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仿真技术产业分会(以下简称“协会”)组织会员单位走访参观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北控所”),并深入开展座谈交流活动。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杨晓晖、副秘书长刘彦青出席,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武汉工学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及北控所有关代表,秘书处有关人员参加此次活动。
与会人员首先参观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月球楼和北控所全国重点实验室,深入了解仿真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关键应用,包括航天器模拟测试、飞行环境仿真等多个方面,体验仿真在提升航天研发效率、大幅降低试验成本等方面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观结束后,召开了北控所代表与参访会员座谈交流会。杨晓晖秘书长系统介绍了协会职能、阶段性成果以及2025年的工作计划。他指出,协会自成立以来聚焦国产自主工业仿真软件生态建设与团体标准制定,积极推动仿真技术的行业应用与发展,通过举办各类会议、活动,搭建产学研用交流平台,积极促进行业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
北控所代表详细介绍了自研的AOCS 2.0智能平台以及仿真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展示了航天科研机构在仿真技术研发上的前沿成果。与会的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和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的代表积极分享了其在国产自主仿真软件取得的技术突破,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武汉工学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就国产软件与国外软件的差距及数字孪生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会上大家均表达了深化合作的意愿,希望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仿真技术的创新发展。
北控所代表对协会所发挥的桥梁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期望能够依托协会平台,进一步扩大企业技术影响力,形成具有可复 制性、可推广性的航天仿真解决方案,有力助力商业航天市场化进程。同时,双方共议通过协同各方力量,突破自主仿真软件面临的“卡脖子”难题,制定航天级仿真验证标准,全面提升产业链的安全性与竞争力。后续将持续围绕航天领域标准共建、平台共享、技术共研这三大方向深化合作。
此次会员参访及座谈交流会的召开,为与会的各单位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未来,各会员单位将在协会的组织下,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系,拓宽合作渠道,共同打造“突破创新、互利共赢”的良好生态。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北控所”)始建于1956年10月11日,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是我国最早从事卫星研制的单位之一,多年来承担航天器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为我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高分专项等重大工程的实施作出过突出贡献。北控所是具有完整航天器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推进系统、程控系统的研究、设计、试验以及敏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等部件的研究、开发与制造,集研究、开发、设计、生产、试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研究所。其下设的研究室、事业部、以及生产车间等科研生产机构,共同构成了强大的科研生产体系。此外,依托北控所还建有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进一步提升了北控所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北控所自成立六十九年来,始终坚持技术立所,在复杂多体航天器的动力学建模、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仿真试验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和大量的在轨飞行数据。在航天器控制系统建模及打造设计仿真软件方面具有雄厚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取得了大量成果并在实际型号中应用。目前已初步建成了集建模、设计、仿真、数据分析于一体、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器姿态轨道控制设计与仿真一体化系统(AOCS),包括需求设计、方案设计、数学仿真验证平台,支持需求文档、仿真报告自动生成和Adams、Fluent等模型导入和多领域联合仿真,拥有模型库、算法库、工况管理和仿真任务调度引擎等丰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