对于一些功率较低、产热较少的锂电池设备,如小型便携式电子产品,可依靠设备自身的外壳进行自然散热。通过外壳材料的热传导,将电池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散热效果有限,仅适用于散热需求小的场景。  
  • 风冷散热

  • 强制风冷

    在锂电池系统中安装风扇,通过风扇强制空气流动,带走电池表面的热量。风冷系统通常包括风扇、风道等部件。风道的设计要保证空气能够均匀地流过电池组,以提高散热效率。这种方式散热效果较好,成本相对较低,维护也比较方便,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领域。
     
  • 被动风冷
    利用自然对流原理,通过设计合理的通风通道,使热空气自然上升,冷空气自然流入,实现空气的循环散热。一些户外储能设备会采用这种方式,它不需要额外的动力设备,但散热效率相对强制风冷较低。  
  • 液冷散热

    使用冷却液(如水、乙二醇等)作为散热介质,通过循环系统将电池产生的热量带走。液冷系统一般由冷却管道、水泵、散热器、储液罐等组成。冷却管道通常安装在电池组之间或电池模块内部,使冷却液能够与电池充分接触,有效吸收热量。液冷散热具有散热效率高、温度均匀性好等优点,能更好地控制电池温度,但系统相对复杂,成本较高,常用于对散热要求较高的电动汽车、高端储能设备等领域。  
  • 相变材料散热

    相变材料是一种在特定温度下发生相变(如从固态变为液态)时会吸收或释放大量热量的物质。将相变材料应用于锂电池散热,当电池温度升高时,相变材料吸收热量发生相变,从而抑制电池温度的上升。当电池温度降低时,相变材料又会释放热量,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种散热方式具有较高的能量储存密度,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有效控制电池温度,但相变材料的选择和封装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尚处于研究和推广阶段。  
  • 热管散热

    热管是一种高效的传热元件,由管壳、吸液芯和工质组成。热管的一端与电池表面接触,吸收电池产生的热量,使工质蒸发变成蒸汽,蒸汽在管内流动到另一端,通过散热片等将热量散发出去,蒸汽冷却后凝结成液体,在吸液芯的作用下回流到吸热端,如此循环往复,实现高效散热。热管散热具有传热效率高、等温性好等优点,但成本较高,结构复杂,一般应用于一些对散热性能要求极高的锂电池设备中,如航空航天、高性能计算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根据锂电池的使用场景、功率大小、成本限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散热方式或多种散热方式组合使用,以达最佳的散热效果,确保锂电池的安全稳定运行。

  • 物理建模
    根据某品牌电池搭建的物理模型、计算过程设置的材料参数及物理场边界条件见图1。  
图1. 物理建模
  • 网格划分
    在锂电池散热研究里,网格划分极为关键。因锂电池结构与散热机制复杂,需合理划分网格来精准模拟。对于电池本体,采用结构化网格,在空气散热等关键区域加密,保证细节捕捉。流体流动部分,鉴于其形状规则,可设较大尺寸网格以提升运算效率。而电池与散热通道的接触界面,要精细划分,使热传导模拟更准确。网格质量影响模拟精度,需检查扭曲度、纵横比等指标,及时优化。合理的锂电池散热网格划分,能为后续热分析提供坚实基础,助力高效散热方案开发 。  
图2. 网格分布
  • 结果展示
    计算模拟结果如下所示。  
图3. 流速分布
图4. 压力分布
图5. 温度分布
图6. 温度和速度分布
来源:Comsol有限元模拟
Comsol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材料储能控制管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4-15
最近编辑:11小时前
comsol学习课堂
硕士 | 仿真工程师,... Comsol工程师,研究方向多物理场
获赞 84粉丝 362文章 11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Comosl经典力学建模

经典力学建模在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传统解析法受限于复杂几何与边界条件。Comsol基于有限元分析,集成多场模块实现结构响应精确预测。本文以斜面物体力学建模为例,求解物体的位移和力学特性。模型可作为基础物理教学案例,直观展示静力学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等原理。 投稿|电子F430 编辑|小苏 审核|赵佳乐图|由软件截图提供经典力学经典力学以牛顿运动定律为核心,研究宏观物体低速运动规律,是物理学与工程科学的基础。其理论体系涵盖静力学、动力学和运动学,通过微分方程描述力与运动的关系。在航空航天、机械设计等领域,经典力学与有限元分析(如 Comsol)结合,可实现复杂结构的应力分布预测、振动特性分析及多物理场耦合仿真,为工程优化提供理论支撑。案例演示问题提出:斜面上放置一个小物体,物体以0.05m/s的速度沿x和y方向运动,斜面阻力为1N/m^2,求解物体运动10s后物体与斜面的受力分布,物体的位移分布。 物理建模:斜面上方放置小物体,物体和斜面施加重力,斜面底部设置固定约束条件,物体x和y方向设置0.05m/s的速度,斜面和物体接触面设置阻力,具体几何模型和边界条件如下所示。图1. 物理模型图2. 边界条件网格划分:采用物理场常规网格划分模型,如下所示。图3. 网格分布计算结果:物体运动10s后物体与斜面的受力分布,物体的位移分布如下所示。图4. 应力分布图5. 应变分布图6. 位移分布来源:Comsol有限元模拟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