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今天聊一下金属气瓶和复合材料气瓶疲劳失效的问题

11小时前浏览6
今天是节假日的最后一天,想必大家都出去玩了
我们来聊一下气瓶的疲劳,可能复合材料气瓶疲劳比金属气瓶更加危险。
大家的经常接受到的观点是:由于复合材料是各向异性,它的失效不会像金属那样。(然后我们就接受了这个观点,)。
但是呢,我认为这个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探伤检测的有效性;
如果没有有效的探伤,也就不存在谁比谁更安全的问题。

一、金属的“确定性”与复合材料的“不可知性”

1. 金属的线性失效逻辑 

   - 损伤发展路径明确:表面划痕→塑性变形→宏观裂纹  

   - 检测窗口清晰:5%-10%的应变区间提供预警期  

   - 声发射信号规律:能量释放呈现可识别的阶段性特征  

2.复合材料的非确定性响应

   - 多重失效模式耦合:基体开裂、纤维断裂、层间剥离可能同时发生  

   - 损伤信号弥散:声发射事件在时域/频域呈现混沌分布(李雅普诺夫指数>0)  

   - 表里不一的危险性:90%的内部损伤发生时,表面目视检查仍显示"完好" 

 金属损伤遵循“存在即显现”的经典逻辑,而复合材料满足“存在未必显现”的模态逻辑,这正是安全隐患的认知盲区。

压电传感器的信噪比阈值通常为 30-40 dB,难以捕捉能量低于此范围的早期损伤信号。例如,CFRP 的基体微裂纹信号能量可能仅为 20-30 dB,导致常规传感器漏检。

X射线CT扫描:复合材料内部可能已形成直径3mm的损伤区时,表面仅出现≤0.2mm的微裂纹。这种“1:15”的损伤比,使得目视检查成为最不可靠的检测手段。

对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疲劳的检测,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来源:气瓶设计的小工程师
疲劳断裂复合材料裂纹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4-15
最近编辑:11小时前
气瓶设计的小攻城狮
硕士 从事IV储氢气瓶行业。
获赞 36粉丝 78文章 324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关于储氢气瓶爆炸伤害距离计算

大家周六下午好,我这边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今天让我们对气瓶爆炸的伤害距离进行一个推导计算,伤害距离其实主要是有三个方面。1.喷射火焰的伤害;(近距离伤害)2.超压冲击波的伤害;(近距离伤害)3.爆炸碎片的伤害;(远距离伤害)对于气瓶爆炸超压来说,我比较认同的观点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气瓶破裂,机械能释放所带来的机械能冲击波,其次是氢气高速喷出后产生的爆轰所带来的冲击波。今天我主要是基于爆破模型进行讲解,将这两个超压进行统一,方便我们进行计算。对于超压来说,我们首先需要知道氢气所携带的能量大小。之前我有算过关于TNT计算的一个案例,之前是没有加效率因子,什么是效率因子呢,就是气瓶在爆破时受到外部遮挡,反应条件等详细的因素,不能完全发挥理想性能。这篇文章中,关于爆破的效率因子的话提到,对于高压储氢气瓶来说,效率因子为1%。假设氢气氢气气瓶储氢质量1kg;计算出TNT效率当量为0.31kg。根据爆炸试验证明:超压与TNT当量和距离爆炸远点的距离r有拟合关系式我们根据距离爆炸原地距离和算出的TNT当量,便可计算出Ze的值。将Ze带入以上计算公式,则可以计算出距离爆炸点多远的位置,超压值是多少。关于计算出的超压值,就可以带入下面的资料进行判断。通过这些就可以计算出来人距离多远可以受到冲击波的伤害;;关于爆破碎片的投射距离,我找了参考文献,大家可以通过这个对爆破碎片进行计算。关于喷火距离,我之前文章有写过,大家可以看一下。关于氢气喷射火焰的长度计算对于超压距离的计算,其实还有一种计算方法,这里我没有计算,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下面的自己计算一下;本文主要参考及引用文献:1.书籍《燃烧爆炸理论及应用》2.Analysis of high-pressure hydrogen and natural gas cylinders ex-plosions through TNT equivalent method.3.基于超压和冲量的爆炸冲击波杀伤概率计算模型;4.爆炸冲击波伤害破坏作用定量分析;来源:气瓶设计的小工程师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