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材料科学及生物医药等领域,油水相分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环境污染治理、化妆品配方优化及生物膜研究等方向。由于油水界面的分子相互作用复杂,采用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 MD) 方法进行模拟研究成为一种高效且精确的手段。而GROMACS作为高性能的开源MD模拟软件,为研究油水界面张力、乳化剂作用、纳米颗粒辅助分离等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本案例基于GROMACS,建立油水混合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型,模拟其在常温下的自发相分离过程,并考察油分子的溶剂可及表面积的变化。
在本案例中,我们采用烷烃(正十六烷) 作为油相,构建一个油水混合初始体系。正十六烷采用GAFF力场,水分子采用OPC3 水模型。整个体系的初始状态采用随机分布的方式,以保证后续的模拟符合真实物理过程。正十六烷的结构可以用Gview或者Materials studio进行构建,如图1所示:
图1 正十六烷的分子结构
用Packmol软件构建800个水分子和50个正十六烷分子在5.0*5.0*5.0nm盒子中的均匀混合体系,Packmol输入文件如图2所示:
图2 Packmol 输入文件
建好的初始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初始油水混合体系结构
经过能量最小化和2ns的平衡模拟后,我们可以观察到,在无外界干预的条件下(常温常压),油水分子的相互作用(疏水作用)驱动体系自发发生相分离,逐渐形成油滴与水相的分层结构。如图4所示:
图4油水混合体系相分离过程
我们进一步统计正十六烷的溶剂可及表面积(SASA)的变化(图5),发现正十六烷从一开始的混乱无序分布自发组装成膜,SASA逐渐减小,到2ns时油分子膜已趋于平衡,说明该体系已自发完成了油水相分离过程。
图5 正十六烷的溶剂可及表面积变化
本案例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实现了油水体系自发相分离过程,该研究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石油工业
环境科学
化妆品与食品科学
生物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