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佳,是流体仿真双证研修班第9期学员。硕士期间开始接触数值模拟,研究方向涉及地下水领域。过去主要使用开源软件进行二维仿真,缺乏三维工程问题的经验。
毕业后面临找工作,我的专业背景适合流体传热仿真方向,但缺乏主流商业软件使用经验,对工程案例的实践认知也较为薄弱。偶然在仿真秀了解到张杨老师的流体仿真培训,发现其课程体系包含大量工程案例教学,这正是我需要补充的知识模块,因此报名参加了流体工程师双证研修班。
学习之后,我感受到,课程涵盖的内容的确很多,案例对应了流体仿真在多个行业和专业的应用。对于初学者而言,要在有限时间内完全掌握所有知识点确有难度。但是认识到这是个零基础系统入门课,我也就放平了心态。
明确当下目标,渐进式学习进步
随着课程推进,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学习定位:首要目标是掌握软件基础操作流程,包括前处理、网格划分、求解设置和后处理分析。至于更深层的工程经验,需要未来在工作中持续积累。这种认知帮助我建立起合理的学习预期——仿真这条路很远很长,当前阶段的任务是学会如何使用工具。至于未来用的好不好,还要靠自己把握。
软件操作流程图(部分展示)
这个课程对我来说还要一个重要的实际意义:跟着张老师这样的高手,学到了他如何成为靠谱仿真工程师的见解、做事的逻辑、仿真的经验、对行业的认知。职场核心竞争力一定不是软件的操作熟练度,这些软实力才是分水岭。在完成结业考核的风扇散热案例时,我深切体会到这些见解的实践价值。
一个案例,暴露仿真思维才是底层实力
在一次结业考核案例的时候,由于对风扇这个部件的流体问题很陌生,网上找了资料,发现风扇有不同处理方式,比如MRF、动网格、风扇边界条件法,我那时尚不了解不同方法所需的工作量和经验会不一样。我在前处理阶段反复试错,耗费80%时间仍未能推进到求解环节,心态有点崩了,掉入了反复试错的固执陷阱。
到后来我发现这样的情绪已经不健康了,于是暂时放下执念,调整策略:首先回归课程定位,针对初学者老师不会出很难的操作题目,结合题目提供的边界条件数据,选择了合理的处理方式。
这个经历验证了张老师曾在课上强调的:做仿真很多时候面对的是电脑,再加上商业软件也基本是个黑盒子,所以在做陌生的仿真案例时遇到卡壳问题的时候,好的性格和情绪管理方法很重要。我也总结了经验:遇到问题先简化,从简单问题入手,再慢慢增加复杂度,限定时间内,先做成,再考虑优化。
课程中关于工程思维培养的内容对我启发颇深。张老师分享了很多经验,面对复杂多样仿真问题如何处理能避坑,甚至还包括怎么避免和应对工作中和老板以及同事出现的矛盾,都是传统技术培训中较少涉及的内容。我觉得我之后会再花时间,重新听一听,逐步内化成自己的职业素养。
最后,感谢所有老师的辛勤付出,感谢所有同学的陪伴,祝愿大家未来职业有好的发展,都能成一个“靠谱”的仿真工程师。
仿真高研院感谢所有学员们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付出,欢迎更多有志于提升自己,想要成为优秀的仿真工程师的朋友加入到仿真高研院,我们为您的成长赋能,为您的职业发展助力!
目前仿真高研院开通了Abaqus、Workbench结构班、Fluent流体班、Maxwell电磁班、SolidWorks机械设计班!想要了解更多班级信息,请扫码咨询↓↓↓
精品小班制 每期仅限30人
报满即止
立即扫码咨询占座
您能收获什么
一线大厂实战案例:超50个经典案例,快速提升实操能力!
精品小班制,每期仅限30人
报满即止
立即扫码咨询占座
系统培养体系
5、20年实战导师手把手带你:
高手带你2个月,胜过自己学2年
流体班招生计划
精品小班制 每期仅限30人
报满即止
立即扫码咨询占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