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苹果首席射频芯片工程师真的回来了?

7天前浏览161
近日,诸多媒体纷纷报道孔龙博士回国的消息,传言称其已入职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担任博士生导师,部分文章还附上了详细的官网介绍截图。然而,当笔者前往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官网查询时,却未找到相关信息。搜索“复旦大学孔龙”,唯一出现的一条结果,点击后也显示无法打开。因此,目前具体情况仍不明朗。 
 在IEEE的作者介绍中,孔龙博士的学术信息得以详细呈现。孔龙于2011年在上海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专业工学学士学位,随后,于2013年和2016年分别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Los Angeles, CA, USA)斩获电子工程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2016年,他加入位于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市的甲骨文公司(Oracle),担任高级硬件工程师,投身于高速SerDes收发器的研发工作。目前,他任职于美国加州库比蒂诺市的苹果公司(Apple),担任射频集成电路(RFIC)设计工程师。其研究方向涵盖频率合成器、数据通信系统的时钟与数据恢复技术,以及无线收发器。 
 孔博士学术成果斐然,曾荣获2013–2014年度高通创新奖学金、2015年度亚德诺半导体(Analog Devices)杰出学生设计师奖,以及2015–2016年度博通奖学金。通过论文作者信息推测,孔博士可能师从射频芯片大师Behzad Razavi教授。他已发表多篇射频芯片领域的专业论文,并拥有十多件专利。若他真的回国并加入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无疑将为国产射频芯片等面临“卡脖子”困境的技术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综合种种迹象,笔者猜测这一消息或许属实。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关闭孔博的页面,有可能是为避免消息在网络过度炒作,从而为科技人员营造一个安静的科研环境。 

注释:射频学堂原创或者转载的内容,其版权皆归原作者所有,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射频学堂仅用于知识分享。如需转载或者引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来源:射频学堂
电路半导体电子芯片通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4-12
最近编辑:7天前
射频学堂
硕士 学射频,就来射频学堂。
获赞 153粉丝 340文章 1015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换帅,90后西电人接棒!

近日,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的一次重要人事变动引发了广泛关注:原主任姚骏内部转岗,90后王云鹤接任实验室主任一职。这一交接不仅标志着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更意味着一位有着深厚学术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年轻领导者,将带领团队在AI领域持续创新、突破。 王云鹤,1991年出生,本科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西电作为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为他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培养了他严谨的科研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西电的学习经历,让王云鹤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也为他日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耕埋下了种子。 从西电毕业后,王云鹤继续深造,2018年于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在北大期间,他专注于深度学习、模型压缩、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学术论文,展现出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方面的卓越才能。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他赢得了学界认可,也为他进入工业界开展实际应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石 。 2018年,王云鹤正式加入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开启了他在企业研发一线的征程。初入实验室,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对新技术的敏锐洞察力,迅速成长为团队核心成员。2020年,王云鹤担任实验室技术专家,开始在项目中发挥关键作用,负责解决技术难题,推动研究项目顺利进行。 2021年,王云鹤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就任华为算法应用部部长。在此岗位上,他负责高效AI算法的创新研发以及在华为业务中的应用,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和团队开发的高效AI算法,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中国天眼FAST观测工作中的应用。该算法协助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专家找到了数百个新的快速射电暴样本,为天文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彰显了华为AI技术在跨领域合作中的强大实力。同年,王云鹤凭借“大幅提升算力的高效能乘法器和加法神经网络”获选华为第四届“十大发明”,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技术能力的高度认可,也是对他带领团队取得创新成果的充分肯定。 在科研成果方面,王云鹤同样成绩斐然。2023年底,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和北京大学等机构提出了「盘 古π」网络架构,尝试构建更高效的大模型架构,以解决Transformer架构中非线性能力不足问题,显著降低特征塌陷。王云鹤作为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充分展示了他在大模型架构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和创新能力。该网络架构的提出,在人工智能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有望推动大模型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突破。 相比前任主任姚骏,王云鹤有着不同的学术背景和职业发展路径。姚骏本硕就读于清华,博士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在深度学习等算法的AI异构系统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积累,曾在日本担任准教授,2014年加入华为后,负责盘 古基础大模型等重要研究课题,带领团队完成业界首个中文2000亿模型「盘 古α」的训练,为华为在AI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王云鹤作为90后年轻一代,成长于国内快速发展的学术和科研环境,更注重将前沿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在算法创新和跨领域应用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他的接任,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思路,有望在AI技术与各行业融合应用方面开拓出更广阔的空间。 王云鹤接任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后,预计将在多个方面推动实验室发展。在研究方向上,他可能会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聚焦于如何将先进的AI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华为的核心业务,如通信网络优化、智能终端体验提升、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等领域,为华为在5G、物联网、智能出行等战略方向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在团队建设方面,作为年轻的领导者,王云鹤可能更能理解和激发年轻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科研氛围,吸引和培养更多优秀的AI人才,打造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团队。在产业合作方面,他或许会加强与学术界、产业界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AI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助力华为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信息来源于公开网络,百度百科,射频学堂整理 注释:射频学堂原创或者转载的内容,其版权皆归原作者所有,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射频学堂仅用于知识分享。如需转载或者引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来源:射频学堂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