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身体在逐渐的恢复!珍惜当下了,既然身体逐步康复了,就多写写文章,在博士阶段藏着掖着的知识也要晒出来。当年对老美为何会考虑采用10MHz频率采样的原因让我想了好久,晶振温漂的自然特性带来相位漂移的影响如何去除也想了好久!当把这些过程想透了,研究出来的算法才有实用性!现在自己不再做产品的研发了,也终于可以慢慢的写出以前积累的知识了!非整数倍采样的概念就这么慢慢的和大家靠近了!在这里也可以慢慢展示了!后面会重点讲解这方面的知识!
喝水不忘挖井人,当年帮过我的书有哪些呢?在此对作者深表感谢!现在隆重推出这些经典书籍。首先是卡普兰的《GPS原理与应用》!本人“啃”了至少五遍以上!
当年读研期间我看的版本!在上海天文台的图书馆里有这个老版本的书,当年我忍不住在书上写了一些记录。
现在市面上可以买到的版本!
然后要感谢张欣!感谢你写的这本书!非常实用的知识得以展示!当年读此书的时候也获益良多。
绝对有价值!
还要感谢TSUI,你写的也是经典!写的经典还不止一本!
核心内容!
捕获和跟踪!
介绍完书籍后,该展示如何仿真采样偏差的代码了!当年为此特地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江苏大学学报上!当年发文章已经变的很困难了,没有干货知识,编辑都不收。
知网上可以下载!该看代码了!
注:文章(2)中给出了gold121文件的生成过程!
该gold码需要重复一个周期,这就是下面代码中的gold121文件中的内容。后续会给出完整的在有采样偏差环境下的环路跟踪程序!这次会让大家看到另一种模式的跟踪方式,比之前的方法要简单的多。请大家注意程序中的黄色字体语句,这是核心知识点!
一起来看程序的具体内容!
clear all;
load gold121.mat;
npnsignal1=2*gold121'-1; % 双极性转换
npnsignal1= [npnsignal1 npnsignal1];
% 需要重复一个周期 !!!
s1=-ones(1,7000);
s1(6000:6010)=[1 -1 1 -1 1 -1 1 -1 1 -1 1];
s1(1000:1010)=[1 -1 1 -1 1 -1 1 -1 1 -1 1];
s1(5000:5010)=[1 -1 1 -1 1 -1 1 -1 1 -1 1];
s1(3050:3060)=[1 -1 1 -1 1 -1 1 -1 1 -1 1];
% 加上一些帧标志,模拟实际的信号。
% 也能有助于观察解调结果的正确程度。
% 用来辅助了解码跟踪环和锁相环的性能。
gs1=[];
for m=1:length(s1)
signal1(m,:)=s1(m).*npnsignal1(1+5:255+5);
gs1=[gs1 signal1(m,:)];
end
fc=4.08e6;%这是中频频率
off1=fc+560;
% 看看频偏在2000hz以内的情况下,pn码的捕获的情况?
% 大于2k就很难能够一次找准了,低于1k的没有问题。
% 这也充分说明了频偏的影响,也可以充分的信任搜索的结果。
% 此时可以实施M取N的算法。