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电磁干扰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及如何使用?

2天前浏览28

第2726期


一、电磁干扰滤波器及其设计原理

电磁干扰滤波器,又名“EMI滤波器”是一种用于抑制电磁干扰,特别是电源线路或控制信号线路中噪音的电子线路设备。

电磁干扰滤波器的功能就是保持电子设备的内部产生的噪声不向外泄漏,同时防止电子设备外部的交流线路产生的噪声进入设备。

电磁干扰滤波器通常由无源电子元件的网络组成,这些元件包括电容和电感,它们组成LC电路。

因为有害的电磁干扰的频率要比正常信号频率高得多,所以电磁干扰滤波器是通过选择性地阻拦或分流有害的高频来发挥作用的。基本上,电磁干扰滤波器的感应部分被设计作为一个低通器件使交流线路频率通过,同时它还是一个高频截止器件,电磁干扰滤波器的其他部分使用电容来分路或分流有害的高频噪声,使这些有害的高频噪声不能到达敏感电路。这样,电磁干扰滤波器显著降低或衰减了所有要进入或离开受保护电子器件的有害噪声信号。

电磁干扰滤波器通常置于开关电源和电网相连的前端是由串联电抗器和并联电容器组成的低通滤波器。噪声源等效阻抗为Zsource、电网等效阻抗为Zsink。Satons滤波器指标(fstop和Hstop)可以由一阶、二阶或三阶低通滤波器实现,滤波器传递函数的计算通常在高频下近似,也就是说对于n阶滤波器,忽略所有ωk相关项(当k输出阻抗不匹配给滤波特点带来的干扰。


二、电磁干扰滤波电容器的使用方法

1、选择合适的电容值

电磁干扰滤波电容器的电容值一般在几微法到数百微法之间,具体值需要根据实际电路的特点来选择。一般来说,电路中的电容值越大,其滤波效果就越好,但是过大的电容值也会对电路产生负面影响。

2、放置位置的选择

电磁干扰滤波电容器一般应放置在电源端,即电源的正电极与地之间。如果电源只有一个极性,就只在该极性钎接电容器,如果是双极性电源,则在正负两极性钎接电容器。

3、并联电容器

在某些情况下,一个电磁干扰滤波电容器可能无法完全抑制电磁干扰。这时,可以采用并联电容器来增强滤波效果。


三、电磁干扰滤波器的作用是什么

干扰滤波在电磁兼容设计中的作用,大多数电子产品设计师对干扰滤波器的认识一般局限在:“电子产品要通过电源线传导发射试验和电源线抗扰度试验,必须在电源线上使用干扰滤波器”。而对于干扰滤波器的其它作用了解很少,这就导致了产品设计完毕后,往往不能通过其它试验项目,例如辐射发射、辐射抗扰度、信号线上的传导敏感度等试验。实际上,电磁干扰滤波器对于顺利大部分电磁兼容试验以及保证产品的功能都是十分重要一类器件。当出现下面这些干扰问题时,往往是由于滤波措施不完善。

1.设备的机箱或机柜屏蔽十分完善,但是仍然产生超标的辐射发射;

2.独立的设备没有任何电磁干扰的问题(辐射发射和抗扰度完全合格),但是当连接上必要的 外接电缆时,出现干扰问题;

3.在信号电缆线上注入电快速脉冲时,出现故障;

4.不能通过辐射抗扰度试验

5.不能通过电缆束上的传导敏感度试验

6.不能通过静电放电试验;

7.电缆中的导线之间或电缆之间相互干扰,导致设备不能实现预定功能。


来源:电磁兼容之家
电源电路电磁兼容电子控制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4-12
最近编辑:2天前
电磁兼容之家
了解更多电磁兼容相关知识和资讯...
获赞 35粉丝 164文章 218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电磁兼容EMC电磁屏蔽设计!

第2720期电磁兼容EMC测试,它要求设备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完成它的功能,又不至于因为环境干扰而影响其正常工作。产品的 EMC 性能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电磁兼容EMC 设计中比较关键的一项就是有关设备的屏蔽设计。屏蔽能有效地抑制通过空间传播的电磁干扰。采用屏蔽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限制内部的辐射电磁能越过某一区域;二是防止外来的辐射进入某一区域,现有的屏蔽措施都是基于这两个目的而施行。电磁屏蔽的方法就是以金属或者磁性材料来隔离电磁干扰由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感应或辐射传播。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静电屏蔽,主要是防止静电场和恒定磁场的影响。另一种是电磁屏蔽,用于防止交变电场、交变磁场、交变电磁场的影响。1.机柜(或屏蔽盒)的屏蔽:实际中的电磁屏蔽体都不是一个全封闭的屏蔽体,亦即它在电气上不是连续均匀的。在实际的机箱和屏蔽盒结构设计中,通常都有电源线和控制线的引入和引出,在面板部分还有操作键、显示屏的开孔,后面板上还有通风孔等等,所以实际机箱在电气上并不连续,而电气不连续的机箱会降低其屏蔽效能。下面是对机箱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做法:(1)结构材料 ① 适用于底板和机壳的材料大多数是良导体,如铜、铝等,可以屏蔽电场,主要的屏蔽机理是反射而不是吸收;② 对磁场的屏蔽需用铁磁材料,如高导磁率合金和铁。主要的屏蔽机理是吸收而不是反射;③ 在强电磁场环境中,要求材料能屏蔽电场和磁场两种成分,因此需要结构上完好的铁磁材料。屏蔽效率直接受材料厚度以及搭接和接地方法好坏的影响;④ 对于塑料壳体,是在其内壁喷涂屏蔽层,或在汽塑时掺入金属纤维。(2)缝隙:① 在底板和机壳的每一条缝和不连续处要尽可能好地搭接。最坏的电搭接对壳体的屏蔽效能起决定性作用;② 保证接缝处金属对金属的接触,以防电磁能的泄漏和辐射。(3)穿透和开口:① 要注意由于电缆穿过机壳使整体屏蔽效能降低的程度,典型的未滤波的导线穿过屏蔽体时,屏蔽效能降低 30dB以上。② 电源线进入机壳时,全部应通过滤波器盒。滤波器的输入端最好能穿出到屏蔽机壳外;若滤波器结构不宜穿出机壳,则应在电源线进入机壳处专为滤波器设置一隔舱。③ 信号线、控制线进入或穿出机壳时,要通过适当的滤波器。具有滤波插针的多芯连接器(插座)适用于这种场合使用。(4)搭接:① 尽可能用同样的金属搭接。保证搭接的直流电阻不大于 2.5 毫欧;② 对不同金属进行搭接要注意各种金属在电化学序列表中的相对位置。电位差要尽可能小,并有合适的防腐蚀措施。当级别相差较远的金属搭接时,需在两金属表面间放入一个中间级别的金属垫圈;③ 修整搭接表面,以便得到最大的接触面积 ;④ 搭接前清洗所有配接表面。为防止氧化,在清除了保护层之后就马上搭接配合表面;⑤ 对于永久性搭接应尽可能用熔焊或铜焊锡焊连接所有的接合面。射频搭接应优先采用永久性搭接。2.插箱的屏蔽:当插箱的工作频率较高容易干扰其他插箱工作时,或工作非常敏感易受到其他插箱干扰时,有必要考虑插箱的屏蔽性能,插箱的屏蔽比较复杂,一般可采用以下方式:(1)面板采用金属面板,一般使用 U 形面板;(2)为保证面板间的良好搭接,最好使用金属簧片;(3)面板与机框间最好用金属簧片或导电衬垫保证搭接;(4)机框的搭接必须良好保证;(5)插箱的上下一般有通风散热要求,可使用多孔薄板;(6)为及时泄放面板上的静电,面板上最好有一金属插针,此插针有静电泄放和定位两个作用;在机框内对应插针处必须有定位孔和接地簧片配合。3.电缆的屏蔽:由于电磁波存在于每个角落,所以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严重的损失,因此,对于各物件的屏蔽得慎重规划。在各物件中,首重电缆之屏蔽,电缆的屏蔽最常使用编织的金属网,而影响其屏蔽效能的因素包括:屏蔽材料及厚度,屏蔽层的终结方法及所使用的接头,线上的驻波比,电缆本身的长度及方向;此外,就实际上,电缆加屏蔽层后的柔软度亦应重视。此外,电缆的屏蔽层应加以绝缘,因为不当的接地会产生杂讯;同时,除了同轴电缆之外,屏蔽层不应视为信号之回线。另外,用于传送高频信号的电缆其屏蔽层应两端接地。除了电缆得加屏蔽层之外,接头也应一并考虑;同时,接头的屏蔽应予以适当的接地,而其屏蔽效能应不低于电缆屏蔽。来源:电磁兼容之家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